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封神之哪吒新传 > 番外一 渤海鲛国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小伙子脸上玩笑神色完全收敛,点一下头,泥鳅一样挤开围观的人群,一溜烟消失不见了。

    大管事也没了继续看礼车的心思,背着手缓缓往姜府里走去,口中喃喃,“人倒是长的俊俏,但想的就不要那么美了!”

    他紧皱着眉,想了想,从宽大的袖口里摸出一个鸡子大的黄藤编织的镂空小球。这玩意唤作信笼,是南军鼓捣出来的,南疆那片土地崇信蛊虫,总能以此弄出些匪夷所思的东西。

    藤笼里豢有听虫,南疆人也叫它应声虫。此虫外状类蚕,生有多耳,好学人说话,其声如蝉鸣。听虫一卵双生,一虫发声,另一虫便是在千里之外也能听着,再以蝉声复鸣。

    南军中有奇人察觉听虫神异,且能解听虫之声,巧思妙手之下做出来这信笼。持笼人唤醒笼中听虫,将一简短语句复述三五遍,笼中听虫便会以蝉鸣声学语,一虫发声,他处另一虫便会被唤醒,跟着复鸣,而另一持笼人根据那位南军奇人所教解鸣之法,便能知晓虫声内容,对比原意,总是八九不离十的。

    如此千里传讯,端是神奇,虽说比不上仙家的传音法宝那般方便,更比不得玄仙心声之玄妙,但胜在造价低廉,凡人也能用得。

    南军好些年前便开始大肆饲养听虫,如今军中营级以上军官几乎人手一件信笼,当然,也往外流传了一些。大管事身为东伯侯心腹,机缘巧合之下,也得到了数对。

    大管事摩梭着信笼,几番犹豫,还是下了决心,自语道:“多事便多事吧,虽说侯爷断不会搭理此事,但也好让那位李家公子知晓我家小姐也不是无人追求的!”

    说罢,大管事手往信笼底下一撮,笼内生出黄烟,那蜷缩成球的听虫便苏醒过来,大管事口贴信笼,把一句话连说上四遍后,笼内便有蝉声响起。

    ——

    南镇。

    镇守彭猎熊看着麾下狱卒将一队队垂头丧气的山上贼寇拘押入山底地牢,脸上笑意不绝。

    一身戎甲的哪吒在一旁石头上坐着,逗弄着彭镇守豢养的那只朱雀血裔。

    “得劲,这事得劲!”

    哪吒旁边,站着个高个的光头青年,如今正值倒春寒的时节,虽说修士不畏寒暑,但像他这样披搭着一件光亮的银色裘袍还敞开领口露出大半个胸膛出来的殊是少见。

    光头青年名为元飞银,是搬山师二营都尉元飞星的胞弟,蛟龙沟里出来的浑货。

    此蛟体内有腾蛇血脉,年幼时又撞了天大机缘,得执明神君传承,于前些年缔结了玄武法相,晋玄仙境界。此蛟精于水法不言,又是难得的皮糙肉厚,在蛟龙沟年轻一辈里算是天赋顶尖的,不久前在元飞星的保举下进了哪吒的亲兵队。

    应当是幼年时那场机缘所致,元飞银与第一批加入搬山师的蛟类不一样,眸底既无暴虐也无冷血,却是个混不吝的性子,但骨子里又带着些小滑头,所以很快与众军卒打成一片。

    此番剿灭太行山山盗是元飞银第一次随队出征,战时表现除了有些冒失外倒也可圈可点,战功不菲。战斗结束已经大半日了,但这位那股兴奋劲头还未冷下来,犹自在那呼喊着。

    “呜呜喳喳,瞧你那得瑟样!”

    说话的是个极为魁梧的汉子,身着重甲,此时面甲掀起,露出脸来也不过是个二十五六的年轻人,正是搬山营建营时便从南疆赤猿师抽调过来的老资历,米十斤,如今哪吒的亲兵队副。只是如今十斤这一身横肉,怕是三百斤也止不住了。

    十斤这词句、语调皆是学自军里的蛟龙。辽东那片地域口音独特,豪迈粗鄙但又让人亲近,当搬山营扩建、第一批蛟兵入伍时,军中好汉便纷纷学起了这言语。

    十斤话落,左右便皆笑出声来。

    作为军中真正的老手、东伯侯家臣出身的姜有道坐在一边看着年轻小伙子们插科打诨,脸上堆着笑,却并没有参与。只是不时从腰篓里掏出特制的肉干,递喂给身侧的海东青。

    姜有道如今已年过三旬,搬山营初建时他便是当年留守在陈塘的两支御龙弩队中的一位队正,另一位是他的亲哥哥姜生财。只是如今后者已升任四营的都尉了,可他,依旧还是一位队正,哪吒的亲兵队正。

    姜有道自然不觉得委屈。须知,他的父亲,如今东伯侯府的大管事,当年便是东伯侯的亲兵队正出身!如今将主李哪吒的前程瞎子都看得出来,只要自己这亲兵队正坐得安稳,日后保不齐便是李府的大管事也说不准嘛。再者说了,将主与小姐间的那些事,知道的虽然不多,但也传得有鼻子有眼儿的,日后若真成了,那自己就是两家老仆,亲上加亲!

    锦绣前程似乎明摆在眼前,但姜有道心里一直还藏着件事,便是和身边这头相伴近十年的老伙计相关。

    妖族修行从地仙起始,地仙之前多是蒙昧懵懂之态,凭着本能吞服血食与灵果来强健体魄。度过地仙之劫后,灵智渐生,通晓变化之术,吐纳天地灵气。待度天仙劫时,便可借雷霆造化褪去本相,化作道体,此时,方才真正称得上是妖。

    而碣石山海东青一族,恪守祖训,非金仙者不得化形,秉承远古那位东皇大人提出的“先天肉身成圣,后天术法通神”的修行路子,因此,对血食和天地灵物的依赖也就越重。

    然而距第二次天地量劫结束、海东青一族安家渤海碣石山以来,至今已逾万年。南瞻部洲成为人族天下,蛟龙沟、渤海里的水族也都成了气候,寻觅血食成了头等难题。而随着天地灵气日渐浑浊、稀薄,碣石山周边孕生的天地灵物也越来越少了。这直接导致恪守祖训的海东青愈发难熬,族中儿郎破镜艰难。天仙、玄仙这些高阶存在只是维持正常修行便要耗费大量资源,以至于新生的幼崽因为血食、灵物供应不足,难以开蒙,连破地仙境界也难。

    恰好这个时节,前北伯侯崇侯虎找上门来,与海东青一族老祖达成一笔交易:海东青幼崽入大商军伍,由大商军方来养,一旦突破至天仙境界便送回碣石山认祖归宗,修行本族正法。

    姜有道身边这只被他取名为雪奴的海东青便是如此,如今爪积金光,眸生紫电,灵智健全,通晓变化,眼看便要度天仙劫了。依照约定,待到秋后草黄,便要送回碣石山了。

    突然间,姜有道手一停,引得雪奴歪头来看。只见汉子小心从怀中拿出一个核桃大的竹笼,竹笼内有动静,发出清亮蝉鸣。

    汉子面带诧异,随即赶忙贴耳去听。

    十来息后,姜有道脸色一变,收起竹笼后便急急向哪吒走过来,附身耳语。

    哪吒听后一愣,随即便有凤鸣鸾和响起,原来是他在未经思索下,将风火轮召了出来。

    见此,少年将军周边或站或立的亲兵一时间齐齐肃立,以为是有什么紧急军情,个个蓄势待发,只等自家将主一声令下。

    哪吒见状这才醒悟过来,尴尬一笑,示意无事,也收起了风火轮,面现犹豫之色。

    众将士只觉奇怪,自家将主的性子他们是在清楚不过,向来是直来直往,今个儿是怎么了。

    哪吒此时确实是一副扭捏姿态,他看着姜有道,竟是有些吞吞吐吐,“这,这事……”

    少年抬手挠头,张嘴欲言又止,抬脚踌躇不前,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至于原因倒也简单,话说李哪吒也到了慕少艾的年纪了!

    而姜家贵女的心思哪吒又如何不懂呢?

    且不说三年前那次机缘巧合的初见,只是他从军以来,姜禄儿便亲身拜访陈塘二老三次,探望西郊营地两次。那样温婉羞怯的贵女,能做到如此境地,哪吒心里又怎么会没有波澜呢?

    少年将军心中自有一笔账。恰逢乱世,身为武人,自然不免为国效力,难以久留家中,这是其一。虽说自己出身高贵,但在这样的大劫难里,又有谁敢说自己能全须全尾度过呢?这是其二。

    便是这样,尚有一女儿家愿意主动表露心迹,哪吒怎么想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他心中早就有了打算,待到国内山盗水匪清剿一事告歇,他便要回陈塘请父母考虑提亲的事宜了。

    可怎么就在这个时节,冒出个渤海太子登门提亲的事来?

    只是话说回来,这渤海太子登门提亲怎么了?有礼有节,不违大商律令,自己能怎么办?要是私底下知道这件事倒还好办,大不了偷偷跑去渤海恫吓一番也就是了,如今摆到明面上来,自己倒还不好处理了!要是此时贸贸然登门摆谱,只怕几家面子上都过不去。

    哪吒脑子乱作一团,只觉对上什么样的神佛也没此刻来得束手无策,心中更是隐隐后悔,早干嘛去了?

    ——

    泰山脚下。

    姜禄儿一身浅绿衣裙,脚步轻快,笑颜如花。身后跟着一头小青鹿,碧眼四角。

    此时少女左手负在背后,抬着右手,拇指与食指捏着一枚青色种子,桃核大,状如铃铛。

    少女举着种子对着太阳,闭着左眼,用右眼去看,这种子皮壳极薄,逆着光便能看到里面拘着一束缓缓旋转的风。

    “哪吒哥哥真是个木头,这些年只予我这一枚风信子还有你这个呆子。他在外领兵辛苦,我能有什么要紧事唤他过来,平日拿在手里还要唯恐压碎哩。至于你这个呆的,要我说,还不如送一只海东青呢,这样还能与我跟哪吒哥哥传信,你说是不是,小青?”

    而青鹿听后低头摇首,用角轻轻蹭着少女掌心。

    姜禄儿被挠的发痒,咯咯笑出声来,拿手点点青鹿鼻子,“但你也是个乖的!”

    “小姐!”

    就在心情不错的姜禄儿自语时,忽闻得一声呼喊,扭头去望,只见不远处一匹快马朝自己疾驰过来,几个呼吸的功夫便到了。

    “是小添呀,何事这般急促?”

    马背上的骑士翻身而下,来到少女面前站定,面色急切,“大管事让我提醒小姐,渤海鲛国拜府,礼品中有鲛绡霞帔。”

    姜禄儿登时一愣,手中力道一变,却是在不经意间捏碎了风信子。

    ——

    几乎同时,南镇,哪吒心生感应,再无半点迟疑,平地一跃,风火轮顺心而出,当即化虹而去,只留下一道余音:

    “战俘交罢,全军回营,不许滋事,不得延误!”

    姜有道见状一笑,又瞬间收敛,板起脸来,对着不远处那个一脸好奇之色的俊美男子喊道:“六爷,等下劳烦你整军回营,我领亲兵队随将主走一趟。”

    梅山老六一脸好奇转作遗憾,但也只能无奈点头。

    随即,姜有道领着百多号如狼似虎的汉子腾空而起,直往东边飞去。

    ——

    齐城,东伯侯府。

    且说东伯侯在大堂接见了渤海王室与国相,一时相谈甚欢,颇有相恨见晚之意。待到小郡主姜禄儿从太山而归,礼见渤海众人,气氛更是达到一个高潮,一时宾主尽欢。

    几番茶的功夫,便有仆人前来通知宴席准备妥当。东伯侯当即便起身领着渤海一众往而后厅而去。

    便在这时,又有仆人来报,说是李家三公子登门拜访。

    一时间,在场诸人皆是一愣。

    一直随侍东伯侯身后的大管事给了自家主子一个眼色,后者随即了然,捻须一笑,道:“这孩子,赶得好时候,快请进来,一同用过午宴。”

    姜家主母亦是喜笑颜开,附和着东伯侯,连说快请。

    姜家长媳捂嘴一笑,目光却是往禄儿身上落去。

    禄儿则是眸如秋水,颊飞双霞。

    鲛国亚相面上不露声色,心中却在思索来者究竟是谁。

    鲛国大公主和七太子对视一眼,一时无话。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