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影帝:开局演义父 > 第三百二十九章 订婚(上)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据说这句话源自春秋时期婚姻礼仪的一道程序,拿当时的话说,叫“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得”。

    也就是说结婚需要媒人给介绍对象,成与不成需要父母给拿主意。

    古时候的人认为,子女的人生要听从父母的安排,才能体现孝道。

    那为什么叫媒妁之言呢?

    因为媒、妁是有区别的。

    婚姻介绍人可以统称为媒人。

    但是男方的媒人称作:媒。

    女方的媒人才叫:妁。

    《孟子》中就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所以说那时候,自由恋爱的机会不多。

    瞎姐半截袖加热裤,白嫩的大腿叠放在一起,微微仰头,“大叔,你这也就赶上改革开放了,要不然我听说了,最初完全是通过媒人的介绍。”

    “那时候讲究门当户对,又讲八字相合,适龄青年的家庭条件、品貌性格等情况通过媒妁之言告知双方的父母,父母觉得合适就成了。”

    “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甚至是洞房之前都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模样儿。”

    “对方歪瓜裂枣地你都只能认了呢,哪能娶到我这般大美女?”

    马禹东皮笑肉不笑地抽动一下脸皮,满眼的嫌弃!

    瞎姐不乐意,躺他怀里,伸出两只手摆弄他的老脸,“你可是要嫁入我家呢,要笑一笑,来,大爷给妞笑一个~”

    典型一副小人得志。

    没等马禹东开口呢,在一旁正在和马禹东商量订婚仪式流程地刘母看不下去了。

    母亲打女儿绝对是真打。

    啪!

    瞎姐嗷的一嗓子从沙发上跳了起来,捂着屁股在地上打滚,不断吸着冷气,“妈,你干嘛那么用力呀,大叔都没这么打过我。”

    咳咳咳…马禹东连忙举手,“阿姨,我真的没打过她,我保证!”

    这死丫头还打算拉他下水?

    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

    刘母对马禹东这个金龟婿非常的包容,这可事关她出去和老姐妹逛街时吹捧的对象,“没事,以后这该打的时候就得打,要不然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瞎姐懵了。

    张嘴无声:这还是她的妈妈么?

    刘母冷笑,这要不是她女儿,或者马禹东是她儿子的话,自己绝对一万个不同意娶这样一个媳妇回来。

    马禹东满脸无奈,起身走向厨房准备做菜。

    人家都说婆媳矛盾。

    马禹东本以为自己碰不到这个茅盾了,没想到啊没想到,合着瞎姐这家就包了好几个茅盾。

    丈母娘和岳父茅盾。

    女儿掌握岳父的小把柄。

    丈母娘和女儿互相看不顺眼…啧啧。

    未来生活一定会很精彩吧?

    现在虽然是文化大交流时代,但对于结婚的流程,华夏人还是有着自己的一套传统。

    尤其是在首都,订婚仍然是很多家庭接受并认可的一项重要仪式。

    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婚姻认真严谨的态度。

    首都订婚习俗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多少带着些北方特色,这也可能和北方人豪爽大气的性格特点有关。

    一般来讲,北方人订婚会比较尊重共女方那边的习俗,而结婚的时候则主要是遵循男方那边的习俗。

    这种情况也不是一概而论,现在都是相互协商按照实际情况安排。

    就比如马禹东这边家庭有些特殊,于是这些老理儿都是由瞎姐父母负责,刘母也乐得自在。

    在她看来,自家女儿十有八九上几辈子是善人,否则怎么会有这种善果找了个金龟婿呢?

    可马禹东即使在出色,他毕竟还年轻,有些东西是需要家庭的言传身教。

    就比如瞎姐这一家也算是老首都人了。

    在他们的订婚习俗当中,男方需要在订婚当天带好事先准备好的聘礼登门,协同媒人一起。

    人数需要事先安排计划,需得双数,如六人、八人、十人等。

    而聘礼数量也以双数为佳。

    取其双数吉利的,寓意好的意思。

    在临近女方家距离百米远时,可放鞭炮示意,而女方此时也需放鞭炮表示迎接。

    需注意的是,登门时需得媒人先进门而准新郎最后入且落座时需要坐末座。

    然后将带来的聘礼等礼品交于女方家人。

    而且在老首都人的订婚习俗中关于礼金还分“大定”和“小定”之分。

    通常情况下,女方会选择接受“小定”作为订婚礼金,表示同意婚事。

    随后在再结婚典礼上,还以“大定”作为结婚礼金,也就是俗称的嫁妆。

    非常繁琐的一套流程,瞎姐第一次听到后就头大。

    但结婚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也是她人生中地唯一一次,所以她也要忍着。

    哪怕最后成了提线娃娃站在那里…

    相比自暴自弃地瞎姐,马禹东态度就很正确,哪怕是在厨房做菜,也在和客厅的刘母进行商量,“阿姨,那这个媒人上哪里找啊?”

    刘母戴着一副眼镜,手拿笔在纸上书写要邀请的亲戚朋友,“那是老理儿了,现在不需要媒人,东子你就找一个你认为不错的朋友,带上礼物就行,咱们就是走个流程。”

    朋友么…

    他的朋友有点多呀,这要听说他需要帮忙了,那群家伙还不得打起来?

    最后没选上的人,他还得拿出一笔钱请他们吃饭,赔礼道歉…

    瞎姐老老实实抱膝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闻言道:“大叔,我觉得找吴晶最好了,男男姐可是我的好闺蜜呢。如果非要结婚的话,那就找昊哥也可以,博哥…也凑合,千万不要找光头,他来我就不嫁了!”

    没人理她。

    马禹东这几天一直在刘母家做菜,早就熟悉了他们的口味,“阿姨,那老理儿的聘礼怎么算呢?我看古人结婚都讲究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十里红妆。”

    十里红妆?

    哇!

    瞎姐光是幻想那个场景便以觉得无比浪漫了~

    原来咱们古人就那么浪漫了呀,她后悔了,她突然也想要走华夏风了,“大叔,要不咱们结两次婚,一次华夏风一次西方风,怎么样?大叔你还可以当两次新郎官呢。”

    刘母现在都懒得看她了,笔帽抵在下巴上,思考片刻,“我倒是觉得这套流程很好,但这不符合你们的身份。”

    马禹东和瞎姐可是明星呢,虽说瞎姐这是个资源咖,但马禹东是实打实的影帝,一举一动都会吸引无数人的关注。

    如果订婚就搞这么大动静的话,不说首都官会不会同意,光是那些被打扰到日常生活的民众就会对马禹东产生厌烦感的。

    更何况这时代还有一群喷子时刻紧盯着明星的一举一动,任何不雅行为都会被他们无限制放大。

    刘母这番话极其带理儿,马禹东也觉得是自己考虑不周了,“还是阿姨说的对,咱们还是关起门来过自己日子吧,别打扰到了其他百姓。”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