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门阀掘墓人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帝都风云(二)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塔读&小

    吏部衙门,现在改名为大炎帝国组织部驻地,帝都北城区洪桐巷里最靠近东面的那座高门大院里,一群官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其中最为忙碌的应该就是原来的考功司郎中,现在的审查司司长陶学知了。看书溂

    作为执行京察最为关键的官员,负责考核所有官员功绩与得失的审计司司长陶学知早早的就住进了吏部大院里,吏部也就是现在的组织部其他官员可以上元节之后才住进来,他是过完初五,就悄悄的住了进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虽然吏部最大的还是尚书赵朝阳,但是赵尚书的地位太高了,高上天上去,人家是赵家家主,当朝一品辅政大臣,帝国公爵,那是一般人等敢去求见的吗?估计你连赵家的家门都进不去。

    相对于去找赵朝阳,五品官的陶学知就相对容易一些,而且他作为一司的主官对五品以下的官员可以说是一眼定生死,所以他家的门槛早就被那些官职不太大的人团团围住了,但是陶学知也有苦衷,这些同僚自己可不敢得罪,但是要是承诺什么,他也没这个权利,所以早早地就搬进了组织部的大院里,多清净去了,这样其他的同僚也说不得他什么。

    今天已经是京察的第五天,陶学知早就埋在了厚厚的案牍里,聚精会神地看着,今年的官僚体系改革,自己作为最先被确定下来的一批官员,自然要更加卖力地表现,加上陶学知也是非常有能力的官员,赵尚书已经说过,这一次京察之后,就会放自己到地方上做一任省长,而且是江南富庶的省,这让陶学知更加卖力地工作了。

    审查司办公楼大厅的挂钟的指针已经指向了十二点,司里的吏员看了一眼大厅最里面那间办公室,虚掩房门里的司长还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案卷,他们作为下属也不敢离开,尽管肚子已经咕咕咕地叫得厉害。

    陶学知准备查看完最后两份官员的材料后就去吃饭,陶学知审查的官员材料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官员的履历、政绩以及主官对他的评价,另一个就是评议表,这个评议表是本部门的同僚对这名官员的工作能力、品德操守的评价,而且是匿名评价,这个评议表是自己单独填写,然后自己密封然后投送到组织部的。

    这样的方法就可以杜绝很多人情分,或者是迫于压力不能给予考评本人一个公正的评价。

    现在这种方式就算是部门的主官也无法知道每个人的评价表里到底写了什么,他们只能去猜测,但是无法知道谁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

    陶学知作为审查司的主官,责任非常重大,他是要将所有官员的考评还有评价表进行汇总,然后给出一个初步的意见,再呈报给赵尚书进行最后的评定。

    讨论群五六37四三陆七伍

    虽然官员的初步意见都是有往日的案例可以遵循,但是她给出的意见却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就在他的一念之间,决定了一个官员的仕途是一路畅通,还是就此陨落。

    比如年纪还有疾病这两项,既可以是一个官员这几年政绩不好的遮羞布,也可以说是这名官员能力退步或者说是潜力已经耗尽的作证,就看他如果去填写了。

    再比如刑部侦缉司主事安永寿,这人平日里办事不徇私情,秉公执法,因为太过于耿直,所有被自己的上官讨厌。

    结果他的上司对他的评价就是,能力不足、莽撞武断,断案不清,全都是一些主观的评价。虽然陶学知明知道他是无辜的,但是赵尚书有意无意地提到过这人还需要多加历练,他就明白这个人的前途渺茫,但是出于自己本心,只能在意见里写上建议外调地方,自己只能尽可能地维护一下。

    再比如赵家的直系赵安,他在户部是出了名的二世祖,平日里不学无术,飞扬跋扈,克扣贪污即有耳闻,但是他是赵家子弟,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予一个称职的评价。

    这两人工作能力、风评一个天一个地,但是一个是世家子弟,一个是寒门出身,他们的最终在礼部的京察里的最终评断确实大相径庭,不能不说审计司司长这个职务在京察的时候可能会比一个二品的郎中的权利还有大。

    作为赵尚书最为器重的部下,他的一切行动都要是要自己上司的意思。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