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郑绅大致意思是他们是皇后提拔的人,理应效忠皇后,这点无可厚非。

            而皇后想要对付武植,或者是防一手,形成自己的势力这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他们不同意,皇后会扶持其他人,他们的位置恐怕不保。

            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还是答应了。

            现在也不是要做什么,只是形成自己的党羽。

            他们也没有理由拒绝。

            郑龚就更不用说了,他是皇后家族的人,也是皇后提拔,站在皇后那一边是肯定的。

            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

            然后郑居中,郑绅,还有郑龚找到了吏部尚书冯巩,吏部尚书李田,还有工部尚书王判等人。

            户部尚书他暂时没找,王玮就是武植的人,他们还是避讳一点。

            拉拢王判,冯巩,还有李田这些大臣花费了不少时间,他们用了一个月,又是送礼,又是承诺好处,又是威逼利诱。

            总之将冯巩和李田拿下来。

            对了,还有刑部尚书刘历。

            他们不是武植的人,之前武植改革,这些人站出来反对的不少。

            加上右相郑居中,御史大夫郑绅,以及枢密院使郑龚都不是等闲人物,手握大权,这些人形成一股后的力量,丝毫不弱于武植。甚至更强。

            这也是他们愿意结盟的原因。

            何况,郑绅话里话外,如果他们不同意,后果很严重。

            这其中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蔡京!

            他们当初是蔡京的人。

            本身就是武植的对立面。

            蔡京没了,他们群龙无首,现在皇后跳出来,甚至比宰相还要有力,他们为什么不呢。

            他们的良田因为武植的新法而丢失,心里多少是有点恨意的。

            所以他们抱团了。

            这几个人形成一个阵营之后,朝堂中一个新的党派出现,那就是皇后。

            当然这件事情要保密,不能让官家知道,他们私底下形成结盟。

            之前王判还犹豫了一下,他认为武植的确很有能力,但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点又很真切,看到所有人都统一了,他再不同意就不识抬举了,以后肯定孤立无援。

            武植不拉拢人,他不抱团,可能会被踢出局。

            所以王判也同意。

            也就是说,朝堂六部,皇后已经占据了四部。

            这是非常可怕的。

            武植和宋徽宗虽然在早会上很多事情都是他们制定商议,但那是因为朝堂的人并没有全面反抗。

            如果局面整合,但凡是武植提出的建议,甚至是陛下提出的想法,所有朝臣联合在一起反驳,这股无形的压力,让官家也很难做。

            一次两次可以强行按照官家意思来,次数多了,文武百官更加可以抱团一起,给宋徽宗盖上昏君的名头。

            到时候,迫于压力,宋徽宗也不能什么都听武植的,自然武植的影响力也会降低。

            朝堂抱团,是很可怕的事情。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