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 第四百一十八章,两大天才的心历路程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给地震研究所的众人上完课之后,周济民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更多的研究办法。

    首先招人是肯定的,并且还得是各类尖端技术人才,要不然支撑不起这个研发工作。

    比如电离层探测器,比如卫星图像等等,这些东西,一般人估计都看不懂,更别说要分析出其中的变化了。

    除此之外,同时也需要跟跟很多部门打交道,搞好关系。

    更要收集更多的实际数据,比如一些地震多发地带,必定要去这些地方躲走访、询问。

    只是,现如今的绿洲新城,恐怕没那么容易出去。

    想要申请外出,那么需要在部队的陪同下才可以。

    因为绿洲新城的科研工作者,全都是宝贝疙瘩,少一个都不行。

    新城内的刘文典、杨士魁跟何杰几人,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沮丧之后,终于重新振作起来,找寻其他方向。

    就像是刘文典,他之前为了加入研究所,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现如今,他想要从之前的物理学理论研究室转入新城大学地震研究所,难度系数就很大了。

    一个是搞理论研究的,一个是搞前沿科技研发工作的,二者之间的实力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在整个绿洲新城,理论研究所,没有一千,八百多所是绝对有的。

    相反,前沿科技研发的研究所,就少了很多。

    更何况二者之间的实力差距和人才待遇等各方面,也是天差地别。

    刘文典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是在进入绿洲新城满一周年的时候,进入了地震研究所。

    因此,这会儿,正在跟众多教授他们聊天的周济民,自然也是注意到了刘文典此人。

    介于地震研究所可以申请离开绿洲新城这一点,刘文典肯定是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这个消息,所以才会申请来到这个研究所吧?

    要不然,一个物理学天才,没事儿跑这个研究所来干嘛?

    不过,周济民也不怕对方离开绿洲新城之后,会使出什么幺蛾子。

    反正现如今绿洲新城的极轨卫星系统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全球都在此系统的监控之下,根本不怕刘文典会掀起什么风浪。

    当然了,即便是对方成功拿到卫星通讯设备,想要通过白头鹰那边的卫星系统来联系外界,那也是做不到的。

    离开地震研究所之后,周济民找到了顾海山。

    “顾同志,这个叫刘文典,过段时间,他可能会离开绿洲新城,此人肯定会通过自制的卫星通讯设备联系外界,你安排好人员,给我盯住他。”

    “啊?熊猫同志,要不我们直接把他拿下来?”

    顾海山闻言,直接想要从根源上切断刘文典对外联系的可能。

    周济民却摇摇头,道:

    “不要这么急,我想放长线钓大鱼,刘文典本身就是一个天才,其父母家人都是哈佛、耶鲁等顶尖学府的教授或者科学家,甚至刘文典的爷爷还是诺贝尔奖的最有力竞争者.....”

    “如此厉害的人才,恰好是我们绿洲新城急缺的,所以我们不要急....”

    刘文典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天才,仅仅只是绿洲新城本身的相关限制,便让刘文典付出了好几篇颇有价值的论文。

    这些论文,放到外界,也足够让刘文典成为各大实验室争相抢夺的人才。

    此人本身就是麻省、哈佛等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等方面的尖端人才,也是很多尖端前沿科技最为重视的人才。

    比如量子物理这一块,对于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也是有着极大的作用的。

    面对这样的人才,周济民也忍不住多了些耐心,所以才没有急着出手。

    如可以把刘文典的父母亲人全都带过来绿洲新城,那么对绿洲新城来说,绝对是非常不错的事儿。

    在很多尖端领域,特别是数学、物理等方面,科学家的年龄一旦进入四五十岁开始,科研实力就会大打折扣。

    毕竟他们已经无法像二三十年岁的时候,天天拼命熬夜搞科研了。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刘文典的爷爷奶奶这一辈,即便来到绿洲新城,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其实不然。

    绿洲新城不仅仅有张飞和陈宇戈这两大神医坐镇,更是有周济民这个逆天的挂比在。

    因此,只要刘文典他家人来到绿洲新城,周济民绝对会出手帮忙调理好这些人的身体。

    不说让他们返老还童,起码会让他们恢复身体机能到三四十岁的样子,周济民自信还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顾海山听罢周济民的话,便知道对方已经做好了相关准备,只好不再劝说。

    绿洲新城的大大小小事务,看似在顾海山的管理之下,实际上,很多决定性方面的决策,都是周济民来拍板的。

    定下关于刘文典的处理方案之后,周济民又去了重型运输直升机的研究所。

    “同志们,不能再拖了,现在已经快九月份了,抓紧时间吧!”

    周济民觉得,如果再搞不出来的话,他就只能开挂了。

    就是不知道白头鹰那边现在到底生产了多少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如果多的话,去借几架回来应应急,应该没问题吧?

    当然,这样的想法,也只是想法,周济民可不想去招惹对方。

    接下来一段时间,周济民并没有离开运输直升机的研究所,而是带领他们全力以赴地搞研发工作。

    时间进入九月中旬,在周济民开挂之下,直升机出来了,可以开始进行测试了。

    一年多的时间,到最后,还是周济民拿出众多技术产品,这才把这件事给解决了。

    比如直升机的螺旋桨和发动机,这俩玩意儿都是周济民直接提供技术设备的。

    这架重型运输直升机搭配的是两台涡轮轴发动机,可爆发一点三万匹马力,相当于黑鹰直升机的四倍还要多。

    “各位领导请看这里,位于前面的发动机.....”

    绿洲新城的试飞基地,研究所的负责人之一颜福庆在给京城来的几位领导介绍着直升机的相关技术。

    “前部首先会吸入大量空气,压缩机会将空气逐级压缩到最小体积,活塞点火并与燃料充分混合后,高能的气体推动涡轮机。”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