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一品权相 > 第94章 应对问答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杨咏石,在这里无需多礼。”贾绍民微笑着说,“今天,巫家小幺儿没跟过来?”

    “小六也在苦读。”杨继业听得出来,这时候,给巫小陆美言几句,说不定下次科考,他的童生功名就拿到了,“巫家长辈,对小六学业进步迟缓,有些不悦,禁足攻读,也是要准备秋试。”

    “苦读好,才学都是苦中来。”

    “是啊,古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六的进步也很大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道理啊。”贾绍民一呆,显然对这句话很惊讶,是第一次听到。杨继业也不知这句话出自哪里,即使在宋朝以前就有了这样的诗句,可前世的历史和如今的历史,也不见得重复。(诗句出自:《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杨继业自然不会再去纠结这样的话,“县尊大人,柳河风波,完全得大人处置得当,黎民百姓,免于兵灾祸患。是大人您积福于柳河,想来,秋后也该高升了吧。”

    贾绍民也没想到一个少年秀才,会聊到这样的问题,不知是不是右丞相递过来的话,想看看他的态度?

    对于官员的升迁,秀才们不会多关心的。贾绍民说,“柳河风波,能够如此顺利平息下来,那是文昭帝皇福泽万民,王府之力、驻军战功、右丞相坐镇力压群邪,下官适逢其会,坐一点点职分之事,不值一提啊。

    下官为柳河县令,自当奋勇,力虽薄,不辞生死之心也是该当如此的。至于升迁之事,可不敢去琢磨。”

    “县尊大人德才兼备,柳河万众肯定舍不得大人您高升。”杨继业笑着说。

    “杨咏石这话,下官可不敢当。造福一方,该是县令的本分,下官到柳河来,德政不彰,心里万分惭愧。今后,当时时谨记在心,不敢或忘。”

    “县尊大人,小六这段时间跟在我身边,他苦读之余,也曾问过我。他的学业欠缺在哪处。我才薄学浅,无以回应。学生可请教大人吗?”

    到这时候,给贾绍民一点事情做,施恩于己,施恩于巫家寨,实际上也是拉近彼此关系的手段。

    贾绍民也没想到杨继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神态一滞,随后却放松了,说,“杨咏石,你这是……巫家小幺的学业,得问问夫子才有定论。不过,找个时间让他来县衙,我考考他吧。”

    “谢大人,小六得知,一定很开心,也会心存惕惕。”杨继业笑着说,贾绍民给出这样的答复,实际上等于许诺了某些事。

    贾绍民也笑笑,实际上,县里这边每一些年,都会将功名名额给熟蛮一族,作为对熟蛮的笼络之策,对他们的实际学识并不太重视。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