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洪武生存指南 > 第089章:五月初十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最近养成了早起第一时间出门看天的习惯,今天还是如此,一个阴天,心情也就跟着不太好。

    陆上阴天,海上风浪难免更大,影响海捕。

    这是五月初十。

    早饭之后,第一件事是一个会议,召集明州海洋发展集团旗下各个子公司的负责人,当然,是人在定海的那种,讨论整个海捕产业链相关的各种事项。

    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个议题,是成立又一个‘明州建筑工程公司’,还是隶属于明州海洋发展集团。

    朱塬打算专门组织一个负责港口、灯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团队。

    不过,短期内,这一公司的主要工作方向,是在定海县城西南的陈山脚下盖房子。

    朱塬已经公开做出了承诺。

    凡是参与运粮的海军士卒,还有相关民夫,以及近期愿意加入海军都督府旗下直属三卫的兵士,只要愿意在明州落户,都可以获得二分宅地,不仅如此,营海司还会负责将房子建起来。

    将来这些人的家卷,如果在外地,哪怕是外省,营海司也会负责接来明州。

    总之就是全包。

    当然,身份不同,给出的房子也会有区别。

    参军的,会是砖瓦房,标准三间,配东厨西卫。普通参与海运的民夫,则是泥坯房。

    军官另算。

    说起来,朱塬本想夏汛之后再开启安置计划,奈何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山东额外送来了两万流民,其中大半都算劳力,这些人完成自己的安置房屋建造之后,朱塬就打算让他们继续,只负责工造事务。

    朱塬让人做过计算。

    之所以能做出这份安排,关键还在于,营海司养得起。

    这两万人,按照朱塬之前定下的每日2升口粮标准,每月也只会消耗1.2万石粮食。

    营海司目前是米粮和鱼获对半供应,不管怎样,都是不多。

    以营海司持续增长的海捕规模,只是鱼获,就足够养活定海周边的所有海军都督府和营海司下属的士卒民夫,这还要算上从广州而来昨日已经抵达舟山岛的又一批15000人,加上之前从山东来的21000人,目前总计已经超过10万。

    按照10万人计算,每月消耗口粮也才6万石。

    这次夏汛,哪怕从之前的四月份南下试捕开始,按照两个月时间最低30万担鱼获计算,只吃鱼都绰绰有余。

    而且,哪怕渔汛结束,营海司的海捕也不会停止。

    毕竟渔汛结束,并不意味着鱼就消失了。

    整个舟山群岛区域,各种鱼虾螺贝,乃至其他海藻海菜,只要能吃的,都会被列入营海司的捕捞收集行列。因此,哪怕是没有渔汛的澹季,朱塬相信,每月10万担以上的海鲜鱼获也是轻而易举。

    至于因此而来的消耗,比如朱塬之前领悟的船只网具‘耐久’问题。渔民以往澹季不出海,主要是缺少组织引导,风险与收入不成正比,得不偿失。

    当下却是不同。

    只要提前做好规划,组织得力,以舟山群岛区域的丰饶程度,产出肯定还是会远远超过投入。

    因此,只是海捕为营海司提供的资源,就足够朱塬做很多事情。

    包括专门组织一批人盖房子。

    再说安置计划,除了每月1.2万石的口粮,房屋建材,基本都可以就地取料,哪怕烧制砖瓦,不过是修建一批火窑并消耗木柴的问题。关于柴薪,只是陈山包括周围丘陵上的灌木树林就足够提供,消耗的,依旧只是口粮。

    不得不说,数以万计的劳力,不需要工资,只要管饭就能不断干活。作为一个曾经的资本家,朱塬看了都想流泪。

    不过,当下也不能给太多。

    不是朱塬不愿意给,朱塬很清楚,激发生产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两个字,给够!但,这边给太多,其他地方怎么办?

    这世道,从来不患寡而患不均。

    就像海军都督府旗下的直属三卫,如果待遇比大明其他各卫高太多,战斗力肯定会很强,问题是,老朱那边面对其他诸军就难办了。因此,朱塬暂时能多给的,就是安家,以及,再解决一下子弟的教育问题。

    这边开完会,负责朱塬与老朱之间日常传信的拱卫司百户闻造又来辞行。

    闻造这次返回金陵,除了照例带去朱塬的书信日志和其他一些资料,还有7000斤干鱼鳔。

    七千斤干鱼鳔,是之前南下象山海捕的成果。

    平均大概500斤鲜鱼才能晒出一斤。

    这个缺少工业胶水的年代,鱼鳔胶这种粘合力超强的天然胶剂,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战略物资。因为制造弓弩,鱼鳔胶必不可少。

    上次书信说起,朱塬知道鱼鳔很重要,却也不觉急迫,还打算等收集更多些,至少过了万斤,再一起送去金陵。结果,老朱回信特意提起,信上笔锋似乎都很急的样子,让他赶紧的,全部送过去。

    还交代了让闻造负责押送,不容有失。

    朱塬与闻造聊过一些,才知道,大明之前的鱼鳔材料主要来自江西湖广,那边有鄱阳洞庭两大湖泊,集中了大明大部分负责征收渔税的河泊所,然而,每年供应干鱼鳔总量却也不过一两万斤,根本不够用。

    私下又算了算。

    按照这一季渔汛最低30万担鱼获计算,也就是3000万斤,平均500斤鲜鱼出一斤干鱼鳔,朱塬能给出6万斤。

    今后只会更多。

    当然了,绝对不会多到用不完的程度。

    因为不只是制造弓弩,其他诸如打造家具,建造房屋,乃至近在迟尺的造船,都需要粘合剂。

    特别是造船。

    相比石灰麻料混合物这种堪称粗糙的粘合剂,鱼鳔胶的粘合效果要好上太多,不过,哪怕500料级别的中等海船,建造过程需要的粘合剂也是以百斤算,全部用鱼鳔胶就显得太奢侈,因此只会在关键部位少量使用,其他还是以灰麻为主。

    送走闻造,朱塬来到自己办公室,明州市舶提举常报和傅寿、沉茂等一些海商已经在等待。

    话题是讨论六七月份出海的备货情况。

    以及,税收。

    六七月份出海,主要是趁着南风,去往日本和高丽,然后冬日趁着北风返回。

    这次备货,除了持有牌照的各家民间海贸公司,官方也会参与,营海司计划以金陵海洋贸易公司和明州海洋贸易公司两家国有公司的名义,筹备货物一同跟随前往。其实,官方参与海贸,在元朝已经有先例,也是为了分享海贸红利。

    不过,除了赚钱,朱塬这次派遣的官方贸易团队,还会担负收集情报的任务。

    东南各方岛国,也到了提前做出一些布局的时候。

    再说税收。

    进口税之前已经定下,除了诸如硫磺等一些豁免商品免税,其他统一两成。

    出口税,这次讨论之后,也算敲定。

    方案是不根据货物而是按船征收,1000料海船,出口税1000两白银,2000料海船,出口税2000两白银,以此类推,简单明了。

    参照之前朱塬恰好撞上那三艘沉家商船的相关数据,诸如1000料海船,一般出海带货价值大概五六千两白银的样子,收税1000两,基本也接近两成的税率。

    讨论之中,海商们觉得有些高,希望降一降。

    朱塬直接拒绝。

    不过,倒也折中了一下,如果出海的海船没能回来,将来申报之后,营海司会将这部分税收退回,算是一种弥补。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