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聊斋大天师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普渡慈航 邪佛来历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佛光之中有一只蜈蚣冲起,刚现身时只有几尺长短,绕着白衣老僧飞了几周就变成两三丈长,一端垂在地上,一端盘绕在房梁上,好似狰狞的龙蛇。

    这蜈蚣色呈赤金,密密麻麻数不清多少腿脚一起颤动,头部有两螯,背生双翅,正是极少见的飞天蜈蚣。

    “世人传言飞天蜈蚣能食龙脑,此言实为大谬,吾以国朝龙气为食矣!”

    禅房里传出一个缥缈而森冷的声音,不知是白衣老僧所说,还是从那巨大的金色蜈蚣口中发出。

    随后就见这巨大的蜈蚣身子一抖,头部两个大螯就掉了一根,落地变化成了另一个白衣老僧,容颜须发都和本尊一般无二。

    普渡慈航本尊开口嘱咐:“此去南京一是引动多年谋划,再就是看看能否把那小道士除去!”

    站立的分身点了点头,也不说话,推开门走出禅房,然后运使土遁之法悄无声息地往南京去了。

    笔者先把这普渡慈航的身份来历简要叙述一番。

    普渡慈航幼名天僖,法名道衍,乃苏州人士,少时便有聪慧之名,及年长后便立志修行以求长生,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

    然佛门众僧多以参研经意为要,以坐禅、诵经等法门修行,讲究心定于一,屏除妄念,以求明悟本性空无之理。

    道衍和尚满心执念,读了几年经书亦难明真如法意,于是他便自学了道家阴阳术算、兵家谋略等诸多杂学,而后离了寺庙游走四方。

    后来道衍和尚游历至嵩山之时得遇相士袁珙,袁珙对他说:“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并指点他至南京寻求机缘。道衍和尚去了南京果然博得几分名声,入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耳中。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不幸病逝,朱元璋网罗天下高僧,送往各个皇子之处,让这些高僧在各地为马皇后祈福,道衍和尚被分配给燕王朱棣。

    道衍和尚随燕王朱棣至燕京后,便被安置在庆寿寺修行,也是这一年,这僧人获得了此生最大的一场机缘。

    原来这庆寿寺始建于金世宗年间,至元朝败退之前一直是密宗喇嘛和尚修行之处。

    道衍和尚在寺中做主持,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本密宗佛教活佛修行的《大日如来涅盘经》。

    此经不似禅门经典那般穷究空无之理,而是讲究观自身为佛。

    修行此经需观想自我为大日如来,其他诸佛菩萨皆以大日如来为尊,然后借助国运和香火愿力加持自我,成就大日如来金身。

    想那密宗佛法兴盛之地从来讲究政教合一,宫中所谓活佛既是宗教之主,亦是所辖地域的国主,多少牧民、百姓之生死都可一言而决。

    活佛取众生百姓之愿力为己用,累世转身以求不死,积蓄法力成就大日如来金身。

    乃至蒙元时,连皇帝都拜活佛为师,自己以弟子身份治国,由此可见密宗活佛的威望。

    道衍和尚得到这经文后心中大喜,华夏之民百倍于草原牧民,若得其国运和香火愿力,自己成就大日如来金身岂不是要容易得多?

    但彼时天下初定,民心思安,一个和尚想要获得国运谈何容易?泱泱华夏数千年,也从来没有哪个僧人能做到主掌国运的地步。

    也是时运使然,至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朱标视察陕西后因风寒病逝,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让道衍和尚看到了成事的希望。

    “臣奉白帽着王”道衍和尚以这个漏洞百出的理由成功博得了燕王朱棣的信任,而后便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后来太祖驾崩,朱允炆继位后行削藩之事,道衍和尚就开始蛊惑燕王朱棣起兵。

    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如之奈何?”道衍和尚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并举荐相士袁珙入朱棣门下,二人一起怂恿朱棣举事。

    燕王本有野心,受人蛊惑后更坚信自己“有太平天子之相”,遂举起“奉天靖难”的大旗,意欲谋取帝位。

    在靖难之役中,道衍和尚少年求法时学的那些阴阳数算、兵法韬略都有了用武之地,屡有奇谋,终助燕王夺得大位。

    燕王登基之后年号永乐,以道衍和尚为第一功臣,封其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世人称为‘黑衣宰相’。

    道衍和尚如愿以偿得国运加身,推辞了永乐帝赐给他府邸、宫女,上朝时便穿上朝服,为国运昌隆出谋划策,退朝后仍换回僧衣,回庆寿寺修炼《大日如来涅盘经》。

    至永乐十六年,道衍和尚修持密宗佛法已至小成境界,距离成就大日如来金身只差一步之遥。

    然道衍和尚自身封赏已至极致,若想再进一步谈何容易?除非如那曹操一般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

    永乐大帝亦是圣明天子,文韬武略,英明神武,汇聚国运于己身,自不会受他人胁迫。

    道衍正踟蹰无措之际,恰逢房山县有飞天蜈蚣出世,道衍降服蜈蚣精之后见其尸身钢筋铁骨,百足狰狞,形如蛰龙潜伏。

    “真龙尚能蛰伏,何况大日如来?”

    于是道衍和尚将自家元魂和一生修行的法力都转于飞天蜈蚣之身。

    永乐大帝废朝二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道衍和尚,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赐葬于房山县。

    皇帝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并让他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配享太庙便是与国运绑定在一处,享受国朝祭祀,武将得此殊荣便可称‘神’,如现在驻扎在率领明朝阴兵抵御外域邪神的魏国公。

    因为和国运乃是一体,皇帝驾崩后才能以魂体变化神龙,就如张牧之在南京皇陵所见明太祖所化火龙,懿文太子所化螭龙皆此类也。

    道衍和尚乃是‘假死’,既不称神,亦不能化龙,而是以飞天蜈蚣之身藏在坟墓中窃取国运修炼《大日如来涅盘经》。

    历时三年,道衍和尚修成大日如来金身后自墓中出世,王灵官分身后前去降魔,却发现这魔头已经同国运绑定在一处。

    仙神擅自损伤人间国运便有业力加身,正如没有哪个神仙愿意去南京皇陵招惹明太祖所化火龙一样,王灵官分身同蜈蚣精打的束手束脚,终于被妖精抓住机会吞食了灵官分身。

    道衍和尚吞了灵官分身之后就觅地潜藏,一边继续窃取国运修炼自家金身,一边炼化灵官分身化作自家法力。

    后来这魔头又不断分出分身前往天下各处,提前埋下伏手欲要霍乱天下。

    只要天下生乱,百姓没了活路,就会将精神寄托于神佛之事,到那时候他便要让自家门徒在各地传教,宣扬弥勒降世之说,收割百姓愿力为自己所用。

    直至永乐帝驾崩之后,这蜈蚣精再没了顾忌,于是就加快了窃取国运的速度,仁宗、宣宗二帝也因国运受损而早早殒命。

    至朱祁镇继位,正是主少国疑之时,蜈蚣精再度从道衍坟墓中现身,身着白衣,假托普渡慈航之名去朝见太皇太后张氏、皇太后孙氏。

    张氏、孙氏二人虽垂帘听政却不专权,其实也算颇为贤明,但毕竟是妇人,耳根子软,又见当年辅佐永乐大帝的‘黑衣宰相’有死转生,于是就对普渡慈航愈发倚重。

    普渡慈航也不过多干涉政事,只在背地里默默谋划,等待天下大乱之时便要彻底食尽国朝运数,让自己的大日如来金身能和上界神佛比肩。

    这妖魔野心勃勃,不仅仅是蛊惑百姓收割愿力那么简单,更早早计划好了,待国运由盛转衰之时便将太祖、懿文太子、永乐大帝、宣德皇帝等英魂所化神龙尽数吞食。

    到那时候大明朝国运散尽,自然难逃山河革鼎的局面,而他自己想必已经凭大法力震破虚空飞升极乐世界之中,成就密宗佛陀果位。

    至于无数百姓之生死,哪里在他这等妖僧的考虑范围之内?

    而张牧之承负天命,想要推迟末法劫数,便要降妖伏魔使天下安定,可以说是这普渡慈航命中注定的对头。

    普渡慈航分身以土遁之法出了燕京城,未免上界其他神圣察觉,直到过了长江之后才从土中遁出,御风朝南京城而来。

    这魔头行至江宁县铜井镇一带,突然听到一声巨大的轰鸣,接着就见山岳崩塌,地面下陷出一个几十丈大小的天坑。

    天坑中有一股炎热之气升腾而出,随后就有一道人影冲起,强大的威势朝四面散开。

    “何人阻挡我的去路?这气息中有一股火气,难道是王灵官?或是朱元璋那条火龙?”

    本书中所说姚广孝化为妖魔之事,包括密宗修行理论都是作者虚构杜撰之说,有喜欢姚广孝的读者或者对密宗佛法有研究的读者,不要和我杠设定,拜谢。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