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历史转折中的宰予(4K2)
    最新网址:www.ppxs.net

    宰予听到夫子被围,终于再也憋不住了。

        他来到鲁侯面前,正想要请命,然而鲁侯却已经率先开口道。

        “大夫之策,寡人已经明了。

        只不过寡人听说:古时的谋臣,经常说‘君王不能听从我的教导’。现在的谋臣,秉承着君王的意志,让君王能够亲近他们。

        虽说这样,但是军国大事还是应该请教德高望重的老臣的想法,才不会失误。

        从前秦穆公为了招揽贤士,曾作下《秦誓》。

        其中有言: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

        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臣,体力已经衰退,但我还是信任他们。强壮勇猛的武士,射箭和驾车都不错,我却还是不能够立即任用。

        请您速速率军解救孔夫子,寡人愿意在听从了他的意见后做出选择。”

        宰予听到这话,也没空与鲁侯多分辩了,眼下还是先把夫子捞出来要紧。

        他俯身领命道:“敬受君命。”

        语罢,他便留下颜回等人侍候鲁侯登车,随后便火急火燎的带着申枨他们朝着宫门一路驾车狂奔。

        反正迟早得往外突围,阳虎手底下人这么多,他能撕开一道口子就不错了。

        如果到时候扯开的口子通往南方,鲁侯难道还有资格挑肥拣瘦的?

        宰予站在车上,一边准备着马上就要用到的长戈箭矢,一边询问着担纲御者的子贡。

        “宫门外聚拢了多少阳氏士卒?”

        子贡扬起马鞭,一面催促着乘马加速,一面应道:“应当有两到三旅。”

        宰予听到这里,立刻开始估算起了阳虎手中剩下的军力。

        曲阜上军共有十五旅,叔孙辄带了三旅去攻打叔孙州仇,叔孙志带了三旅驻扎棘下,此时又有三旅攻打公宫,公鉏极则带了两个旅去了北门,而公山不狃与子路又各自策反了一个上军旅。

        也就是说,上军十五旅,目前只有十三个旅露了面,那剩下两个旅哪里去了?

        宰予回忆了一下他从阳虎那里得知的叛乱计划,忽然发现自己漏了一个人。

        季寤这小子怎么直到现在都没出现呢?

        他跑哪儿去了?

        莫非他是阳虎的奇兵?

        宰予心中顿生狐疑。

        ……

        其实不止宰予在找季寤,此时正在攻打公宫的阳虎,同样在找季寤。

        他怒声骂道:“子寐何在!子寐何在!”

        按照他的计划,季寤应该在东市集结军队,在蒲圃生变后,应当立刻率军控制住曲阜公宫。

        可阳虎之前去东市,没碰见季寤,反倒一头撞上了老朋友公山不狃。

        那时,阳虎还以为季寤是发现计划有变,所以便不等他发号施令,直接带人去围公宫了。

        谁成想,到了公宫,还是不见季寤的人影。

        而原本应该由他率领的三个上军旅,有一部分被公山不狃成功策反,剩下的则连影子都没看到。

        季寤在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这让阳虎怎能不恨?

        然而此时他也顾不上去找季寤了,因为眼下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阳虎望着前方那辆横冲直撞的马车,以及站在车上手持竹枪四面冲杀的魁梧黑汉,只觉得今天这个反造的是真晦气。

        前方来人,正是天下闻名的知礼之士——孔丘,孔仲尼。

        孔子原本打算直接驱车赶往公宫,带着鲁侯暂离曲阜避难。

        可车跑到半路,却突然发现城东冒烟。

        这时候,就算傻子也知道,肯定是阳虎提前发难了。

        而阳虎在发动叛乱后,必定会带兵前往公宫。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孔子当机立断,决定放弃直奔公宫的方案,开始就地召集国人,打算带着他们去抢救鲁侯。

        在鲁国愿意为鲁侯拼命的人不算太多,但愿意响应孔子号召的却还是有一些的。

        在这种紧要关头,孔子多年来在曲阜教书育人积攒下的人脉发挥了救命的作用。

        不少孔子昔日的学生或带皮甲、或拿戈矛、或持长弓追随在他的身后。

        这支队伍刚开始时还不显眼,可等到了公宫的时候,已经形成了百人的规模。

        论数量,百人虽多,但却无法与阳虎手下的三旅相提并论。

        但论质量,这百人,因为接受过夫子的教导,按君子六艺的标准磨炼自身,所以或多或少都习练过射、御之道。

        再加上他们又占据了国家大义,所以甚至于战斗意志都要胜过上军一头。

        身高九尺的夫子往车上一站,就好像堆了座山一样。

        孔鲤驾车绕着上军战阵边缘冲过,孔子眼疾手快一枪扫过,上军甲士顿时被掀翻一片,孔子手中的竹枪也应声而断。

        而追随他而来的曲阜国人则立刻顺着战阵缺口冲了进去,一时之间,公宫外乱战一团。

        阳虎见状,拿起身边的宝弓,抬起手瞄准孔子想要放箭,可弓弦已经拉开,他却迟迟没有撒开。

        他的心中还残存了一缕劝降孔子的希望。

        阳虎高声喊道:“仲尼!你难道忘了吗?你之所以能够入仕为官,全都是因为我向国君举荐。然而你现在却引兵攻打我,难道这就是你报答恩人的方法吗!”

        孔子听到这话,只是将手中折断的竹枪往外一扔,随后合起大袖,向阳虎俯身作揖道。

        “丘听闻: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阳子为国荐贤,此乃仁德之举。

        您向国君举荐我担任小宗伯的职务,掌管公室的服饰、礼仪、祭祀。

        丘私下以为,您之所以认为我能担任这个职务,就是因为您看重我能够一心为公室尽力,不谋私利,能行王道,时刻小心谨慎,不敢产生丝毫懈怠的品格。

        《书》中有云: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不偏袒不结党,王者的道路是真正坦荡的。

        这说的就是天下至公的道理,古时能够践行这条王道之路的,就是帝尧了。

        他贵为天子,坐拥天下,可是一旦得到了舜,就立刻把帝位传给了他,而不是私下传给自己的子孙。

        他放弃天下就好像放弃破烂的草鞋一样,践行王道的人对待天下尚且如此,何况那些比天下更细小的事务呢?

        自己如此做,使别人跟着效仿,使得所有百姓爱戴,后世的子孙尊奉,这是人君的大公。

        而为人臣的大公,则表现在处理公务时不考虑私利,在办公地方不谈生财之道,执行国家法令时不袒护自己的亲戚,为国家举荐贤能时不躲避自己的仇敌。

        上忠于君,下仁于民,推行恕道,不结党营私,不朋比为奸,在这一点上做的最好的就是伊尹和太公望了。

        他们的声名所以能显赫后世,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啊!

        阳子您能够不计较早年与我的仇怨,将我举荐给国君,这便是表现了您身为人臣的大公了。

    最新网址:www.p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