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 > 第198章 他们是哪条腿先进的我们幽州疆界?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主公请看,那里就是鲜卑人的营地。”

    此时居庸关上,

    张昊在阎柔的陪同下眺望着关外的鲜卑大军。

    只见入目所及之处毡帐连绵、人马交错,耳边隐隐约约有牛羊鸣叫的嘈杂声传来。

    与张昊一起北上的人还有潘凤,看着脚下的关隘,潘凤大大咧咧地说道:

    “张将军,据我所知,居庸关属太行八陉中的军都陉,若我们据关而守,鲜卑人要想破关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

    “嗯,鲜卑人善骑战而不善攻城战,潘将军的建议很不错,下次不要建议了。”

    张昊撇着嘴,一点儿也没把潘凤的话当成一回事。

    守关阻挡鲜卑大军确实可行,但不可行的是上谷郡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记得东汉建武十五年,匈奴犯塞,当时汉朝的做法是迁代郡、上谷郡百姓于居庸关以东。

    而现在的情况是,

    阎柔巡视边境,对鲜卑人的异动察觉很快。

    上谷郡百姓提前得知消息大多都进入了各县城中,安全有一定的保障。

    可州中现有兵力不足,如果鲜卑人一边在居庸关下围而不攻,另一边攻打上谷郡各县,各县没有援兵一旦城破必会被惨遭屠戮。

    这就是张昊对潘凤的建议不屑一顾的原因。

    一旁的阎柔这时倒是给出了一个中肯的建议。

    “主公,柔在代郡、上谷郡的乌桓部落中还有些名声,若与鲜卑人开战,可召集一部分乌桓人相助!”

    张昊点点头表示认可,转而说道:“放心,鲜卑人是被赵犊、霍奴引来的,如今州中叛乱已经平定,如果鲜卑人真要开战那打一场就是了!”

    “虽然我的兵马大多都在冀州征战,但我在离开蓟县时也给辽西乌桓的小单于楼班传去了书信,真开战我们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另外,阎柔你这次做的不错,提前向上谷郡百姓传信,挽救了很多百姓的性命,应当值得嘉奖!”

    阎柔抱拳一礼,正色道:“主公谬赞了,巡视边境乃是柔的分内之事,在其位,就得谋其政,此乃论语一书上所言!”

    “不过...主公,柔有一事想向主公相求,还望主公应允。”

    阎柔突然变得有些拘谨起来,张昊抬手一招示意对方不必多礼。

    “主公是知道的,末将有一胞弟名叫阎志。”

    “听闻上月抵达蓟县的刘虞一行,其中有不少大儒,故而想向主公请求,将末将的胞弟送于大儒门下学习,此事...主公能否应允?”

    张昊听完,拍着阎柔的肩膀笑道:“此事易尔,多读书是好事,这个请求我准了,阎将军但请放心!”

    阎柔高兴地再次一礼,“谢主公!”

    张昊治下确实有不少大儒,蔡邕、管宁、王烈、炳原,另外跟着一起避祸辽东的还有大儒郑玄的高徒国渊。

    其中管宁、炳原没有出仕,留在了辽东教书育人。

    王烈倒是出仕了,但没有一同前来蓟县,前来蓟县的只有蔡邕、国渊两人。

    幽州的学堂也会跟着创办,到时候依旧交给蔡邕,国渊则已经上任渔阳郡太守一职。

    另外上次提到的幽州刘氏,

    汉广阳顷王之后的刘放也是历史上曹魏时期的一位大臣,张昊把他打发到了右北平郡当太守。

    别以为太守一职听起来很牛批,刘放又是刘氏血脉,会不会对张昊造成什么威胁?

    比如登高一呼、揭竿而起那种?

    这一点放心,

    实际上右北平郡只有四县,民数万,与渔阳郡、涿郡等等这些几十万人的幽州大郡是根本比不了的。

    一个太守职位,足够幽州刘氏的牌面了。

    除此之外,

    现任上谷郡太守是徐邈,代郡太守是此次平定赵犊、霍奴之乱有功的祖氏族人。

    祖氏投之以桃,张昊也报之以李。

    代郡跟右北平郡情况类似,虽有十一县,百姓才十万出头,不成威胁。

    其中,

    刘备叔父刘元起、刘子敬,被张昊任命为了代郡十一县中其二的两个县令。

    刘备堂兄弟刘德然,则被张昊征召为了军中的后勤小吏。

    ...

    张昊与阎柔等人交谈间,居庸关外有数十个鲜卑人靠近。

    来到关上弓弩射程之外,有人上前传话。

    “幽、辽二州之主张将军可在城头?中部鲜卑各部首领请求面见张将军!”

    张昊让人在回了句稍等,又在关内做了些布置,这才打开关门,带着阎柔、潘凤、典韦及上百辽东精骑纵马而出。

    “吁~~~”

    “我就是张昊,你们鲜卑人那边谁说了算?”

    张昊端坐于马背上,说话的同时打量着对面的一众鲜卑人。

    只见其中一人出列,向张昊表示了问候。

    “中部鲜卑慕容部落,代表此次所有南下的鲜卑人拜见张将军!”

    “慕容部落?”

    听到这个名字,张昊登时眉毛一挑。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上次王松联系的鲜卑部落就是这个慕容部落吧!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主公请看,那里就是鲜卑人的营地。”

    此时居庸关上,

    张昊在阎柔的陪同下眺望着关外的鲜卑大军。

    只见入目所及之处毡帐连绵、人马交错,耳边隐隐约约有牛羊鸣叫的嘈杂声传来。

    与张昊一起北上的人还有潘凤,看着脚下的关隘,潘凤大大咧咧地说道:

    “张将军,据我所知,居庸关属太行八陉中的军都陉,若我们据关而守,鲜卑人要想破关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

    “嗯,鲜卑人善骑战而不善攻城战,潘将军的建议很不错,下次不要建议了。”

    张昊撇着嘴,一点儿也没把潘凤的话当成一回事。

    守关阻挡鲜卑大军确实可行,但不可行的是上谷郡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记得东汉建武十五年,匈奴犯塞,当时汉朝的做法是迁代郡、上谷郡百姓于居庸关以东。

    而现在的情况是,

    阎柔巡视边境,对鲜卑人的异动察觉很快。

    上谷郡百姓提前得知消息大多都进入了各县城中,安全有一定的保障。

    可州中现有兵力不足,如果鲜卑人一边在居庸关下围而不攻,另一边攻打上谷郡各县,各县没有援兵一旦城破必会被惨遭屠戮。

    这就是张昊对潘凤的建议不屑一顾的原因。

    一旁的阎柔这时倒是给出了一个中肯的建议。

    “主公,柔在代郡、上谷郡的乌桓部落中还有些名声,若与鲜卑人开战,可召集一部分乌桓人相助!”

    张昊点点头表示认可,转而说道:“放心,鲜卑人是被赵犊、霍奴引来的,如今州中叛乱已经平定,如果鲜卑人真要开战那打一场就是了!”

    “虽然我的兵马大多都在冀州征战,但我在离开蓟县时也给辽西乌桓的小单于楼班传去了书信,真开战我们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另外,阎柔你这次做的不错,提前向上谷郡百姓传信,挽救了很多百姓的性命,应当值得嘉奖!”

    阎柔抱拳一礼,正色道:“主公谬赞了,巡视边境乃是柔的分内之事,在其位,就得谋其政,此乃论语一书上所言!”

    “不过...主公,柔有一事想向主公相求,还望主公应允。”

    阎柔突然变得有些拘谨起来,张昊抬手一招示意对方不必多礼。

    “主公是知道的,末将有一胞弟名叫阎志。”

    “听闻上月抵达蓟县的刘虞一行,其中有不少大儒,故而想向主公请求,将末将的胞弟送于大儒门下学习,此事...主公能否应允?”

    张昊听完,拍着阎柔的肩膀笑道:“此事易尔,多读书是好事,这个请求我准了,阎将军但请放心!”

    阎柔高兴地再次一礼,“谢主公!”

    张昊治下确实有不少大儒,蔡邕、管宁、王烈、炳原,另外跟着一起避祸辽东的还有大儒郑玄的高徒国渊。

    其中管宁、炳原没有出仕,留在了辽东教书育人。

    王烈倒是出仕了,但没有一同前来蓟县,前来蓟县的只有蔡邕、国渊两人。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