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听说这个书院可以学到一技之长,而且一年只需要交一两银子,我们家两个孩子,刚好送来一个学缝纫、一个学炒菜,等学成了还能去苏家的铺子里做工,真是一件大好事啊!”

    “可不是吗?我是送我弟弟来的,之前跟着我们在乡下种地,一年到头都挣不到几两银子,等我弟弟读完书,就能到县里苏家酒楼去当个账房先生,一年好几两银子可以拿呢!”

    “听说这里吃饭和住宿县衙都给补贴,算下来,学习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钱,孩子在家里也要吃饭的,这里的饭菜还是苏家酒楼的大厨师来烧的,肯定比在家里吃的好。”

    “要我说啊,最好的就是女孩子也能来书院读书,而且专门说了,女孩子读书的费用全部由苏家来付,只要家里给准备吃饭和住宿的钱就行了。我看今天送女孩子来的至少有二百多人,那苏家可真是大善人啊!”

    “闺女,你可得好好在这里读,听先生的话,等学好了,就到苏家的铺子里去干活。你表姑父的堂姐的女儿是蒙山村人,说在苏家卤味铺子里干活,一个月有一两银子呢,只要干一个月,一年的饭钱就出来了!”

    “要我说啊,最好的还是县老爷给我们这些贫苦百姓一个读书的机会,在别的书院读书,一年少不得要十两银子呢!”

    ……

    百姓们在下面窃窃私语,都在说在书院读书的好处,见时间差不多了,徐县令上台说了几句话,便邀请蒙城知府、当地有名望的几位夫子,以及苏正刚一起上台,举行揭幕仪式。

    “青山县技术书院”几个鎏金大字,在十月微凉的秋风中,给现场所有人都注入了一股热气,让大家对未来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等揭幕仪式结束,苏正刚拿上来一块一米五左右的牌匾,上面写着:“苏氏助学金一万两”,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着苏正刚说话。

    苏正刚清清嗓子,说道:“众位乡亲,为感谢蒙城州府、青山县衙为百姓建立这所技术书院,苏家特捐赠一万两助学金,奖励学业优秀的学子。

    苏家还在此郑重承诺,所有入学女子的学费都由苏家出,只要技术书院开办一年,便出一年,开办百年,便出百年。

    家里有闺女的,以后也能好好培养,可不能不把闺女当人,随意磋磨了!”

    说完,下面的百姓都热烈鼓掌,有些更是眼眶湿润,尤其是母亲或者姐姐送女儿和妹妹来的,更是哭的稀里哗啦。

    很多人都是因为家里穷,把女孩子从小就卖去当奴仆,或者很小就送人换粮食,女孩子的地位明显比男孩低。

    而现在,苏家给了这个机会,哪里能不让人感恩的呢!

    蒙城知府和徐大人也没想到,苏家捐了一个近五千两的田庄之后,居然又慷慨的捐出一万两助学金,二人为官以来,还是第一次深深反思,自己寒窗十年考取功名为官的意义。

    等仪式结束,众人都有序排队报名,当天就能入住。

    苏家也全力以赴做好后勤工作,饭堂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分了两个价位,有钱的可以选贵的,没钱的可以选便宜的,但是都保证有荤菜,送孩子来的大人们看到比家里还丰盛的菜肴,既开心又放心。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