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盗艺江湖 > 第169话 飞火流金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至于盘古开天和帝开天,彪子也是琢磨了很久才弄明白。史书这东西想弄清楚,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至于汉代前后称盘古为帝的说法,也的确存在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所以帝开天的解释也算合理。

    ‘帝开天,火入瑶’的解释,也是根据后面的话反回来解读出来的。光头彪子停下来,脑海中仔细回忆那段原文,好像是‘众接真阳入虚’,光头彪子不敢确定记忆有没有错处,所以话说地也是时断时续。

    据老人家讲,这些晦涩语句,很可能是先人在大鼎上抄录而来,大鼎如果是真的,那时候的人们不可能知晓其真正的意思。

    从大殿出来,我心里还在想着怎么拖住彪子!此时他自己却东拉西扯起来,这也倒省着我们费心!

    “等等!”我打断彪子的话:“根据你刚才说的,东仙,流金飞煞等等语句,从字面上来看,不像是大禹九鼎出现那个时代的语句”。我记得明哥那时候说过,有关大禹治水时期的洪水记录,也是汉代书籍上的记载,‘九州裂,天地崩’这样的词汇字眼只会出现在汉代。

    想要弄清寻仙求法的来龙去脉,不得不从遥远的先秦时期说起!提到先秦时期,《山海经》是绕不开的文献资料!

    因为《山海经》在史学界公认成书是在夏朝,夏朝的文字语法不可能像汉朝。所以我猜测,老先生对你说的应该是那些大鼎上记录的字,可能是汉代人根据理解记录下来的。而并非大鼎上的原文,因为据我猜测,汉代人不太可能看得懂夏朝文字。

    要想弄明白,咱们慢慢说!

    《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先别管这是一起恐怖的起死回生事件,咱们先说这样的记录方式,语言文法,绝对是汉代才有的,不可能是夏朝的文字体系。说到《山海经》,我又想起其中一段《海外南经》当中的话: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黄帝命巫彭、桐君处方盄饵,湔浣刺治,而人得以尽年。

    这又是一段话细思极恐的内容,比那起死回生还要可怕。

    “你等一下”张春来又打断我说的话:“金彪说的是老人家讲述,是按照事件出现的时间来分析,而你想表达的是事件当中出现的大鼎和史书资料的顺序”。

    “对对对”我拍手说道:“我就是想说这个,可是一说起来就扯远了”。心里暗道张春来威武,给我找到了话茬,那就由我来主场,省得听别人说犯困!

    首先出现的事件是大禹九鼎,出现在了秦始皇祭天仪式上,而当时的并没有真实的文字记录证明,那些是真正的大宇九鼎。对此事所有文字载体,是汉代人根据传说写就,‘东仙,流金飞煞,帝开天,火入瑶。众接真阳入虚’。

    对于这样的记录,当时并没有详尽的解释,只是根据后来其它古籍上所有关于飞火流金的记叙,想象对证出来的结果。

    光头彪子频频点头,就是这个意思,彪子不知道该如何说起,只能按照当初老人对他讲的来说。那些大鼎上求仙内容很多,老人家给彪子讲的很详细:

    ‘仙山之东,法众三关自有为入无,知意而归于虚。渐法也!’。

    这些话解释起来的意思就是,在仙山东面的求仙之民,心中早已没有世事观点,心中一切都属自然,此等才算是刚刚入道。

    ‘常衣一衲,二三月一食,山野其行如飞’。

    求法之民终年只有一件衣物,每两三月吃一口东西,在山野间行走接近于飞。而且两三个月才吃一餐,他们遵行的是每年十个月的古老历法,一年只分十二节气,每月三十多天,细算起来百日左右吃一顿。而前面的一句三关自有为入无,知意而归于虚,也就是说清楚了,求法先民根本和人类的生活习惯不同,思想与行事方法和动物一样。

    这一点在后面的一段话中准确呈现。

    ‘以我之魂,入天地万物之魂,以我之魄,入天地万物之魄。譬如木之为物,可接异木而生,也可生为一木。观飞火流金,志诚于雨露,神魂游仙外,接天地真阳虚无之机’。

    以我之魂的书中解释是精神力量,用我的精神力量凝聚天地万物的力量。木之为物的解释为,如果一草一木也有自身力量,那我也是一草一木,也可以和一草一木共生。也有人理解成求法之民的生活就在山洞和树上群居,身体结构和常人有异。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