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尤其是通政司,由于职能模糊,徐景昌固然能插手所有的事情,他们却是不行。

    可这一次徐景昌布置任务之后,七个人的思路瞬间就清晰了。

    他们每人盯着一部,针对各部政务的情况,进行全面检讨。

    这种检讨可不只是考成法那种,而是从上到下,从里往外,彻彻底底,进行考察。

    七个人欣然领命,下去落实。

    徐景昌翘着二郎腿,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对于能悄然增加权柄的事情,徐景昌一向不会拒绝……接下来就看谁要倒霉了。

    很快结果就出来了,杨荣拿着一份详细的报告,去拜见朱棣。

    这一次可不是徐景昌干的,而是杨荣提出来的。

    “陛下,纵观历代,官吏俸禄如此之高,也是前所未有,如果不加以节制,臣只怕会动摇国本,损及大明根本。”

    朱棣眉头微皱,“你这话就过了吧,朕是知道的,现在大明百官的俸禄,比起唐宋还远远不如,尤其是宋朝,更是天差地远啊。”

    杨荣立刻摇头,“陛下,根据臣的调查,似乎不是这样。”

    朱棣一时好奇,他干脆让杨荣坐在了对面,好好聊聊。

    “陛下,以宋朝的宰执为例,他们的俸禄属实比大明朝同级别的官吏高,而且还高了不止一点半点。但是如果算到七品官吏,我大明的俸禄。就不比宋朝低,而且考虑到……吏部一再增加津贴,我们的俸禄要更高。”

    朱棣大诧,什么意思?

    宋代公认的高薪,大明居然比宋代还高,这也太颠覆印象了?

    “可有凭据?”

    “陛下请看,这是臣多方查证的,我们一个七品京官,每月能拿到的俸禄加上津贴,折算下来,相当于一个普通工匠的十五倍!”杨荣又道:“京官的问题,还只是冰山一角,不值一提。地方上藩王的俸禄拿掉了,但是好几个省份,继续截留朝廷的钱粮。再有,宝钞推行之后,本该消失的火耗,地方还在征收,并且肆无忌惮,没有停歇。如果认真算起来,我大明花在百官俸禄上的钱,只怕比大宋还要多上许多!”

    杨荣一边说着,一边将他的调查整理结果,送到了朱棣面前。

    朱棣是越看越皱眉,越看越心惊肉跳,这也太扯淡了!

    “杨学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就这么贪得无厌,丝毫不知道收敛吗?”朱棣握紧了拳头,“当真是逼着朕大开杀戒啊!”

    杨荣的心微微一动,他是存了兴起大狱的心,如果陛下没有动作,又如何打破死水一潭的朝局?

    只是如何改革,又会按照什么办法调整,他一时也没有思路。

    ……

    “定国公,听说左通政杨荣上书,提出了百官俸禄的弊端,你应该清楚吧?”蹇义淡淡道。

    徐景昌立刻摇头,“我不清楚,他们提交的只是个人报告,并非通政司意见……只是这么多年了,你们手段就不能高明一点?让俸禄看起来少一点支出。”

    蹇义哼道:“你当年的办法我们一直在用,就是把地方收入也算进来……可现在的问题是地方官吏给自己留的好处越来越多,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徐景昌淡淡一笑,“是真的没办法?”

    蹇义怔住,“定国公,地方上天高皇帝远,我是真的有心无力,无论如何,你不该怀疑我的。”

    徐景昌笑道:“我不是怀疑蹇天官,我是说啊,削减地方衙门的开支,就会威胁到在京官吏的安全……毕竟地方适用的办法,放到朝堂,也是适用的。”

    蹇义脸色微微变化,只见徐景昌继续道:“我是说啊,假如,假如我当了吏部天官,我就会想办法维护地方,让他们乱七八糟的,继续下去。”

    “这就好比,地方衙门虽然腐烂,。但他们就像是一堆粪土,滋养着朝廷绚烂的花朵。”徐景昌笑着指了指蹇义,而后指着自己。

    “如果算起来,你我就该是朝堂万千花朵中的牡丹喽?”

    蹇义骤然变色,徐景昌已经挑明了,就是朝中官吏有意怂恿地方,放任他们腐烂下去,而不加以约束整顿。

    这个罪名如果坐实了,那最差也是渎职大罪。

    蹇义不能不怕,“定国公刚刚的话实在是高抬了,如果定国公是朝廷牡丹,在下只能算是芍药,芙蓉。”

    徐景昌顿了顿,笑道:“天官这话让我想起两句诗啊,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是啊,有你定国公这朵牡丹,我们只能围绕在你身边,心甘情愿,给你当陪衬了。

    徐景昌笑道:“既然如此,我就应下来了,该怎么整顿地方,还望天官能够配合。”

    蹇义连忙点头,“敢不从命!”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