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阿弥陀佛,云程万里鹏神魂皆灭,纵然有八宝功德池,也难以复活。”

            “什么?”

            “竟恐怖如斯?”

            ……

            一帮弟子在自家师父老爷面前毕恭毕敬,不敢造次,但是弥罗宫外,自家师父早就和别家师父一起礼见去了,那些相熟的弟子自然聚在一起小声嘀咕。

            陈昭站在弥罗宫外,即使听到众人的评论,自然不放在心上,他还没有下金毛犼,忽然心血来潮,随即仰望气色,径直往弥罗宫深处的一个地方而去。

            金毛犼不解,问道:“弥罗宫中大贤云集,玉清真人就在里面,主人这是要去那里?”

            “观宫中之气,其东最贵,两股紫气交织蒸腾三万里高,一者蜿蜒如龙,一者盘踞如虎,乃虎踞龙盘,圣人之相也。龙首依白云为靠,可知那位圣人当为白发,是老翁之状,虎踞平岗,紫云为岩,碧霞为坡。为道祖之尊。必定是太清与玉清两位圣人在东。若是他二位向我示意,那你这畜生却是好机缘……还不快速速载我前去?”

            金毛犼精神一震,不由得大喜过望。

            他追随菩萨多年,多立功劳,也见过许多大能,但是菩萨却从未对他说过“好机缘”三个字,因此他虽然多闻菩萨讲经,法力多有长进,却未得大法传授。

            这金毛犼当即转首向东,载着陈昭前行,这时旁边一只仙鹤化为少年童子之形,对陈昭下拜道:“贤者且慢!在下仙鹤童子,为玉清老爷坐下侍童,在此隐身等候有缘之人,刚才听闻贤者望气有术,必是大德之人,愿以为前驱,引荐大老爷和玉清老爷!”

            有仙鹤童子在前引路,陈昭与那金毛犼径直往两位圣人老爷所在之处而去,一路上仙鹤童子数次请教陈昭,方知其道佛双修,对于百家学问无其不知,更加敬重,到了一处茅庐外面,他先向陈昭告罪,随后便去茅庐之中,请两位圣人出来。

            陈昭没站多久,茅庐内便有人走了出来,走在前头的一个清隽老道,形貌玄奇,身具异象,只见他发须黄白,眉毛修长,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

            后面一个道士,鹤发童颜,眼神当中却有无量劫一般的深邃。

            正是老子太清道德天尊和道祖玉清元始天尊。

            仙鹤童子立在元始天尊身后,毕恭毕敬。

            陈昭上前恭谨一礼,道:“陈昭谨拜太清、玉清两位圣人老爷……”

            那金毛犼在后面,战战兢兢,以他本体之状,向两位陛下行礼。

            两位圣人都是颔首微笑,但陈昭却注意到,玉清手里拿着一块玉如意,而太清双手空空。

            也许这是两位圣人的不同之处。

            玉清淡淡道:“我与师兄以贵气相显,邀你而来,你可知道为何?”

            陈昭心中一凛:“弟子不知,请圣人解惑。”

            他本以为,召唤他的应该是太清。

            但没有想到,与他对话的却是玉清。

            虽说老子一气化三清,这太清、玉清,加上上清,差不多都是一体多面,但陈昭可没有达到以“一”而知“全”的无限境界,根本无法看清二位圣人的跟脚,自然只能将这两人当成两人。

            此时玉清缓缓道:“亘古以来,人皇天子之气浓郁者,未如之深厚之人,自你成为朱紫国太子,方才显示你的跟脚,如今你天赋觉醒,广述道德,多有令人深悟之言,若是道法理念而论,你当为玄门新圣。”

            陈昭忙道:“弟子不敢!”

            “坐而论道,达者为先,贫道岂是打压后辈之人?你我三人,且先论道。”

            说罢,玉清伸手邀请,请陈昭入茅庐一叙。

            陈昭不敢推辞,与玉清、太清一道入内。

            坐下之后,他依旧心绪不平,低声问道:“弥罗宫外,有群贤毕至,天尊抛下他们,而在此论道,怕是不妥吧?”

            “无妨,群贤虽多,却是因缘守旧之辈,道法坚固,既不能改革,也不能精进,唯固执二字而已,如今弥罗宫大门已开,混元道果,且让自己商讨,我与师兄在此,只与你这小友畅所欲言。”玉清淡淡说道。

            “我这么有面子?”一时之间,陈昭感觉自己如在云雾之中一般。

            放着这么多圣贤不理,却和自己谈论道法,这种超国民待遇实在令陈昭受宠若惊。

            不过陈昭毕竟是做经过无数世界之人,即便是受宠若惊,依旧是古井不波,与两位圣人一起入内。

            这三人,一个是圣人无为,一个是大道于心,一个是砥砺前行。

            即便在法力和道经上有着巨大的鸿沟一般的差距,但无疑,这三人都是此世智慧最通达之人,两个是道家道祖,一个是后进达人,更是拿文明为棋盘,书写心中纵横,经世济民,万民心中大圣之尊,也由此融会贯通的智慧,能称得上是玄妙圆融,半分无虚假的。

            三人先是谈论了一番黄老治国之道,再论论道德礼法,一旁仙鹤童子听玄门最精妙之论,因从未涉及凡尘俗世,大半时间都在那里懵懵懂懂,唯有三人说起天地宇宙,自然造化,万物之道的时候,能听出其中妙处出来,喜不自胜。

            而金毛犼更是全然不懂。

            但它却知道这是圣人之言,通世哲理,因此强行记住,准备再日后慢慢练习。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