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流年撷萃 > 第112章 活用苏州评弹的艺术手法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而且拖雷那一声叫唤,正符合名字起了是让别人叫的道理,如果不是拖雷,江南七怪还不知道这个傻愣愣的孩子就是要找的人。

    再看看江南七怪的反应吧,着实令人感动——江南七侠听到“段天德”三字,不禁欣喜若狂,韩小莹欢呼大叫,柯镇恶暗暗感谢苍天,张阿生紧紧搂住了南希仁的脖子,韩宝驹却在马背连翻筋斗,拖雷与郭靖见了他们的样子,又是好笑,又是奇怪。

    他们是欣喜若狂,一番辛苦终于有了结果,不曾白费了,韩小莹欢呼大叫,柯镇恶默祷上天,张阿生紧紧搂住了南希仁的脖子,那么南希仁呢?怕是在傻笑吧!韩宝驹更好,在马背上连翻跟斗,那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难以自抑了。

    然后郭靖和拖雷看着既新鲜,又觉得不可理解,他们哪里看到过这些,只觉得这些人很奇怪。

    仔细看金庸的写作,他完全是苏州评弹的思路,有人说评弹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其他的艺术形式都要让人入戏,只有评弹是既入戏,又脱离开,以第三者的视角去看待和评论,所以一件事,一个场景会有不同的角度,显得很立体化。

    金庸明显是吸收了评弹的艺术手法,不过金庸的学习是带着主见的,他做出来的品质,一眼就看得出是脱胎自哪里,但是又有他手里所做的本质,两者糅合,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比如说江南七怪的开心,他不是一一赘述,是有裁剪,有选择的。

    读者会问,那么全金发和朱聪呢?全金发是开头,不是他提议,大家未必知道眼前的小孩就可能是要找的人,而朱聪呢?之后他还有表现。

    另外南希仁也没有具体描述,而他可以说起了收尾的作用。

    这是金庸仿照《红楼梦》里刘姥姥逗大家笑,然后各人的笑态显示了自己的性格。

    但是金庸有一种不肯吃亏的感觉,那就是他要学就要学得像自己的样子,不肯照抄就完事儿。

    所以他加了一笔郭靖和拖雷,他们是旁观者的视角,而这又是苏州评弹手法的化用和活用,因此场面被刻画得非常生动,一个角色在场景中并不是单一的任务,而是复合型的,甚至让人猜不透究竟是来干什么的,却也符合人性和故事的发展,所以显得跌宕起伏。好了,明天继续!

    2020年12月23日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