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四百章 改元宣治,夹带私货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然后再说说自己,宣布一些仁政,大赦天下之类。

    随后昭告天下,就算礼成。

    可今天,冯一博特地抢了侍班官员的活。

    显然,这事没有这么简单。

    “先帝继承大业,殚精竭虑,励精图治,意在尧舜,前太师张公,今太师陈公,常叹先帝未完之遗志,感慨前唐之盛世。”

    这里都还按照流程,开始叙述先帝的功绩。

    提到张松越和陈勤之,百官也只当是悲恸的流程,倒是没有多想。

    可接下来,这份诏书却让满朝文武感觉有些不对劲儿了。

    “大魏以仁孝治天下,朕继承先帝之大业,亦当继承其遗志,致力大魏之盛世,故而再三追寻之下,得知先帝布局多年,有一政未及推行。朕当以先帝遗志为要,以为天下百姓之表率。”

    如果说听到这里,还有人没反应过来。

    那接下来,任谁都能听出这诏书有些偏离流程了。

    “即日起,总括州县之赋役,不计丁口,只量土地,粮毕输于官。”

    若是朝会商讨,百官必然群情激奋。

    所以冯一博筹划良久,就决定将摊丁入亩放在改元的诏书中。

    这个时候除了皇帝,谁也没有发言权。

    等到他们可以说话的时候,改元诏书也已经明发天下了。

    而摊丁入亩的第一步,就是改民收、民解为官收、官解。

    也就是从征收到押运,从原来的乡老、粮长改为官府亲自承办。

    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加强了朝廷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瓦解乡老、粮长等乡绅在百姓之中的地位。

    “取消丁税,摊入田赋,取消徭役,官府聘之。”

    “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

    摊丁入亩的第二步,就是取消丁口税和取消徭役。

    徭役不想去的,可以交钱折抵,想去的也不白干活,官府会给予补偿。

    就连官府缺少的人手,也可以由当地州府用银钱雇佣。

    “凡岁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等,悉数折银上缴。”

    为了大魏的财政和经济发展,冯一博也是煞费苦心。

    岁办就是地方官府每年向朝廷进贡土产的方式。

    派办也类似,是向地方分派,或是派人采买的御用之物。

    总之,就是各处的贡品也,还有库房的东西全部折银走账。

    就连诸藩的贡品也都可以用现银折抵。

    说来说去,就是一条。

    以后所有赋税、徭役、贡品、御用,全都用钱说话。

    “此法宣治元年始,各道御史代朕巡视督导。”

    想要真正落实,就少不了监管。

    而科道言官的存在,本来就有这个责任。

    从都中派人,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只是以后怕是要苦了这些清贵。

    毕竟这个时代的舟车劳顿,可不是有减震的时代能理解的。

    “望天下州府,承先帝遗志,全面推行此仁政,协力致大魏之盛世!”

    “改元之际,大赦天下,天佑大魏,国泰民安。”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太极殿中,文武百官大多都已经懵了。

    说好的改元,怎么变成改革了?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不约而同的看向陈勤之。

    刚刚奏疏里说的明白,传递先帝遗志的就有他一个。

    可陈勤之的背影挺拔,毫无心虚之意。

    有些老臣已经想起当初陈勤之上《谨始十事》。

    可那十事之中,也没有涉及土地的啊?

    难道是张松越这个老不死不甘下野,想出来搞事?

    百官一时各有心思。

    虽然大多数人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很是难受。

    但心思通透的,也不乏支持此事的。

    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反而有化繁为简的作用。

    把田赋和名目繁多的徭役合并征收,折为现银。

    除了稳定财政,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大魏朝廷还有诸多好处。

    无地者无需纳税,让无地农民和商人的自由度更高。

    没了丁税和徭役,也让百姓就业可以更加灵活。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解放生产力。

    而从农业中解放出的一部分生产力,也可以促进雇佣关系的发展。

    雇佣关系得到发展,就会进一步刺激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产关系。

    此外,摊丁入亩对于土地兼并也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多地者多纳税,就是将以前的丁口税转嫁给了乡绅地主。

    而税源和土地绑定,也可以让朝廷的税收更为稳定。

    但话说回来,摊丁入亩最大的好处都是朝廷层面的。

    这个时代的赋税改革,本质当然就是加强王朝统治的工具。

    对于平民百姓的益处十分有限。

    囿于时代的限制,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还是土地。

    所以无论如何改革,也摆脱不了用土地剥削百姓的怪圈,

    尤其是在实施过程中,各种赋税看似摊入田赋。

    实则,百姓的负担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减轻,甚至部分地区可能还会有所增加。

    说白了,政策本身就不是为了造福百姓。

    摊丁入亩可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初期一定会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但其根本目的,还是巩固朝廷的统治。

    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善生产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这一系列的好处对于冯一博来说,这些就已经足够。

    至于对百姓有益的,更进一步的改革。

    只能等生产力有了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念完诏书,满朝文武无不色变。

    可正如冯一博所想的那样。

    即使一个个脸都憋紫了,也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发言。

    皇帝举行大型活动,你敢当场打脸?

    十恶中的“大不敬”就专门为你准备的!

    即使法不责众,也可以治首倡者的罪。

    冯一博倒是要看看,谁敢第一个跳出来,做这个出头鸟。

    可让他失望的是,直到诏书宣读完毕,开始皇帝赐宴,这个出头鸟也没有出现。

    文武百官也不傻。

    摊丁入亩虽然对乡绅地主,还有他们这些达官贵人很不友好,但也不至于要了他们的命。

    正因如此,终究没人冒着生命危险在此时反对。

    就这样,新年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结束了。

    然而冯一博明白,这不过只是个开始。

    宣治元年的第一次朝会之前,反对新政的奏疏会如雪片一般被送入宫里。

    【本卷完】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