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家族婚恋 > 第四十八章 好水好人好风光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取个这样的题目,我有点大言不惭了。我的家乡不是风景名胜区,但也不像歌词里唱的: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改革开放后,家乡一直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九十年代的邵阳农村,农民都普遍种双季稻。正读初中的我们都会在农忙季节下田帮忙插秧收谷。

            我自以为自己栽田的水平已很不错了,可惜那年老师选学生去帮忙栽田居然没有选我,想想都不高兴。

            事情是这样的,小学要毕业会考了,老师忙着帮我们总复习,但农忙也不可以落下。那时我们的老师大多数家里都有责任田,不种田就靠着那微薄的工资怎么养活一家大小?老师打量了一下已接近成人身高的我们,决定让我们抽一天时间去他们家帮忙栽田。同学们都欣然接受这个建议,一个个都高兴的跟着老师从学校出发了。

            先去语文老师家,老师姓刘,跟我是邻村。老师家种田就像走亲戚一样的远距离,他家的田居然在我家对面的四季山的那一边。老师村的人口众多,村在狭长的山谷里,也怪不得种田有那么远。

            语文老师的田种完了,又要去数学老师家帮忙。数学老师是我们的校长,家离学校较远,就不安排全班同学都去,只选部分同学去,结果我落选了,为这事我还不高兴好几天。

            我们在田里的表现老师都看在眼里,我会拔秧会栽田但不会捆秧苗,学来学去总不是那回事。没选上就没选上吧,老师又没有否定我们这些没被选上的学生,没什么大不了的。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最后还是学会了捆秧苗,外出帮忙干农活的机会也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增多。我去过村里的两个姨母家帮过忙,也去过二姑妈家帮过忙,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跟旺娣去她姨奶奶家栽田的那些日子。

            我村东面的邻村村民很勤劳,在我村接壤的荒山上种了茶树。小时候,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总会去邻村的茶山采些茶叶回来,让外婆加工一下再泡水喝。

            这座山也是放牛的好去处,很多时候我们这群小娃娃都相约在这里放牛。站在山巅放眼望去,东方的天际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座飘着云雾的大山,我问长辈们那是什么山,他们告诉我那是一座名山,山上有庙宇,每年都有许多香客去那里烧香拜佛。

            山,好高的山,这么远都看得到。其实再走几里的路,就有一口好井,如果你去了那个地方,你会忍不住赞叹:水,好清澈的水,居然有这么大一股清泉流出来。

            这口井就在旺娣姨奶奶家的村口处。我已不记得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离我二姑妈家只有两三里的路程了。

            大多数时候都跟旺娣玩在一起,她家的亲戚我慢慢地知道个大概。旺娣的外婆已不年轻了,但她外婆的亲妹妹还很年轻,她的小女儿比我们还小。

            我也有个姨奶奶,是我奶奶的亲妹妹。她住在市里,后来我去市里读书,去她那里去得比较少,我嫌她身上戾气较重。

            旺娣母亲已故,家境不怎么好,嫌贫爱富的亲戚一般是不怎么想登门。旺娣的亲戚们几乎都很好,都比较照顾这个没娘的孩子,才有了前后两次我陪旺娣去她姨奶奶家帮忙栽田的故事。

            井,每个村都有,九十年代的农村几乎没有几户装了自来水,引用水都靠肩挑才能到家。

            我家旁边的山沟深处也有一口井,小半个院子里的人都到这里来挑水,僻静的住处才显得没那么冷清。

            旺娣姨奶奶那里的那口井,比我家挖的那口井要好的多。井是用石块和水泥垒成,不像我家的井是用锄头挖成的,汲水的地方垒几块石板,就算是井了。

            这口井的水流量很大,井的一面弄出一个小渠道,一股清泉源源不断的向外流着,听说就算是碰到干旱都没断流过。这地下水资源可真丰富,比我家的那口井要强多了。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