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院士 > 第三百一十三章:院士候选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候选名单中,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了潘德明的童孔中。

    他抬起头,看向温鸿文,惊诧的问道:“他还进入了工程院那边的候选提名?”

    温鸿文笑着点了点头,道:“核能领域和电池领域的几位大牛联手推荐的,今年六月份验收的《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项目潘老应该有所耳闻,这项技术可以说是最大程度的解放核电的生产力。”

    顿了顿,他接着道:“所以其实不止咱们这边头疼,工程院那边也一样。”

    闻言,潘德明反而笑了笑,道:“在同一年同时入选华科院和工程院的候选名单,这还是有史以来的头一次吧?”

    温鸿文点了点头,道:“是啊,所以这事挺麻烦的,双院院士的提名,再加上他的年龄还那么......”

    对于今年的院士增选,工程院和华科院都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对于华科院来说,这位徐教授入选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毕竟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两大世界顶级奖项的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了。

    从Xu-Weyl-Berry定理到徐-霍奇猜想,从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应用到惰性中微子的发现,这位大老的成果可谓是随便挑一个出来都够让另外的学者入选华科院的院士提名了。

    而另一边,对于工程院来说,这位大老的成果同样不容小觑。

    人工SEI薄膜解决了锂枝晶难题,让华国的锂电池行业直接起飞走在了世界领先。

    《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项目更是解决核废料难题,不仅极大程度的缓解了能源方面的压力,更是为国家从其他国家交换来了繁多的稀缺科技和设备。

    对于工程院名下的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来说,无论是锂枝晶难题还是核废料难题,随便来一项都足够提名了。

    所以核能领域和电池领域的几位大牛就联手推荐这位大老。

    而现在,头疼的就是他们了。

    .......

    听完温鸿文的话,再加上看到了这份材料,潘德明反倒是安心了下来。

    他端着茶杯小抿了一口,笑着感叹道:“在之前,我们都还在争吵要不要让他入选今年的华科院院士,有人觉得他实在太年轻了可以再等几年,或者说满三十岁后再考虑。”

    “毕竟就算是2003年时入选的国内最年轻的卢院士,当选的时候也有三十八了,但他才二十三岁,要到今年年底才二十四,不少人抓着这点不放。”

    “现在看来.....啧啧.....”

    潘德明啧啧的感叹了两声,接着道:“恐怕该考虑的,并不是他能否入选今年的华科院院士了,而是今年两院院士该给他哪一个。”

    温鸿文温和的笑了笑,道:“为什么就不能两个都给呢?”

    相对比潘德明来说,他作为办公厅的主任,了解的东西更多一些,也知道上面对这位年轻教授的看法和支持。

    闻言,潘德明反倒是愣了一下,迟疑道:“两个都给,同一年?”

    虽说同时担任华科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的学者不是没有,但是在同一年,将两院院士的名额颁发给一个人,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要知道院士的名额就那么几个,每次评选都有繁多的候选人在等待。

    不仅资历老的教授不少,也有很多做出过重大研究成果或贡献的教授,这一下让他拿两个,恐怕会引起不少人的非议,毕竟树大招风。

    温鸿文端起茶杯吹了吹茶水,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嗓子后接着道:“

    别忘了,在那位的身上,还有着一枚启明星勋章。”

    那可是上面专门为那位打造的奖章,不仅仅是荣耀,更有着极深的含义。

    闻言,潘德明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彻底放下了心。

    老实说,在今天没有来这里前,他在数学物理学部那边已经和其他人大吵过好多次了。

    就是想为徐川争取一个华科院院士的名额。

    虽然北大之前和他结过仇,但没什么是不能消融的。

    更何况,一名诺奖+菲奖得主都无法在国内拿到院士,这名单一公布出去,国人怎么看?

    不过在今天来到这里后,他反倒不怎么操心了。

    听这位温主任的意思,今年的院士增选可能有好戏看了。

    ......

    PS:求月票。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