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很多现代人不知道,在1621年辽东浑河血战中,战死将官中的张名世、周敦吉和稍后战死的张神武,此前的身份,是羁押牢里的死囚犯。

    如果不是熊廷弼给万历皇帝写了《急缺将才疏》,请求从全国各地调取93名将领赴辽,他们哥仨,还在充当大明版《监狱风云》的男主角呢。

    明朝末年,被洪承畴、杨嗣昌、高起潜等高官权宦直接或者间接害死的高级将领,就有艾万年、曹文诏、郑崇俭、卢象升、金国凤等多人。

    崇祯在位十七载,杀官无数,包括二位首辅,七位总督,十一位巡抚,其他中高级官员百余人,换过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碰上这么一个灭霸级的大明董事长,就问你怕不怕?

    还有那个辽东军阀祖大寿,现代灵魂的小衙内,通读明末战争史后,发现这个王八蛋,很有可能就是满清八旗的高级战略间谍。

    不然怎么解释这个家伙,从萨尔浒到松锦大战,跟他打配合的,所有其他外地九边将领和文臣,几乎全部战死或者被朝廷论罪,只有他安然无恙。事出反常必有妖。

    祖大寿在孙承宗、袁崇焕的支持下,组建的关宁铁骑,后来被他侄子吴三桂继承。关宁铁骑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对上满清八旗就像小羊羔,追杀农民起义军就像大老虎。

    明末关宁铁骑,是中国历朝历代大一统中原王朝里,花钱最多、外战战绩最差、混鱼摸虾排第一的骑兵部队,甚至还不如缺少战马的北宋“静塞骑兵”。

    有些现代读者,会拿天启年间的宁远保卫战,来证明关宁铁骑的战斗力。

    拉倒吧,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中,没名臣、没大将、没有明朝正规军驻扎、也没有红衣大炮的河北小县城——昌黎。在新任县令左应选的带领下,愣是靠全县老少爷们、妇女儿童、溃兵散勇,顶住皇太极带领三万八旗部队,七天七夜的猛攻,成功坚守到后金撤离。

    明末清初的经济学家、思想家顾炎武曾经到访此地,感慨作诗《咏昌黎》:“丸弹余小邑,固守作东藩。列郡谁能比,雄关赖此存。霜槎春寨出,风叶夜旗翻。欲问婴城事,声吞不敢言。”

    相比之下,天启年间的宁远保卫战,就是一场政治宣传秀。当时不满二十岁的崇祯皇帝,为什么在己巳之变后,迅速斩杀袁崇焕?对比小小的昌黎县,兵多将广、城高炮多的宁远保卫战,才斩杀两百多个后金脑壳,还引发觉华岛惨案。

    不活剐这个欺上瞒下、眼高手低、只会争权夺利的职场小人,真对不起无辜惨死或者战死的百姓士卒。

    崇祯在位期间,斩杀其他的文臣武将,有刚愎自用、自断臂膀之嫌,唯有杀袁崇焕是正确、英明的决定。

    从万历末年到南明,无数精忠报国的文官武将血洒疆场,或是被崇祯皇帝下令斩杀。而洪承畴、祖大寿这些“官场老油条”,却能一路高升,还能安享晚年。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