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听话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朱棣点了点头,“也好,其他人都退下去吧,朕还要和定国公聊聊。”

    别人都走了,就剩下朱棣和徐景昌两个,朱老四憋了一肚子笑,简直要控制不住了。

    他说要深思熟虑,不能随便用兵的时候,那几位尚书的神色别提多精彩了。

    “这帮混账东西,朕要用兵,他们都百般阻挠,现在想挽回自己的损失,一个个都上蹿下跳,他们把朕当成什么人了?想让朕替他们打仗用兵……也不是不行,需要他们拿出足够的诚意。”

    徐景昌连连点头,“吾皇圣明,要的就是这个。”

    朱棣说得高兴,可又道:“徐景昌,这一次的黄金案子,牵连那么多官吏,朕趁机肃清吏治,不是挺好的事情吗?你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你是打算庇护朝臣,还是另有所图?”

    徐景昌笑道:“陛下,臣一向是为了大明……您也该看出来了,对外用兵的事情,难逃朝廷出力,将士受损,文臣富商得利的局面。这可算不得什么好事,陛下要想能时常对外用兵,能得到全天下的支持,就必须协调好各方的利益,让大家伙都有好处可拿。而且还不是简单的赏赐,不然总归逃不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局面。”

    朱棣听着,面上含笑,“徐景昌,你的意思是这事还要听军中诸将的意思,对吧?”

    徐景昌道:“确实需要听将领们的看法。但是更要关心普通将士……臣的意思,凡是海外部署,参与作战,需要给他们三倍俸禄,而且还要规定部署时间,如果出现死伤,必须有丰厚的补偿……这些事情都要兵部拟定,五军都督府也要参与,最后由陛下核准。”

    朱棣点头,“你说的很对,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将士们的付出……只是朕想不明白,如果真的这么安排,朕要对外用兵,又能调动多少兵力?会不会往后都别想打仗了?”

    徐景昌哈哈大笑,“怎么会这样,陛下只要稍微规定一些适用范围就行了。”

    “你的意思是?”

    “比如说安南,辽东,大漠,西域……这些地方都算是中原故地,而且陆上连接,对这些地方用兵,那是大明将士的职责所在,谁敢叫苦叫累,违抗军令,自然以逃兵论处。但如果涉及到了倭国,还有海外诸国,什么爪哇、天竺、大食、波斯,还望陛下能体谅将士的艰难。”

    朱棣默默听着,道理上没错可这话岂不是说,没法对什么爪哇、天竺用兵了、

    “徐景昌,你的意思,是朕要小心用兵,不用好高骛远?”

    徐景昌摇头道:“不是啊,臣的意思正规兵马不能出国,可以让那些大户想办法啊!”

    朱棣诧异,眼珠子瞪得老大,这是什么主意?

    “陛下请想,这就跟女真兵马一样。他们更松散一些。只要规定清楚,这些人出国才能得到兵器铠甲,而申请回国,必须有相应的条件,还要上缴兵器……他们没法在大明添乱,到了海外,随他们怎么折腾,就跟朝廷没关系了。”

    “臣斗胆言说,这对外用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算一次打赢了,对方也只是暂时臣服。朝廷能承受一次两次大战,不能承受没完没了的袭扰。而能对付这些袭扰的,只能是同样的小股兵马。这一次这么多豪商大户牵连进来。陛下固然可以尽数诛杀,肃清吏治。但如果能把他们敛财之心,引导到开疆拓土之上,或许能有不一样的奇效。”

    朱棣默默听着,当徐景昌说到这里的时候,他也不能不心动了。

    过去朱棣最难受的就是自己一心向前冲,结果所有人都在拖后腿,而今天却是拉着所有人下水,大家伙一起来干一件事,毫无疑问,成算会增加许多。

    而且徐景昌讲得也很有道理,就拿漠南的情况来说,朝廷属实能打一次两次的大战,不管几万人,十几万人都行。

    唯独扛不住的就是日夜不停,袭扰不断,每天钝刀子割肉,那个实在是太难受了。不光损失巨大,而且没完没了,会极大影响军心士气。

    徐景昌在漠南的布局,就是用大量的农场牧场民兵,去对抗小股袭扰。然后通过商货贸易,得到一些蒙古部落的兵马,让他们维持地方安全。

    只要安稳了,就能做生意,只要能做生意,就有了共同利益,然后就可以坐下来谈……几十年,上百年,一代人两代人,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家人。偌大的华夏,也就是这么来的,没有什么取巧的办法。

    徐景昌和朱棣商议妥当,随后到了第二天,朱棣就召见几个国公,进行了商讨,随后朱棣下发了五军都督府的公文。

    目前水师船只要用在下西洋上面,能抽调出来的不多,只有二百艘船。

    能用在登陆作战的将士也不多,只有区区三千五百人。

    而且由于不了解倭国风气,五军都督府方面认为需要派人去进行全面调查,大约需要三年准备时间。

    总结起来,船不够,兵没有,计划暂无……反正你们自己看吧!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