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第章 孔家的家财

    萧云建立的庞大管理部门,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工作。

    现在整个泰安区域的作战任务基本完成,剩下的时间就是消化掉整个泰山地区的人口和土地。

    随着太平军占领区的进一步扩大,所有新兵基地同时可进行训练的人数,成倍的增加。

    只不过,一部分对太平军认可度高的百姓需要长途跋涉到登州的老基地参加新兵训练。

    这对穷苦的百姓来说并不是难事,这个时代的人只要不缺吃的,脚力比后世的要好得多。

    同时也不比必担心跋涉过程中会造成浪费。

    一方面,太平军规范化和集体化的管理,可以减少大量损耗。

    另一方面,登州地区已经算是稳定的大后方,粮食储存量相当充足。

    整个泰山计划中,萧云所做的预设就是,忽略掉新占领区的物资缴获,也就是说是按照,在占领之后得不到一粒粮食的情况下,来做的预案。

    所以,在计划中本来就有一大批粮食需要从登州运往泰山各地区。

    现在将人调到登州进行新兵训练,其实也可以就地消耗一部分,算起来还能省不少。

    不过虽说在做预算的时候,萧云没有指望缴获,但事实上这次的缴获远远超过了大家的想象。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占领了曲阜。

    开始的时候,萧云在曲阜城外搞新兵基地,强占了孔家的万亩良田还沾沾自喜。

    然而进了孔家之后,才知道这万亩良田,说是九牛一毛或许是夸大了,但在孔家资产中的确不算什么!

    在后期的清点过程中,仅仅朝廷历代赐给孔家的祭田总数就有两千六百多大顷地,每大顷为大亩,每大亩为方步,合三亩,也就是七十八万亩!

    这都是大明朝廷赏赐的,其中洪武元年,朱元璋就一次性赐给孔家祭田二千大顷,之后各个皇帝又陆续赐祭田六百一十一大顷。

    这所谓的祭田就是朝廷送给孔家的土地,免交一切官府赋税。

    除了免赋税的祭田之外,孔家还有只需要交三分之一税的“轻粮田”!一共四千多顷地!

    另外还有孔家购买和强占的各种私田,一时间都难以计量。

    经太平军的统计部门统计,孔家每年只靠地租就能收上来近十万两白银,这还不算庙户们上缴的大量实物以及经济作物的产出。

    所谓庙户是种祭田而不交租,只出劳役。主要是孔庙祭祀的“四大差”:花炮差(每年腊月初一至腊月廿三制作鞭炮、烟花,所用硝磺木炭之类由孔家提供);冬季封冻时的冰冻差(凿冰储冰,供孔庙夏日祭祀时保存肉类瓜果,每种田一大亩要交冰六块);夏季的天棚差(在孔庙大成殿露台上搭建天棚,祭祀时防雨,此外还要给孔家搭建天棚);林柴差(每年农历八月十四至九月二十五日清理孔林内的杂草、枯柴)。

    萧云也真是长了见识了,大明朝廷将百姓分成什么匠户、军户等,世代传承。

    而孔家则更细致,什么猪牛羊户,竟然还有择豆芽户,也都是世代为孔家服务的。

    不止这些,连孔家的管理机构都让萧云大开眼界。

    孔家的管理机构设在中路前部大堂前东西两侧,分为六厅,跟朝廷六部的架构差不多。

    典籍厅、司乐厅,掌管祭祀的典章和音乐;掌书厅、知印厅掌管文书和大印,管勾厅掌管祀田收租;.百户厅掌管林庙、守卫。

    六厅的官员有知印官、书写官、掌书官、司乐官、典籍官、管句官、百户官等,竟然都是正四官员。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