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道北小黑 > 罪犯是蛰伏三个月才突然出击?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担当区民警受训,田原家属神态自若。

            预审员闫帆得知嫌疑人包括堂弟,他仍然受到王春林的信任。

            在整个破案过程中,六号所民警段崇先是个时不时牵涉到的人物。倘若没有这件大案,这位模范民警可能很快会得到提升。凭着他的才干、他的工作态度,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番平凡但不简单的成绩是不成问题的。他并不比处于相同位置的许多别的民警差,只是有一名特殊罪犯住在他的辖区。

            1月15日傍晚6点35分,当他走到指挥部会议室时,就发现气氛有些异样,这是从几双熟悉的眼睛中透出的不熟悉的目光里感觉到的。  王春林把他、郝所长和预审科的闫帆引到一个前额开阔,两肩微耸、坐在醒目位置的中年人面前,作了介绍,他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省公安厅主管刑侦的副厅长张昕枫。可惜初次见面是在这种情境下。

            坐下后,郝所长先将六号地区摸底的情况作了汇报。摸底是从1月30日上午开始布置的,交代了案情和当时掌握的作案人数、案犯特征。派出所9个人全部出动,南山分局的干部30多人也集中在六号所协助工作。

            张昕枫问:“谁负责28委的摸查?”段崇先心里一沉,答道:“是我。”张昕枫锐利的目光便盯住了他:“你摸上可疑人了吗?”  段崇先点头称是,说他提出过5个可疑人,包括一家姓田的三兄弟:田原、田力、田雨,以及吴清明和赵北平。其中赵北平摸查时去了长春,现在已经回来,查否。

            张副厅长问:“你认识田原吗?”段崇先回答:“认识。”

            “你看11号尸体的照片上是田原吗?”

            “不像。”

            “田原有假牙吗?”“没反映上来。”

            “田原的胳膊上刺有龙文身吗?”

            “不太掌握。”

            “检举中反映田原有假牙,你知道吗?”

            “不知道,没接到信息反馈。”

            张副厅长拍桌怒道:“你什么都不知道,片警怎么当的?”段崇先脸上有些变色,嗫嚅着没有说上话来。实际上,段崇先对田家的情况是比较注意的。田原的父亲是南山矿退休工人,叫田玉山,平时很老实,不太出门,也不大过问家里事。母亲杨莲秀,家庭妇女,比较泼辣,在街道上还作了个小组长。段崇先下街道,常到田家坐坐,从杨莲秀那里了解些组里居民的事情。遇到有案子,这位积极的小组长还提供些线索,总之,彼此关系不错。

            田家4个儿子,长成了4条汉子,最小的田宾也满了二十。4条汉子都没结婚,也都没工作,又都没发财。所以家境不会怎么样。老大田力据说跑到内蒙去了,音讯皆无;老二田原去南韩打工,也走了好几个月;老三田雨、老四田宾在家,田雨初二那天和母亲一道出门串亲戚去了,至今未归。因为田家生活来源不充裕,段崇先常教育几个兄弟遵纪守法,言下之意是告诫他们不要打主意谋取不义之财,几兄弟都点头答应。其实田家兄弟在当地没有闹过什么大事,1993年,田家开过一个小吃部,很简陋,段崇先还去看过,这小吃部没多长时间就赔黄了。

            摸查中,段崇先没有放过田氏兄弟。老大去了外地,不能面见本人;老二去了南韩,也不能面见本人。老三案发后虽然还在鹤岗,

            但初二就离家出走,有让人不放心的地方。所以把三个人都作为疑人提了出来。在碰头会上,大家提出的怀疑对象被一批批筛下去,以便突出重点怀疑对象,当讨论到田家兄弟时,段崇先先始终不肯松口,不肯将他们排除,而又无法证明他们做过什么。

            关于相片和假牙,段崇先事后为自己辩护说,“围绕田家在摸底工作的几天中曾去六次,通过看照片、查假牙、查假发、发通告我多次询问田家及左右邻居。同田家相住十七年的赵xx妻子、赵xx的儿子赵xx赵xx(同田家兄弟年龄相近)、田xx等都没反应出田家哥们儿有镶假牙的。”

            他拿出无名尸面部照片照片给周围群众看,群众中也没有人说像田原的。田原身上有文身,段崇先是不了解的、周围群众却了解。段崇先为自己辩护说,文身特征是后来才提供出的,如果这个特征及早发现,他通过在田家周围的工作是可以调查出来的。  治安民警对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重点人口和边缘人口,应该做到“四知”,即知姓名、知绰号、知住址、知体貌特征。从这个硬性要求来看,段崇先还是无法脱去责任。

            张昕机发火不单单冲着段崇先。在公安看来,派出所的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保障。  以往,侦查破案首先要靠派出所平时对情况的掌握,派出所的工作包罗万象,十分繁杂,如果不能很好地摆正这些工作之间的关系,就会失去基层工作的意义。近几年,有的基层派出所存在着“重率轻效”的问题,只强调民警对管内的人口达到“四知”和“百家熟”,而忽视实际效果,忽视从“四知”和“百家熟”中发现犯罪、打击犯罪,造成有些民警只顾死记硬背,片面追求熟悉率,放松了对重点人口的熟悉,更谈不上对其控制和管理,从中发现犯罪。有的民警为了应付工作,整天拿着户口本去“熟悉”,其它工作不管不问,因为只要熟悉率达标,就可以当先进、晋级。这种情况很难适应当前改革条件下对敌斗争的需要。

            在侯凯杀人案件中,侯凯作案期间曾三次转换租房,每处住房都是杀人第一现场。民警不掌握,只是机械地去熟悉那些常住人口,不下居民区了解情况。案件侦破后,上级机关到侯凯租房的派出所管内调查,发现管区内很大一部分群众不认识,也不知道调来工作三年之久的管片民警。这种脱节、不负责任的工作方式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这就是张副厅长后来下决心要狠抓派出所基础工作建设的原因。

            当然,在“1.28”案件,片警段崇先的责任是有限的,他毕竟把去南韩打工的田原列入怀疑对象,至于证实他是否真在南韩打工,超出了他的职责。

            张副厅长问:“田原什么时候去南韩打工?”

            段崇先回答:“去年10月份。”

            “这段时间你能保证他不在家里吗?”

            “能。我曾经多次去过他家,从来没有看见过他,他家里人、他的对象,还有邻居都说他出国了。”

            “他有对象?”

            “有。他们家几个兄弟就是他处着女朋友,女的是他表姐,叫刘芳,他家开小吃部的时候她帮过忙。”

            “现在田家谁在家?”“他父亲,还有他弟弟田宾。”

            张昕枫眉头紧皱,对着王春林、郝所长和段崇先说:“--你们去,把田原的情况弄清楚。立刻就去!”

            闫自忠请示说:“我是不是也和他们一起去?”“好。”

            六号所离指挥部很近,闫自忠和李洪杰一到那里,就与南山分局的副局长王鸣久、王春林紧急磋商起来。显然不能像摸查动作那样,拿着照片到田家附近到处打听。一旦走漏消息,活着的罪犯肯定潜逃,便不可收拾。邻居们也不会真正了解内幕。唯一的办法是正面接触田原的亲属,从他们嘴里挖出真实情况。

            研究以后决定将田玉山和田宾都叫到六号所来接受传讯。根据李宝励的揭发,田原肩臂处的文身是邻居朱环青给文上去的,朱环青必须接受传讯。不能排除田宾、朱环青有参与犯罪的可能,因此传讯时要采用必要的防范手段。去的人不能多,应该是熟人,避免引起混乱,使罪犯得到消息。最后决定以管片民警为主实施行动。

            第一步,由段崇先和闫帆去朱环青家把朱带来;第二步,由段崇先、郝所长和民警张石建把田宾、田父带来。  3个人都被顺利带到了,同时带到的还有在田家住的田原的表姐刘芳,在4间房子里同时展开了对他们的询问。

            田原的父亲田玉山满脸皱纹,胡碴很长,背有些弯,穿黑色棉袄,袄面上油迹斑斑斑。他从50年代起就在南山矿做掘进工,患有矽肺病,现在靠退休工资为生。这部分退休工资200多元,还要负担其他人的家用。1月28日遭抢的荣工退休金中也有他的一份。询问中他不停地淌清鼻涕。

            “你儿子田原现在在哪里?”

            询问人员问道。  “田原?他去南韩打工了。”

            “什么时候走的?”

            “去年,去年九、十月份??”

            “回来过没有?”

            “没有。”

            “确实没有回来过吗?”

            “没有。”

            “你明白吗?在这里必须说实话,作伪证要负法律责任!知道什么叫作伪证吗?”

            “知道。”

            “那我再问你一遍:你的二儿子田原,在春节前这段时间里,到底在不在鹤岗?回来过没有?”

            “没有,一次也没回来过。”

            询问时讲究察颜观色,从田玉山脸部呆滞的无变化的表情看,不像在说谎话。但老人显然不是精明人,弄不清他对家里事情知道多少。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