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唐神级奶爸 > 第二百八十一章 要科举,先办学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人才的选拔,那肯定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这优先级甚至是高于人口的,一个国家再大,没有人才根本管不起来。

            管不起来就是一盘散沙,一万个人的规模是一万个个人,而不是万人的团队。

            古代说万人敌可能有些夸张,但如果一万个人是一个个去打的,那没准很多人能做到。

            李世民很需要人,不仅需要朝堂上的高官大能,还需要很多的中层官员,更多的一线底层官员进行治理,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支撑不了复杂的帝国机构。

            “陛下,科举制度前朝的就很好,要完善也只需增加科目就够了。”

            “哦,我在朝堂上也多次让他们完善科举,先生有何提议?”

            科举选拔人才,这当然要考试,隋朝开创了这个先河。

            这是相当伟大的,在开创科举之前,人才依靠的是举荐,这就堵死了寒门上升的通道。

            高官都是人家门阀世家的人,自然不会举荐你。

            而在隋朝之后,任何一个人,只要你考核通过,都可以做官!

            这就是东方开创的知识治国体系,谁有知识谁治国,这应该说是符合道理的。

            但是,科举到了后世,也会僵化成八股一类的应试,这实际上很不好。

            唐朝当然还没有僵化,李世民这一朝还可以,需要什么人就设什么考试,但后来的诗词歌赋也纳入考试科目就有点歪了,这些明显不适合一线实干的官员。

            会诗词歌赋分高,可你会治理一县吗?

            不是说就不需要文学人才,你官员任职要对口才行。

            但是李世民的科举改革,林凡是指点不出什么的,李世民当然也希望寒门人才更多,那样皇权也不会被世家门阀掣肘。

            “陛下,这些不是有国子监建议吗,还有朝堂诸相,臣就一个建议,加入武举。”

            “武举?”

            “对,文武必须双全,开武举也有利大唐发展。”

            “嗯……武举这个事,可以议议。”

            李世民也觉得有意思,但是也没有马上拍板下来,因为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

            府兵制是农耕结合,平时耕种,农忙过后集结打仗,兵器和马匹都是自备。

            在大唐建立初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时候人人彪悍,可这种情况不能维持。

            《木兰辞》里花木兰自己买装备的情况,就是这种府兵制。

            李世民看来武举就有点没必要,现在的大唐军队不够强吗?

            他手下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而在非战时,士兵是要种田的,不需要什么专门的武职军队,武将当然得靠功勋上去。

            可李世民现在也是真没想过,在和平年代,这些兵会逐渐废掉。

            在林凡了解的历史里,这种事发生的可不止一次了,乱战出来的开国军队,个个能打,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后,曾经强大的军队甚至连马都不能骑。

            不刺激一下武人,怕是没人愿意去拼命了。

            林凡见李世民兴趣不大,就点点头:“那臣也没别的建议。”

            科举是好的,从隋朝才开始,也需要慢慢发展,看怎么执行。

            但科举的前提是,你有那么多人才基数能选,所以牵扯到一个重要方面,办学。

            你得教育到位,才有那么多人才去考试。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