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与春同行六十年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英雄辈出(一)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与春同行六十年

            第一百一十五章

            英雄辈出(一)

            一九九七年是车宏轩永远记得住的一年之内,这一年北京的几项工程陆续签约,使他的企业得以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七月份,北京李总带队来参观考察,回去后立即签约。按照合同规定,车宏轩给安装一栋别墅。安装后,另外几家到工地参观,都对产品比较满意,促使其他项目也很快签约。

            由于一下上来这么多平开窗产量,车宏轩不得不亲自到李达元那里落实供货。李达元表现得非常义气,告诉车宏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定确保工程需要。

            连同本地工程,车宏轩每年产值都在一千万至两千万之间。由于人手配备整齐,他并没有感觉特别累。

            七月末,刘斌跟车宏轩打招呼,跟单位办了两不找,出去下海经商。

            这时候刘斌三十四岁,他一九八四年建筑大学毕业,分配到铝窗公司,在职读的研究生,并且在一九八八年拿到了注册建筑师。

            认识人都知道,刘斌不仅才华横溢,还长得一表人才,将近一米八十的大个,一百八十多斤的体重,挺着军人般的胸脯,面部白皙,戴副金边浅茶色近视镜,镜片后边是一双双眼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动人,总是挎着一个单肩棕色真皮休闲包------这一切,都透出一股强烈的风华正茂气息和中年科技工作者的美好形象。

            刘斌具有天赋的讲演表达能力,讲话从容不迫,从不间断,不过,这就难免出口不慎,对后果考虑不周,甚至有人说他“撒谎不眨眼,顺嘴胡咧咧”。多年的商场打拼,使得他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望却巫山不是云”之感,不愿久居人下,“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匣内待时飞”,锥处囊中,图谋外露,这使得他很难被驾驭,没人管得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商品经济大潮席卷中国,荡涤着封闭落后的陈腐陋习,这也难免冲击了知识分子扎堆的设计院。刘斌有个同学在那里当领导,鼓励刘斌自己开个设计院。刘斌当然不甘寂寞,先是跟着别人背着单位小打小闹

            地搞点业余设计,弄点灰色收入,后来,一九九二年下海经商成为潮流,头脑灵活的他便毅然决定下海创业当老板。

            一九九七年七月份,刘斌疏通关系,跟单位办了个“两不找”(留职停薪),自己挑大梁成立个设计所。靠着设计院同学的支持,同行们的疏通,还有自己的老关系,生意不错。那时候竟然出现奇怪现象,设计院忙的不亦乐乎,他这里倒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究其原因是建筑业大发展所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没想到好景不长,他给一个开发商搞设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等到全盘设计搞完的时候,开发商一夜间倒闭了,巨额设计费要不回来,几经折腾,顶给他一栋三千平米、刚起骨架的写字楼。他欠下巨额外债,多次接到法院的“传票”,手里那点钱除了还账还要打对官司,转眼间便一贫如洗,好歹死里逃生,关了设计所,回到车宏轩这里,讲好年薪十万外加提成百分之五。

            凭借雄厚的知识底蕴,天赋的公关能力,还有老板的信任和支持,刘斌从一九九七年后几给车宏轩在黑龙江省和山东省签了几项小工程,虽然不算什么,可有毛就不算秃啊。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来到两千年。刘斌遇贵人相助,突然把古城市保险公司的办公楼拿到手。这件事简直就是个迷,没人知道他究竟有多大道行,人不知鬼不觉的一出手就签了将近六百万工程。这在当时是比较大的工程,确实令人折服。

            古城市在省内原本是个小城市,后来因为有铁矿,有煤矿,又盛产水泥,这些年飞速发展,一哄而起,竟然达到百万以上人口。城区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在西部平原,新城区在东部从平原一直延伸到山区几十公里。在山区的那部分“城区”,多数都是矿产企业,分布零散。新城区就是古城市开发区。太子河弯弯曲曲从东穿过新城区,向北穿过老城区。东南是龙岗山脉和千山山脉交汇处,峰峦叠嶂,向西南和东北逶迤千里,南到黄、渤海交汇处,北到黑龙江省的完达山脉,形成长白山系;向东一直绵亘到鸭绿江;向西向北都是平原。向西一百多公里就是渤海湾深水港口,业内叫“不冻港”。太子河西部到老城区间原来有大面积的撂荒低洼地,东西十几公里,南北二十几公里,那是太子河河水泛滥的产物。现在中间建成人工湖,引来太子河水。人工湖两岸大面积搞开发,以商住为主,和老城区连在一起。

            刘斌签的保险公司工程,就在古城市开发区人工湖南岸。

            事情是这样的,两千年春节前,刘斌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得知古城市保险公司有个办公楼。告诉他这件事的那位同学姓张,说其妹妹叫张丽萍,在那里工作。刘斌哪里会放得下这种好事,第二天穿着西服打着领带,背起挎包去古城市找张丽萍。

            张丽萍今年二十六岁,三年前毕业于财经学院,现任古城市铁西区保险分公司经理。

            刘斌没想到她小小年纪干得这么硬实,有点超乎寻常。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没什么希望,这样一个小小的资历,还不具备办那种大事的条件。

            快到上午十点的时候,刘斌被允许“觐见”。

            张丽萍办公室宽大,足有一百多平米。落地窗照进满屋阳光,窗前高矮不等的花草树木沐浴在阳光里;摆放整齐的一圈真皮沙发和玻璃茶几,干干净净;一个镶着黑色不锈钢框的鱼缸里,假山、水草间冒出气泡,几只巴掌大的银燕、墨燕优哉游哉。

            张丽萍坐在宽大实木老板台后边,两手抱在胸前,轻轻地转动着座椅,那神态,活像鱼缸里的燕鱼。她看着走进来的刘斌,动作规范地伸手请他坐在老板台前的折叠椅上。

            刘斌面带那种推销时规范的微笑,点头哈腰,掏出名片双手谦恭地递上,顺便下意识地看看这位成功小妹。

            张丽萍体态丰腴,将近一米七十的大个;短发齐耳,圆脸上白里透红,一双大眼睛黑白分明但冷飕飕拒人千里之外;两个颧骨稍凸并且离得稍远,显然有点老相;穿一件制服衬衫,扎一条黑色短领带,凸起的胸脯上挂个工作牌,坐在那里一脸严肃——这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在一把手这个岗位上客观上形成的。

            刘斌看完感觉她是位既年轻又貌美的时尚女人,绝不是一般战士。不过,这么大的办公室,这么大的老板台,这么大的高背靠椅,这么年轻的一张面孔,坐在那里好像并不和谐,而是一个奇怪现象,要么就是小姑娘能力过人,要么就是有非同一般的靠山。

            刘斌打过招呼,提起同学的关系,借机按惯例介绍着企业的业绩和宣讲自己的辉煌历史。

            张丽萍接过名片看都没看就放在办公桌上,摆摆手制止在那里胡说八道的刘斌:“我不相信你们这些跑业务人的歌功颂德,没我哥我不会管这件事!”

            刘斌一怔,心想:“这也太厉害了!别牛哄,有机会把你拿了!”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