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毕绥南就算对政事再迟钝,也明白了女婿的担忧。

        他本就对这个南康知府没什么企图,听女婿给了建议,当下说道:“这个没什么问题,我明日就向陛下写奏章。”

        林远志松了一口气,说道:“江南的形势一向错综复杂,陛下又派了几个亲信过去,如今是一潭浑水,咱们万万不能涉足进去。”

        毕绥南深以为然,林紫苏却是说道:“风声传了出去,如今外公再上奏章,怕是已经晚了。”

        林紫苏的这句话无异于一句惊雷,眼见着外公和父亲都看向自己,又补充道:“外公向陛下建言开放海禁,就算外公不去抢他们的位置,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再说,外公一旦推辞,陛下只会以为您不堪大用,怕是也不会再用心维护您。”

        林远志素知自己的女儿对政事颇有见解,问道:“大姐儿,那依你看,此事该如何应对?”

        林紫苏目光炯炯的看着毕绥南,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外公既然提了开放海禁,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做出一番成绩。只要有陛下庇护,想来那帮御史言官也不能拿您怎么样。”

        话虽如此说,朝政风云变幻,林紫苏的猜想,似乎是全部落空了。

        皇帝将参奏毕绥南的奏章压了下去之后,御史们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又纠集了几个朝臣,洋洋洒洒地写了十几份奏章,通过通政使司和都察院递了上去。

        这次不但继续参奏毕绥南私通海匪,还将敦王谢晞捎带了上去。

        说是毕绥南是未来敦王妃的外公,两人对皇帝立储不满,这才内外勾结,意图对太子不利。

        御史们说的笃定,还说谢晞前些日子去了江南,就是想提前在江南布局。

        就在当晚,宫里传出来一个小道消息,太子谢曜去见了皇帝,言道谢晞立身不端,不应该在掺和在和北狄的和谈之中。

        皇帝极其爽快的答应了谢曜的请求。

        双方在和谈的焦点其实也就那几项,没了谢晞的搅合,和谈的进度进行的极快。

        在内阁的建议下,谢曜做了巨大的让步,不过两日的时间,谢曜就和北狄的三王子敲定了和谈的草案。

        大衍和北狄边关停战,结为兄弟之盟。

        大衍责令乌普部落退出北狄,自此之后,北狄也不再入侵大衍,双方休兵罢战,互不侵犯。

        谢曜又以金澜关以北难守易攻为由,潞原境内六城,皆划给北狄。

        双方开放边关互市,促进物资交流。

        在有心人的散播之下,和书上的一些内容迅速流传了出去。

        “北狄常年犯我大衍,却始终屡禁不止。自此之后,北境可高枕无忧矣。”

        “是啊,听说北狄的马匹便宜,我估摸着,日后可以贩些马匹来卖。”

        “官家慧眼识人,太子英明神武,果然是一国储君的风范。”

        当然,谢曜也知道割地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因此对外间说时,不说割让六城的事情,只说是太子殿下仁德,解了边民战乱之苦。

        一时间,朝野内外,对太子皆是交口称赞。

        就连一向对谢曜颇有微词的钱敏中,也没有再说些什么。

        这样的一封和书,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差皇帝的同意。

        “这是太子一力促成的和谈,你们都来说说,到底如何?”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