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从宣布计件工资开始,当天的拆件效率就翻了一倍。等到一个星期以后,工人们都结成了固定的小组之后,这个效率更是在翻了一倍的基础上,再翻一倍。

    为此,DLBN公司还专门为侯大林开了一场酒会,赞扬他是一个伟大的工厂管理者。

    侯大林汗颜无比,他有什么伟大的?伟大的是那些劳动人民。

    不过生产效率提高了,二手零部件的数量也爆炸式的增长,迎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支付的薪水也变快了。

    公司账面上的资金开始变得紧张,巴恩给侯大林做了预警,如果不再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完成修车队伍的建设,创造更多的收入的话,公司很可能被那些拆车工人给拆垮的。

    修车的人手已经就位了,这个时候正在外聘的那些本地汽车工程师们的带领下,按部就班的学习着修车知识。

    不过这些工人要学习也不容易,第一个语言关就是个极大的障碍。再加上学习期间是没有收入的,而拆车工人那边的“高薪”可是把这些人给馋坏了。

    侯大林当然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不过想要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能力,靠钱是不行的。

    于是侯大林就开始想一些变通的方法,那就是流程的标准化和专业化。

    把所有人都培养成专业的维修工,那不现实。时间也不允许他这么做。那怎么办呢?侯大林就开始把这些人分组,不同的组学习不同的品牌车的拆装流程。语言不通?没关系,上翻译!

    侯大林请来了十几个翻译,还雇佣了专业的拍摄团队,让工程师把拆装的步骤详细的拍摄下来,做成录影带。配合翻译,工人们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反复的观看学习某种品牌车的拆装流程。

    这还不算,侯大林又让工程师们制定表格,把拆装的每个步骤都形成顺序记录下来。翻译把这些东西做成中文的发给工人,这样一来,再工人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对照表格,一步一步的来进行操作了。

    这套流程下来,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修理厂的这百八十号人就已经能够胜任初步的工作了。

    只是检查问题这个工作不太行,这也没关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本地的工程师只负责检查车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在表格上打钩。这张表格就会被贴在这辆车上,然后这辆车再被送来修理厂,现场的工人,根据工程师打的勾,对车辆进行更换零件的工作。

    一切都要流程化!侯大林甚至把检查车辆的流程单,发放到合作的二手车商手里,由他们雇佣工程师来做这项工作。因为他们就是收车的人,如果连车子有什么问题都搞不定,那还收什么车?

    如此一来,侯大林这边需要的专业工程师就更少了,他们只需要检查接受过来的车辆,贴的表格是否和车辆的状况相符就行了。

    不相符的就上报,说明问题给送车过来的二手车商,愿意修就安照这边的改,不愿意修就拉回去或者卖废品,这里废品也是收的。

    又是两个月,侯大林的DLBN公司,彻底的走上了正轨。几乎整个巴尔的摩地区的二手车生意,都开始进入侯大林的体系之内。

    不进入不行啊,不进入进来,他们根本就没有竞争力,迟早会被别人给挤垮的。

    随着侯大林的一番操作下来,DLBN公司的管理模式,迅速发挥了作用,使得侯大林的收入也以几何数值的增加起来。

    银行是最敏感的了,随着DLBN公司短短的时间就开始盈利,他的管理模式和生意模式,迅速就进入了他们的法眼。

    再加上巴恩这个金融领域的从业者,是这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DLBN公司迅速就开始在银行和投资界走红起来。

    要求侯大林上市的呼声越来越高,你得上市啊,你不上市,大家怎么从你身上赚钱呢?

    侯大林如今感觉无所谓,如今标准化的流程已经越来越完善了,只要有了充足的资金,随时可以开设第二家,第三家这样的工厂。很难讲,到最后他的DLBN会不会成为整个合众国最大的二手车拆解和维修中心。

    等到七零年年底的时候,DLBN终于在巴恩所领导的金融团队的带领下,走进了纽交所。

    很多银行和投资机构都很看好这家跟其他公司比起来,很不起眼的小公司。很多时候,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你的规模,更关注的是你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前景。

    上市以后,DLBN很快就开了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这样的工厂,由于侯大林搞出来的标准化流程,这些工厂很快就形成了造血能力,在新的一年里,给侯大林提供了足够的资金。

    等到了七一年的下半年,侯大林已经没啥事儿要做了。DLBN的总部设在巴尔的摩,侯大林的家也安在了这里。就在他原本的那个二手车行。如今这里依然是一个二手车行,每天都进行着二手车的买卖。

    只不过他只有这一家店,而不是像其他最先跟他展开合作的那些二手车行的老板那样,借着DLBN的东风,迅速跟进,到每个设厂的地方,开办自己新的二手车买卖公司。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