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二百二十章 汉王真兄弟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所以朱高煦就从灾民当中,挑选了一批德高望重的人,这帮人负责下面的生丝收购运输,要确保生丝质量,同时和朱高煦这边对接,粮食,钱财,百姓需要的东西,他们再交给百姓,然后按照交易额度,获取抽成。

    仔细想想,徐景昌要做的,不就是复制这一套吗,甚至北平这边更方便,毕竟这边已经有完备的卫所系统了,将卫所改为农场,似乎也不是不行。

    经商这么久了,朱高煦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远比朝臣敏锐……不然他也不会急吼吼跑北平来了。

    为什么说地主集团,或者说士绅官僚集团,非常可恶,任何发展,都必须推翻他们……问题就在于地主不事生产,坐享其成。

    什么兴修水利,改进技术,发展生产……这些事情,他们都不会做。

    有人会觉得地主们不是按照收成收取地租吗,佃户产粮高了,他们田租也多了,何乐而不为。

    这就是把地主想的太好了,他们赚的不只是田租,还包括高利贷!

    甚至可以说田租只是日常收入,高利贷印子钱才是他们主要的利益来源。

    地租和放贷,相辅相成。

    假如提高了农田产量,让老百姓富裕了,谁还借钱啊?

    不借钱,他们怎么发财啊?

    收取地租和利息,自古以来,都是最容易来钱的路子,也是最不思进取,最是坑人的玩意。

    有这么一群人在,你想谈发展,谈富国裕民,根本是扯淡……因为他们就是靠着百姓倒霉食利,怎么会允许老百姓过好日子?

    朱高煦在南方种桑树,织丝绸,就是这跟这帮人斗。

    他靠着钱庄放贷,建作坊,收购生丝,培养工人……忙得不亦乐乎。

    要不是他身为汉王,又有徐景昌在背后撑着,还要维持宝钞运转的重任,根本撑不到现在。

    如果能在北平推行这一套,毫无疑问,是拉来了一大批的盟友,大大增加了手上的实力。

    农场这种模式,军户是有股份的,虽然少一点,但还是能保证生存的……也就是说,改成了农场,可能是整个农场负债,不可能是军户负债。

    因为底层军户活不下去了,就可以去其他经营好的农场……说白了,就从固定在这里的佃户,变成了出卖劳力的工人。

    这样一来,那些卫所官,就没法坐享其成,巧取豪夺。他们必须拿出本事,让农场赚到更多的钱,这样一来,他们才能拿到更丰厚的分成。

    从旱涝保收,变成了祸福与共……而且这么弄下来,还有个好处,就是普通军户养不起牲畜,但是农场可以养,有了牲畜,种田开荒的效率都会大大增加。

    此外这么干,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什么叫对外开拓的动力啊?

    无非就是有更多的收入,能发财,能赚钱。

    干的好了,农场不够大,那怎么办?

    向北开拓啊!

    有了钱,除了农场,也可以搞牧场,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汉王,你想想,这么弄下来,北平产粮肯定会增加……有了粮食,跟蒙古诸部的贸易就可以发展起来。赚了钱,咱们可以武装农场……到时候农场的战力肯定要超过现在的卫所。顺便把边防的事情也解决了。你说说,我的这个办法怎么样?”

    “高,简直高到了没边……可我还是不太明白,按照道理,你不该阻止迁都的。这事跟迁都有关系吗?”

    徐景昌哈哈大笑,“汉王啊,你怎么也糊涂了,如果迁都了,北平瞬间多了几十万人,而且还都是有权有势的,他们肯定要四处圈占土地,我问你,那时候还能弄起来农场吗?农场需要的是地广人稀,是要有足够的效率。所以我对逃亡军户并不是很在意。因为什么?我们需要让一个人干三五个人的活,然后给他们开双倍的工钱,懂了吗?”

    朱高煦目瞪口呆,“懂了,真的懂了!论起压榨财富,还是贤弟更胜一筹!”

    徐景昌呵呵冷笑,一顿酒杯,“听了这么好的事情,还不给我倒酒。”

    “是是是。”朱高煦连忙给徐景昌倒酒,哪怕对他爹,都没有这么恭敬过。

    可就在这时候,外面突然有人闯进来。

    “定国公,大事不好了,鞑靼太保阿鲁台领兵五万南下,扬言要替朵颜三卫报仇。”

    上一秒徐景昌还在醉眼朦胧,下一秒,他的眼睛就瞪大了……要出事!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