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 第34章 你们这些男人…哼!就知道这些东西!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只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大儿子实在是太出色了,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远远拥 有了超过自己的实力!

    不过,就算如此。

    朱棣和燕王妃两个人也并不认为朱高炽竟然可以挑战太子的地位!

    毕竟太子建国多年,颇受好评,更加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

    而且,太子、秦王、晋王三人是马皇后所生。

    父皇因为一直念着马皇后的情分,天然就对太子朱标极端倚重。

    这些年,太子朱标的身份地位稳如泰山,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朱元璋皆视而不见。

    朱标若想做什么,只怕都能心想事成!

    堪称古往今来权势第一大,在位也最舒服的太子!

    朱高炽就是再厉害,又怎么可能挑战得了太子?

    何况两人之间的比拼也并不是实力上的。

    更多的,是情分上的比拼!

    朱高炽立下多功劳,朱元璋也不可能舍得拿下太子朱标的!

    而这也是让朱棣最为不解的地方。

    既然他一心一意想让太子做皇帝,又何必给了朱高炽如此特殊的权力?

    朱高炽可以参与朝政,可以训练军队。

    可以在自己的封地随意任免官员。

    还可以全国到处随便去!

    这些权利其他藩王想都不要想!

    哪怕是秦王、晋王和自己这个燕王,都没有任何可能性!

    难道父皇就不担心朱高炽联合自己威胁太子的地位吗?

    还是说父皇太过自信了?

    僧道衍似乎看出了朱棣的疑问。

    微微一笑,道:“陛下白手起家,打下偌大的江山!更是建立了锦衣卫制度,怎 么可能对天下之事视而不见?

    如今朝堂当中出现两股势力,几乎可以说,都是陛下一手造成的结果!

    他给了睿王殿下太多权利!

    而睿王殿下又恰好能够十分完美的运用这些权力。

    最终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朱棣看向僧道衍,皱眉道:“你说的这些本王都知道!那接下来父皇打算怎么对炽 儿?会不会 …”

    说着。

    朱棣抹了抹脖子。

    燕王妃一惊,道:“父皇怎么可能对炽儿那么残忍?”

    僧道衍摇摇头,笑道:“殿下想多了!贫僧以为,陛下是在做一种尝试!”

    朱棣问道:“什么尝试?”

    僧道衍眼中闪过一抹异光,道:“皇帝与辅政亲王共天下!”

    朱棣惊道:“怎么可能?王爷也具备皇帝的血统!是天然的皇位继承人!

    若是让亲王掌权,那皇权岂不是很快就会被架空?”

    僧道衍对朱棣笑道:“这件事,只能以祖宗之法来约束了!何况,天下藩王如此 多!将来立下规矩,亲王若是篡位,则天下共击之便是!”

    朱棣摇摇头。

    “笑话,若是这种约束能成功的话,历史上又哪来的汉朝七国之乱,晋朝八 王之乱!”

    僧道衍笑笑,道:“可当今陛下现在就是在这样做!睿王爷的封号没有带着封地, 更是可以游走天下!

    这就是为他入朝辅政做准备的!未来真的成为辅政亲王,贫僧也毫不奇怪!

    如今陛下将相权收回,每日批阅奏章8个时辰!

    他心里就不担心,换个皇帝,吃不了这种苦?

    继任的皇帝会将这些已经收回的相权交给谁?

    给太监?给外戚?还是重新设立一个类似于宰相的权力机构,交给这里面的人?

    但是这些人哪一个又有皇家人可靠?”

    听到这里,朱棣眼中寒芒一闪。

    僧道衍笑呵呵道:“贫僧说句不好听的!若是亲王辅政,皇帝执政的话,未来就算 亲王篡权夺位,说来说去也依然是陛下的骨血,朱家的后裔!

    对于陛下来说又有何不可呢?”

    朱棣点点头,道:“那我们现在继续静观其变?”

    僧道衍笑道:“如今漠北依然不清净,殿下可以继续扫平漠北!树立威望!

    贫僧以为,若是他日朝中出现什么情况,陛下和睿王殿下联起手来,将无可阻 挡 ! ”

    燕王妃秀眉微蹙,忍不住道:“你们这些男人…哼!就知道这些东西!”

    忽然。

    如今七岁的二儿子朱高煦走到王妃面前。

    “母妃,抱抱…”

    “你也是臭男人,不抱!”

    朱棣苦笑道:“王妃,煦儿才7岁…”

    “再长大些便是臭男人了!”

    朱棣: ……

    …好。

    南京。

    紫禁城。

    朱元璋满脸不爽地上朝了。

    此时。

    四周臣子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都在逼迫着放人!

    要放了那七君子!

    甚至功课都做到太子头上了!

    可是,朱元璋放了他们,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礼部侍郎杨侦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朱元璋皱眉道:“接来!”。

    陈老太监走上前去,将杨侦的奏折接了过来。

    “臣以为,国朝有律法,君臣有纲常!礼部尚书钱用壬、兵部侍郎王烈等七人与陛 下意见相左,虽有顶撞之嫌,但罪不至死!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