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所以朱祁镇的预想中,先遥控曹吉祥,整顿门头沟煤矿,然后整修码头,重修码头到京城的道路,再规划一条专用通道,如此一来就要跟顺天府尹打交道了,而顺天府,说起来是父母官,可是真的除了大朝会和上奏请求陛见之外,还真没资格见皇帝。

    所以对于即将到来的于谦,朱祁镇也是日夜期盼起来,毕竟历史上的“救时宰相”,长于谋国短于谋身的,其清廉能感动锦衣卫的大神,期待着这位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而就在朱祁镇无限期盼之时,就在宫中开始普及火炉和蜂窝煤时,就在其无限欣喜终于迈出一步时,一件大事发生了。

    秋天悄然来临,朱祁镇仍在期盼着的时候,这一日正在上课,王振过来了,要知道自从李时勉给他上了好几次眼药之后,王振吸取教训,轻易是不来打扰朱祁镇上课的,哪怕换了讲官也是如此,可今日却是急急而来,说道“太皇太后召主子您去文渊阁。”

    朱祁镇听罢立刻意识到这是要去内阁,太皇太后也不是不常去,不过一般都是看一看奏疏,很少有让朱祁镇一起去的时候,毕竟治政手段不可能当着内阁重臣的面教授,可如今却召他前去,恐怕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朱祁镇问道“可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王振赶紧回答道“西虏寇边。”

    朱祁镇听了立刻向王直行礼“先生……”王直自然听到了王振的回话,赶紧道“陛下去吧,国家大事为重。”

    朱祁镇带着王振边走边问“到底哪里出的事?”

    王振道“大同,而今还没有结果,不过已经交上手了。”

    朱祁镇心中有些焦急,步子不自觉的就快了许多,正这时却见一位女官站在前面,见了朱祁镇立刻行礼道“陛下,太皇太后有令,陛下需缓行。”

    朱祁镇顿时有些恍然,不论如何,不能乱,大同虽说距离北京不远,但是以这个时代的情况而言,此时那边说不定胜负已分,如今不管是败也好,胜也好,不管他着急不着急,事情的结果必然已经有了,不如庄重些。朱祁镇深呼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缓步前行。

    片刻之后,来到内阁外面立刻就有内侍高喊“陛下驾到~”

    内阁诸臣工也都跪迎,朱祁镇进门,先是向着太皇太后行礼,接着就在太皇太后东边的椅子坐下。

    待到朱祁镇稳稳安坐,诸臣这才纷纷起身,朱祁镇道“诸位都是柱石之臣,三朝元老,都坐着议事吧。”

    杨士奇代表内阁谢恩之后方才坐定。

    朱祁镇这才开口询问“忽闻警讯急报,却不知情况如何?”

    杨荣出列答道“大同急报,鞑靼入寇,具体还尚未可知,不过臣等已经拟定于军中挑选四千精锐骑兵,令黄顺带领支援。大同乃是重镇,富有甲兵,再加上京营精锐。想来无妨,但是臣等担心大同之事仅仅只是开始,鞑靼想是要趁着我朝易主之时,趁火打劫。今年秋防怕是有些艰难了。”

    朱祁镇听后心中一动,“这是要掂量掂量我这个新任大皇帝的成色了?”

    太皇太后在侧开口道“既如此,从京营之中派遣精锐,增援各镇,待敌自去即可。”

    朱祁镇听后有些不甘,却也无奈,太皇太后的做法,在如今看来却是最稳妥的,宣德皇帝在位和他在位,那是不同的,更是两种不同的震慑力。如今幼主在朝,几十万京营精锐不仅仅是最强武力,也是祸乱之源。加上太皇太后下了很大的功夫才稳定住了京营,此时更是宜静不宜动。毕竟陈桥驿的事也不算远不是。

    杨士奇等人听到太皇太后的吩咐,也都表示认同,随即拟旨,他们写的自然就是圣旨,毕竟皇帝和太皇太后都在,也都认同了的,怎么就不能算圣旨了是吧。

    太皇太后随即问道“英国公,方政可值得信任?”

    张辅回道“方政乃是老臣,靖难时是济宁卫千户,太宗时随太宗南下,后为都督佥事。曾随老臣攻安南,数有功劳,用兵也极为稳妥,还请太皇太后和陛下放心。”太皇太后笑道“有英国公作保,我就放心了。”

    这就是张辅的作用,可谓是定海神针一般的人物,更有军事上一锤定音的威信。

    历史上此时应该是个平缓期,大仗几乎没有,小仗就多多磨练也是好的。就这样商议了一个多时辰,朱祁镇自然也知道,政务上自己确实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杨士奇所报上来的政务也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无愧于三杨之名啊。

    这时太皇太后再次发话“先帝不幸,留下了我们这孤苦的祖孙俩,全靠大明将士,也全靠诸位在撑着,传令,赏赐各位宫中铜煤炉一对儿。”众人自是一番谢恩,太皇太后也知道最近朱祁镇在推广煤炉,自然不介意顺手帮一把。

    如此到了此时议事算是结束了,太皇太后带着朱祁镇在一片恭送中,缓步离开了文渊阁,路上太皇太后问道“皇帝,你怕吗?”

    朱祁镇道“不怕”

    “那就好,本来想着不让你看这样的事情的,毕竟天子富有四海,就是要征伐,遣一大将即可,可是转念一想,大明皇帝怎能不董军务?太祖太宗,仁宣二帝都打过仗,这样的传统如何能丢?便就叫你过来了,看一看军国大事也好知道,皇帝一言一令皆关乎生死,不可妄下命令,需仔细斟酌才好。”

    也是因为朱祁镇这段时间的优秀表现,让太皇太后有了为大明留下英明之君的想法,否则只需培养成守成之君就好何必如此费劲?能经历战争,将天下兵马掌于己手,这样的皇帝才是真正的大明皇帝。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