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 第三百九十二章,专利和无人机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另外一种模式自然是超级充电桩了,充电速度那叫一个快。

    最多十分钟内就可以充满百分之八十的电,而这个时间,也只是上个厕所抽根烟的时间罢了。

    “真的?”

    王常武、王平安和顾海山三人都大吃一惊:这个充电桩技术,可以有啊。

    因为如此一来,几乎是解决了纯电车大部分硬伤。

    周济民点点头,道:

    “这是肯定的,其实,除了跟你们说这些,我还想再成立一个普通的实验室,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

    “顾主任,绿洲新城这边的燃油车污染还是太严重了,如果全部换成电动车的话,这件事将会得到彻底的解决的。”

    “为什么?”

    顾海山更加疑惑了,继续问道,“难道电动车就没有任何尾气排行么?”

    “哈哈,那肯定了!”

    对于这一点,周济民当然是非常自信的,他亲自测试过的,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那周教授,我们什么时候建立生产线?”顾海山闻言,却直接询问建立工厂的事儿。

    实验室、工厂这些,全都可以安排。

    如果整座新城都由这些电动车覆盖,那还真的如同周济民所说,零排放,且能耗减少。

    这些都是大功绩啊,所以他必须牢牢把握住。

    在绿洲新城这边,没人敢虚报科研技术成果,因为这里可是有不少厉害的科研工作者,谁特么敢这样做?

    “当然是越快越好了,喏,计划书这些,我已经写好了。”

    周济民直接甩出去两份厚厚的计划书,笑着说道:

    “顾主任,实验室和工厂这些事儿,就劳烦您多操心了。”

    他是没有多少时间来处理这些事情的,对于这些事儿,自然是能免则免。

    然而,顾海山却是摇头道:

    “周教授,这事儿我可办不了啊,你可是这方面的技术专家,相关工作肯定是需要您亲自交代好才行......”

    “计划书上面都写清楚了,照着办就对了。”

    绿洲新城在技术创新发明方面的规定,那就是有了技术之后,需要第一时间提交专利局进行审核审批。

    一旦核实确定了该专利是最新的创新发明之后,便会下发盖了章的回复批文和相关证明材料。

    而在专利保护期间,该专利发明在新城,乃至是全世界产生了收益,那么利润的百分之五都会给予给到发明者。

    如此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合乎常理,对很多科学家的创造积极性也无法提升太多。

    可是要明白,发明创造之后,如果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很多事情都不需要科学家操心了。

    真的就是坐享其成。

    更何况,新城内的所有实验室,都归新城所有。

    并且每一项发明创造,除了利润的百分之八用于税收之外,还有百分之三十五上交给到新城管理层,除此之外,才是归工厂集体所有。

    新城管理层为什么要拿走利润的百分之三十?

    自然是为了新城的发展啊,公共设施改造、沙漠绿地改造等等,哪些不需要钱?

    楼兰古迹核电厂那边,除了周济民之前建设出来的第一个核电厂,以及他自己后续建立用于超级锂空电池充电的核电厂之外,这几年下来,陆陆续续又建了好几个核电厂。

    毕竟新城和小镇两个地方都在逐步扩大,对能源的消耗,一直都非常大。

    新城的航天工程项目,也是最为烧钱的项目,并且,截至目前,航天工程并没有产生任何效益。

    换句话说,现如今的航天工程项目,几乎都是整个新城在供养着。

    还有就是新城绿地改造项目、新城的公共医院、加油站等等,很多看似平凡普通的福利,好像理所应当,其实不然。

    很多项目,都是由新城内提供或者承担了大部分费用,要不然,那么多西瓜、荔枝、龙眼、芒果、火龙果、车厘子等等水果,为什么会那么便宜?

    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免费赠送?

    最为重要的是,整个新城的所有孩子享受教育,都是免费的。

    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全都是免费的。

    大学的话,不仅仅免费,而且还有最基本的工资。

    所以,新城拿走利润的百分之三十五,并没有什么不妥。

    当然了,整座新城都那么多免费项目了,是不是基本上不需要花钱了?

    那肯定不是了,很多娱乐项目、汽车商品等,都是需要自己掏钱购买的。

    不过还好,这些都不会很贵,反正大家都相对来说,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享受并不会太差。

    除了现如今并没有开通允许大家离开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带的航班之外,已经陆续开通了前往昆仑山脚下的航班和直行高速公路。

    高铁的话,目前是还没有规划当中的,毕竟暂时并不需要。

    顾海山拿着计划书离开了,周济民则是开开心心地继续搞科研了。

    王平安他们这边速度最快,部队这边很快就批复了此事。

    这也不是部队跟新城第一次合作了,所以尝到甜头的部队,当然非常希望合作了。

    在军方派出来的领导和科学家们一起检查过周济民的技术方案之后,双方很快就敲定了所有细节,然后开始建设实验室。

    只不过,这实验室马虎不得,前后需要一个月才能进建立起来。

    部队这边已经先抽调出上百名科研工作者来到绿洲新城,由顾海山安排了一处独立实验楼先进行前期的理论工作。

    就这样,周济民每隔两到三天的时间,都会找这些科研工作者进行头脑风暴一番。

    还别说,这些人的脑袋是真的好使,给他带了不少灵感。

    在实验室建好之后不到半个月,周济民已经在空间里成功把电驱动引擎推进到了六百公里每小时。

    可这样的速度,距离周济民的航天梦,还是很遥远。

    几个月过去了,现如今终于到了紧要关头,周济民就还差一点点,就可以完成实验,然后把引擎推进到一千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周教授,我们可以稍微降低一下稳定性么?”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