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83章 这就是朝廷喉舌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朱祁钰说道:“朕希望你将礼部重新搞起来,用各种手段来解释朝廷政令,控制朝野之间的舆论,让礼部成为朝廷喉舌。”

    “朝廷喉舌?”仪铭不明白,恭敬道:“请陛下明示。”

    朱祁钰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以往朝廷施政,都是直接发布旨意,由地方衙门执行,地方衙门怎么解释,百姓就怎么理解。”

    “如果地方上有不同意见,则是由各地官员和监察御史向朝廷反应,朝廷再进行调整。”

    “若是有抗拒之人,则是以违抗圣意之罪论处。”

    仪铭点点头。

    这没有什么问题,大明立国近百年,都是这么执行的,历朝历代也是一样,只不过的官职略有差别而已。

    朱祁钰继续道:“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如果地方上有人曲解了朝廷的旨意,朝廷该如何解决?”

    仪铭立刻说道:“自然是由监察御史来巡视督查,向朝廷反应,而后由朝廷下旨处置。”

    “那如果监察御史也和地方上的人是一伙的呢?”朱祁钰问道。

    仪铭又是答道:“那就是监察御史失职,朝廷下旨处置便是。”

    “那如果是像今天这样,东南的官员集体反对,都察院之人即便知道实际情况也选择沉默呢?”朱祁钰继续追问道。

    仪铭想了想,没说话。

    不过朱祁钰对他也比较了解,自然看出了他的想法,于是道:“子新恐怕是在想,朝廷官员反对,剩下的人默不作声,那就说明这道旨意是错的,朕是错的,对吧?”

    “毕竟凡事群策群力才是上策。如果绝大多数人不赞同这一点,那么就意味着提出想法的那个人错了。”

    “陛下圣明。”仪铭躬身行了个礼,但是态度表明了一切。

    不过朱祁钰却是无奈地笑了笑,反问道:“但这真的是正确的吗?就一定会正确吗?恐怕未必吧。”

    “所以这就是陛下坚持建海军的原因?”仪铭也是反问道。

    “不,当然不是。”朱祁钰摇摇头,缓缓说道:“朕建海军的原因早已说明了,就是为了保障我大明万里海疆的安全,堂堂大明,不能任由倭寇来去自如,在我大明这块土地上放肆。”

    “陛下,倭寇这些年也没有怎么登陆,您不必如此着急地开建海军的,若是每年投入十万两,持续三十年,相信朝野也不会如此反对。”仪铭还是忍不住劝道。

    “不是。”朱祁钰有些忍不住了,反问道:“为什么你会认为,朕只打算投入三百万两呢?”

    仪铭一愣,旋即大惊,道:“陛下,难道三百万两只是初期投入?您到底打算投入多少啊?”

    朱祁钰摇头答道:“不知道,反正只要朕在位,这笔费用就会坚持下去,后续可能不会这么多,但是每年也要保证百万两以上。”

    仪铭起身,大礼参拜道:“陛下不可,您才二十多,至少还能在位五十年,每年百万,那可是五千万两以上啊,这可是整整两年的岁入,朝野一定会说您穷兵黩武的。”

    “穷兵黩武?”朱祁钰冷笑一声道:“子新,你信不信,朕有办法用这支海军赚银子,而且每年投入一百万两,至少赚回来五百万两。”

    仪铭茫然地抬起头看向朱祁钰,很明显不相信这种说法。

    自古以来军队都是花银子的,哪里有赚银子的,而且投入一百万,就能赚回五百万,若是有这种法子,千年以降就没有人想到过吗?

    没想到朱祁钰又补了两个字:“纯利。”

    仪铭立刻疯狂摇头道:“请陛下恕罪,臣万万不敢相信。”

    朱祁钰看着仪铭,知道要掏出一点干货了,于是笑着道:“子新,如果朕告诉你,朕知道一个地方有海量的金银,只要有船就能弄回来,不知你敢不敢相信呢?”

    仪铭顿时愣住,旋即疑惑道:“天下还有这样的地方吗?为何历代先贤都不知道?”

    朱祁钰翻了翻白眼,道:“为何历代先贤一定要知道?他们若是全知全能,那就一定会在书上留下只言片语,华夏这块土地上就不会有五胡乱华,也不会有辽金蒙古了。”

    “别的不说,孔圣人在世的时候,湖广还是蛮荒烟瘴呢,江南也是蛮夷横行,若是他知道现在江南能成为我汉人的赋税重地,为何他不建议周天子迁都苏杭,非要在中原坚持呢?”

    仪铭沉默,朱祁钰说的没错,汉人开发湖广江南,也要等到五胡乱华,晋人南迁那会儿,不过那个时候孔子早已圣陨八百年了。

    朱祁钰笑着说道:“所以啊,不要和朕说什么历代先贤,他们的确伟大,但也不是那么伟大,即便是孔圣人也一样,若是他真的那么厉害,也就不是西域边陲的秦一统天下,而是鲁国一统天下了。”

    仪铭无语,旋即想到了些什么,出声问道:“那陛下,这有海量金银之地在何处?”

    朱祁钰也没有继续打马虎眼,直接回答道:“倭国。”

    “倭国?”仪铭在嘴里念叨了一遍,便理解了朱祁钰的想法。

    朱祁钰做的没错,想要从倭国弄金银,那肯定是要有船的,毕竟大明和倭国之间隔的是茫茫大海,想要把金银弄回来,肯定是要用船的。

    仪铭又问道:“不对啊,陛下,若是您早就知道倭国有金银,那为何您不与朝臣直说?有了朝臣的支持,您即便是开建海军也不会发生如今这种事情吧?”

    朱祁钰无语,说道:“子新这是怕大明不乱啊!”

    仪铭疑惑道:“这和大明乱不乱有什么关系?朝廷有了银子,国库有了银子,大明怎么会乱?”

    朱祁钰笑笑,反问道:“子新啊,如果你知道有一座金银矿,开采极易,产量极高,但是却位于大明和蒙古之间,你是否会告诉蒙古人这座金银矿的位置呢?”

    这个没什么好想的,仪铭立刻道:“这当然不会,臣怎会背叛陛下,做出此资敌之举。”

    “那如果大明想要开采这座金银矿,要会如何做才好?”朱祁钰继续问道。

    这个更没什么好犹豫的了,仪铭回答道:“自然是要击退蒙古人,在此地囤积重兵保护,最好能彻底将蒙古人击溃,让其再无南顾之心。”

    “这就对了。”朱祁钰说道:“如今倭国的金银就是这座金银矿,朕自然是大明,而蒙古是什么人呢?”

    仪铭恍然大悟,这还能是什么人?当然是东南那些豪商巨贾了。

    但是仪铭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出声问道:“陛下未免也太高看东南那些商贾了吧?”

    “没有,面对敌人,朕从来不敢轻视他们。”朱祁钰说道:“东南那些豪商巨贾经营多年,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势力有多大,朝廷里有谁是他们的人。”

    “况且他们私自下海多年,秘密垄断海贸的利益,每年上百万两的收益,会让他们打造多少海船,子新你知道吗?他们现在又有多少海船,子新你知道吗?这些海船的实力如何,相信子新你也不知道吧?”

    “但是他们再怎么样,也还是陛下的子民,定然无力与朝廷抗衡的。”仪铭说道。

    朱祁钰笑了笑,却显得有些无力,缓缓说道:“你看子新,就连你都无意中说出了这个道理。”

    “难道臣说的不对?”仪铭疑惑道。

    他还回忆了一下,自己没说错什么啊!

    朱祁钰直接便指出了他话语里的问题,说道:“子新,你也说了,他们是朕的子民,无力与朝廷抗衡,但是朕问你一个问题......”

    顿了一下,朱祁钰问道:“朕和朝廷真的是一体的吗?”

    仪铭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是啊,天下人总是在说,皇帝奉天牧民,但是仪铭身为文官,也是知道的,皇帝许多时候说话也不是那么好使的,即便是大明开国之君朱元璋那样的皇帝,也经常被文武百官劝阻一些事情,只不过美其名曰为谏言罢了。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