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年代文男主他妹回来了 > 133. 第 133 章 一周合一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二楼,阳台上。

    阳台是开放式的,绿化做的很好,像是后世才出现的那种咖啡厅。

    温萦趴在桌前写作业,律景之就在旁边看着她奋笔疾书。

    他不懂,为什么一个字要写那么多遍。

    “你是不会写吗?”

    “会呀?”

    “那你为什么还写这么多遍?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律景之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讲究效率,像这样去做很多次明明会做的事情,会让他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

    温萦软乎乎地说:“老师留的寒假作业,不写不行的。”

    小姑娘叹了口气,惆怅地望着窗外面,看着远处的景色,又埋头继续写。

    “可是你都会了。”

    “可是老师不知道,老师要的是落实在本子上,让我永远能够记住。”温萦问律景之,“你没有寒假作业吗?”

    律景之摇头:“没有寒假作业的。”

    “好羡慕。”

    温萦真的超级羡慕。

    律景之看着还在为寒假作业发愁的温萦,想到自己开年之后就要到国外去了,心里更加惆怅。

    这是香城孩子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很多孩子出国留学回来后,都能获得一份不菲的工作。

    他虽然不需要到外面去工作,但他也要学习更先进的知识。

    “萦萦。”

    律景之还是决定告诉她自己要出国的事。

    “什么呀?”

    温萦还在埋头写字,根本就没有抬头,自然也就没有看见律景之脸上纠结的神情。

    “我要出国了。”律景之看到温萦手里的笔顿了一下,担心她会误会,急忙补充道,“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回来的。再来香城我们一样会见面。”

    律景之见温萦不说话,心里有些慌张。

    温萦是他第一个朋友,他很珍惜,更不想让任何人取代自己在温萦心里的地位。

    “这就好比你回了平城,而我去了另外一个城市。等到寒暑假的时候,我们会在这里再次见面。而且还可以继续打电话。”

    温萦听到这里摇摇头:“你从国外打电话回来,我接电话是要收费的,电话费那么贵,还不如写信来的好。”

    律景之很想说电话费我来出,但他克制住了。

    “写信的话,信件会丢。一封信从国外到国内大概要经过一个多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到你的手上。你的回信写过来了,我还没收到人就已经回来了。”

    律景之虽然很想和温萦写信,可是写信真的不可取。

    温萦很怀念后世的手机。

    那个时候多方便!就算没有手机,有电脑也可以,用eail就行了。

    然而现在什么都没有。

    “那就不用联系好啦,反正我不联系,我又不会忘了你。”温萦不知道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把律景之给哄好了。

    “那我到时候带礼物回来给你,你想要什么?”律景之主动问。

    温萦在物质上没有什么**。

    她很随意地说:“只要是你送的,不管是什么我都喜欢。”

    律景之矜持的勾起嘴角。

    “那我到时候去看看有什么适合你的。”听说国外有很多漂亮的小裙子,到时候他多买一点回来送给温萦。

    中午。

    律皓之和律景之在家里吃了一顿饭。

    下午的时候兄弟两个就走了。

    初三,温老太太要去给闺女和三个小外孙子买东西,律景之也过来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逛街。

    温老太太也不会舍不得钱,能带走的东西她看中了就买。

    温萦也一样。

    她买的很实用。

    书包,球鞋,裤子,衣服……

    还有很多吃的。

    初三买了,初四依然去买。

    就因为温渡说了一句话。

    “多买点儿,你们不用坐火车回去,到时候我让车队直接去一趟蒙市。去蒙市的时候正好从咱们家经过,你们想买的东西都可以装上。把东西放到家里,好好的休息一天,然后再出发去蒙市。”

    温老太太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于是带着孙女又去买东西。

    但凡内地缺的东西,温老太太就会多买一点儿。

    比如温萦做蛋糕用的牛奶和其他的材料,这次回去老太太就买了很多。

    初五这天早上,温老太太特意包了一大桌子饺子,还把律景之和律皓之都叫过来。

    大家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明儿我就和萦萦回去了。你们都好好的学习,好好的工作。有什么事儿也别瞒着,遇了事儿就是要大家一起解决的。”

    温老太太又说了几句场面话,大家就开始吃饭。

    之前买的东西,律皓之找人打包好,司徒光耀让人给送到了码头那边。

    初六一早上。

    温萦就跟着奶奶上了船。

    她站在甲板上看着站在岸边儿的律景之,用力地朝他挥了挥手。

    把手放在嘴边儿,大声喊道:“芝芝,暑假见。你要好好的呀!”

    律景之也站在岸边上,大声的喊:“萦萦,等我回来。”

    “好的。”

    温萦站在船上许久都没有进去,直到再也看不见律景之,才依依不舍的往回走。

    和小伙伴儿相处那么久,一分开很不适应。

    温萦有点闷闷不乐的。

    可是到了楚城之后,铁索带着大妮和二妮,领着温萦把整个城都逛了一遍。

    温萦坐在自行车的后面玩儿的乐不思蜀。早就把律皓之给忘到了脑袋后。

    初八这天。

    大清早。

    温老太太就坐着车出发了。

    走之前,温渡还特意提醒老太太:“奶奶到了路上一定要小心一点儿。后半段路天气会变冷,你得加衣服。光加衣服还不行,这边儿我给你放了两床被子,你到时候自己裹着点儿。吃饭的时候也别舍不得,到时候去吃点儿热乎饭。”

    温老太太听着孙子罗里吧嗦的,虽然嘴上嫌弃着,可是那心里很受用。

    “知道了,知道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又不是没走过这条路。再说不是还有你堂哥跟着吗?”

    温老太太觉得孙子就是太不放心他们一家人了。

    旁人信不着也就算了。温明辉跟他们是一个地方的,也是一个老祖宗。这半年也没少跑,早就能独立带领着车队来来回回的了。

    怎么就信不着了?

    “我这不是不放心嘛。”温渡笑的一脸轻松。

    没人知道温渡心里边儿是怎么想的。

    他心里真的太难受了。

    没有经历过家破人亡的人,是没有办法明白他此时失而复得的这种喜悦。

    更不会知道他有多珍惜现在的一切。

    温渡很多时候都想着要不要就妥协一点,过的平平淡淡一点。

    可平平淡淡真的就是幸福吗?

    他想让奶奶和妹妹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也想让他爸可以毫无顾忌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想拍戏就拍戏,也不担心被旁人挤掉角色。

    想唱歌就唱歌,不担心发不了唱片。

    妹妹想买漂亮的衣服,就买多漂亮的衣服。

    奶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里玩儿就去哪里玩儿。

    而这一切都需要金钱来支持。

    温韶钰正在为这个家的未来而努力着。他不想等到走不动了,没有办法去看看这个世界了,才把钱赚回来。

    “行了,你回去吧,我们知道该如何照顾自己,等到家就给你来电话。你也不用惦记着我们。”

    温老太太有之前坐过长途车的经历,这一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温萦拉着哥哥的手走到旁边,小声的说:“哥哥,你答应我的事情,可一定要做到呀。你说过你会回来考大学的。还有如果你遇见有钱人家的姑娘,千万要离人家远一点儿。如果你真的喜欢人家,记得带回来让我看看。”

    温渡看着一脸紧张的妹妹,好笑地捏捏她的脸蛋儿。

    “知道了,小管家婆。哥哥要是遇见喜欢的人一定跟你说,可是哥哥现在才14岁。距离娶妻生子至少还有个八年。在这之前,哥哥要努力赚钱,还要专心读书,考个好大学。没有时间想别的。”

    温萦仔细想了一下,好像哥哥说的有道理。

    “那我就等到哥哥20岁的时候再来找哥哥吧。”

    温萦转身想往车上爬,没想到她在车下边儿站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爬上去。

    小姑娘转过头求,就得看着温渡。

    温渡好笑的伸出手,轻松地把小姑娘送到了车兜儿里。

    “谢谢哥哥。”

    温渡抬手揉揉妹妹的脑袋:“跟谁学的?还跟哥哥这么客气。”

    温萦嘿嘿一笑。

    “就是忽然间很想谢谢哥哥。”

    “好啦,车里面给你装了不少这边儿的水果。到时候你给大姑带去点儿。你想送多少就送多少。等到明辉哥下次跑车再回去的时候,我让明辉哥给你多带点儿过去。”

    南方的水果在南方不值钱,很多北方人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

    不像后世,物流交通那么发达,想吃什么在网上都可以买得到。

    “知道了。”

    温萦挥挥手,坐到了奶奶身边去。

    车子开动。

    温萦看着哥哥追着车子往前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她差一点儿没忍住,哭出声来。

    “奶奶,如果哥哥以后不讨老婆也不生孩子,你一定不要催哥哥呀!”温萦擦掉了眼泪,嗡声嗡气的说。

    “你这在胡说八道什么呢?”温老太太被孙女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弄得很懵。

    温萦被哥哥叮嘱过,直到梦里的内容不能跟奶奶说,更不能跟除了哥哥以外的其他人说。

    她没办法跟奶奶说哥哥遇人不淑。

    最后都没有儿子孝顺他。

    “就是我无意之间遇见了一个大师,但是说哥哥的婚姻不顺。所以我宁愿哥哥单身,也不愿意哥哥不幸福。”

    温萦转过头哀求的看着温老太太:“奶奶,你就答应我,好不好?”

    温老太太本来想说这是封建迷信。

    可是看到孙女眼里那水汪汪的样子,到了嘴边儿的话就换成了其他的。

    “知道啦,不催你哥哥结婚,让他自己找对象。找不着也没事儿。”

    温老太太心想,她还能活多久啊?撑死也就一二十年好活。

    儿孙以后的事儿她是管不着了,也没这个心思管。

    从主城出来,天气一点一点的变凉。

    到了一个地方,他们就去饭店里边儿点点儿好吃的,喝点儿热乎的汤。

    到了江省,那边的瓦罐汤很出名。

    喝上一肚子热乎乎的汤,吃饭都香了,也感觉人都活了过来。

    又穿过了两座省。

    寒风透骨。

    可也到了家。

    小六接到电话,把家里边儿的炕和地笼都烧上,屋子里边儿也烧着水,还摆着热乎乎的饭。

    他们下了车,一进门儿就能吃上。

    等吃饱喝足。

    狠狠的休息了两天。

    温老太太觉得自己真的是年纪大了,年轻的时候还跟着男人东跑西颠儿的。那时候条件更艰苦,跑了两天两夜都不觉得累。

    有的时候睡一觉起来就好了。

    哪像现在,啥也没做,就是坐车的时间久了一点儿而已,人就受不了了。

    “奶奶,我亲自送你们过去。”

    温明辉跟九爷那边儿谈好了之后卸了货,装货的时间又推迟了几天,才过来找温老太太。

    温老太太已经收拾好东西,她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就带着孙女儿坐上了车,准备去蒙市找闺女。

    “走吧,别耽误了。”

    温老太太麻溜儿的,锁上门就走了。

    从平城到蒙市,开车要走上七八个小时。由于是第一次去路,还不是特别好走,时间又比平时慢了一点儿。

    温老太太他们一早走的,傍晚的时候才到地方。

    眼看着又到地方了,温萦忽然想起一件事儿。

    “奶奶,你给我大姑打电话了吗?”

    “没打电话。”

    温老太太绷着脸,面容十分严肃。

    温萦看到奶奶这样,心里咯噔一下。

    “奶奶,你为啥不给我大姑打电话?你是担心……”

    温萦的话没说完,就被温老太太接了过来。

    “我要是提前跟你大姑说我过来,她肯定会粉饰太平。过得好不好?平时过得怎么样?有没有被欺负?我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所有人都以为温老太太不喜欢自己的闺女,只是想着闺女的钱。

    没人知道老太太为啥要把闺女嫁给当庄的人。

    嫁在当中就算是被欺负了,她也能给闺女出头。

    谁知道白家那小子竟然升了官儿,到了部队还把闺女给带走了。

    还以为那小子一辈子都要待在部队。

    谁知道前两年白家那小子又转业了。分配的地方还不是他们平城,而是到了更远的蒙市。

    自从闺女随军之后,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

    她已经有十几年没见过闺女了。

    往年家里的日子很穷,闹饥荒的那几年,她也没亏着闺女。

    后面这十来年,闺女生孩子,她也不在身边儿。

    温老太太这心里边儿很不得劲儿。

    眼看着要到闺女家了,温老太太忍不住回想起姑娘小时候的模样。

    还记得上一次看见闺女时,是闺女准备去随军的时候。那时候闺女还是一个小姑娘,梳着两条大辫子,白白净净的。

    虽然左手的手腕儿有毛病,整个手不用,可她闺女长得好,一只手也比人家两只手的人强。

    这么多年闺女写信回来,从来没说过自己过的有多苦,只说自己过的好。

    月月给家里打钱,从开始的五块到后面的十块。

    也不知道这钱是闺女怎么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她要给家里边儿打钱,那得多看她男人的脸色。

    温老太太又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又不是不疼闺女。若不是家里边儿的日子的确不那么好,她也不会要闺女每个月寄来的钱。

    如今家里的日子好了。

    就算闺女离得远,她也能亲自去看看闺女过得怎么样。

    温萦还懵懵懂懂的。

    她隐约明白奶奶的意思,有点儿期待见到大姑,又有点儿害怕见到大姑。

    万一姑姑过得不好,奶奶肯定会生气,会自责,会彻夜睡不着觉。姑姑过得好,奶奶心里可能会好受一点儿。

    可到底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姑姑。

    谁也不知道姑姑到底过得好还是不好。

    进了蒙市,一路朝着姑姑家那边走,蒙市跟平城根本就没有办法比。

    看上去有一点破旧,一点都不像一个大的城市。

    距离姑姑家越近,环境反而越好。

    温萦发现奶奶的表情也好了一点点,但是那眉心还是紧锁的,始终没有舒展开。

    等到了姑姑家,姑姑家住在家属院儿里。

    到门口一打听就能打听到了。

    司机在车里边儿等着。

    温老太太叫着温明辉,牵着温萦,什么东西都没拿,就直接朝着温如欣的家里走去。

    温如欣的家里住在一楼,外面儿还有一个小菜园子,打理的干干净净。

    晒衣杆儿上挂着衣服,衣服上有补丁还洗的发白。

    任谁都看得出来,那是一个女同志的衣服。

    旁边儿还挂着不少孩子穿的衣服。

    衣服上同样都打着补丁。

    温老太太扭头跟温明辉说:“明辉,你去敲门儿。”

    “好。”

    文明辉说完抬脚走进去,来到门口敲了敲门。

    里边儿瞬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谁呀?”

    温明辉没说话,又继续敲门。

    里边儿的人过来把门打开,看到站在门口的陌生人。

    温如欣狐疑地问:“同志,你有啥事儿啊?你找谁?”

    “请问这里是温如欣的家吗?”

    温如欣没想到来人竟然是找自己的,她点了点头说:“我就是。请问你是?”

    温明辉回头看了一眼,温老太太就在旁边喊道:“这是你大侄子。”

    温如欣听到熟悉的声音,打开门,朝着后面儿看去,看到温老太太站在不远处,眼泪刷拉一下就掉了下来。

    温老太太看着闺女脸上没有皱纹儿,手也是白皙的,头上更是没有半根白头发,这脸色才好看了一点儿。

    她牵着孙女的手往里边儿走:“好好的,哭什么呀?孩子们在哪儿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在家里?”

    温如欣抬手擦掉眼泪说:“这不马上要过十五了吗?孩子的爸爸带他们出去买元宵了。”

    “这是你大姑。”温老太太让温萦走到前边儿来。

    温萦乖巧地喊人:“大姑好,我叫温萦,你叫我萦萦就可以了。”

    “萦萦都长这么大了呀?我都还没见过他呢。”温如欣又看着温明辉问,“妈,这个是……”

    “这是明辉。你忘了吗?你小时候还领他玩儿过呢。”

    温如欣恍然大悟的说:“明辉都长这么大了?这要是走在路上,我都不敢认了。”

    温明辉这几年一直在外面跑来跑去的人也变得大方了很多。

    他大大方方的笑着说:“我这不是都长大了吗?也是20好几的人了。”

    “那你成家了没有啊?”

    温如欣一边儿问着,一边儿关上门,让温老太太他们赶紧到屋里坐。

    温老太太进了屋子就开始打量周围的环境儿,家里边儿的摆设比老太太想象中要好的多。

    屋子里边儿收拾的挺干净,房子也算是挺好的。

    有好几个房间。

    温老太太没急着让温明辉去收拾东西,就这么坐在客厅里等着温如欣端茶倒水。

    没出几分钟,白世荣带着三个孩子回来了。

    一进家门儿,看到坐在客厅里的陌生人,三个孩子愣了一下。

    白世荣从后边儿进来,看到坐在沙发上的老太太,惊讶的喊道:“妈,您啥时候来的?咋没打个电话?我好去接您。这是小渡?”

    白世荣的视线在温明辉和温萦身上来回看,觉得旁边儿那是温萦,没想到温渡那孩子长得竟然这么老成。

    “这是明辉。”温老太太一说名字,白世荣就想起来了。

    “明辉都长这么大了呀,这要是走在街上,我可就不敢认了。”

    白世荣和温如欣真不愧是两口子,开口说的话都是一模一样的。

    “那这个就是萦萦?”

    白世荣瞅着温萦的小脸儿,想到小舅子那儿长相儿,也非常理解,为啥人家这孩子能长得这么好看。

    他们家的三个儿子长得都随他媳妇儿,一个个儿虽然是浓眉大眼,可是看着就比旁人家的孩子好看多了。

    白世荣每次带着三个孩子出去,都有不少人想着要跟他拉亲戚。

    他甭提有多高兴。

    “你们三个快点儿过来叫姥姥。”

    白家的三个男孩子站成一排大声的喊:“姥姥!”

    温老太太看到三个孩子眼里边儿也带上了笑意:“你们三个过来让姥姥好好看看。”

    问老太太看到三个外孙子心里边儿特别高兴,还给他们三个介绍温萦。

    “老大,你过来。让你妈给你拿点儿钱跟片儿,你去买点儿肉回来。买牛肉听见了没?再去打点牛奶回来。你妹妹在这儿,多买点儿牛奶过来。”

    白世荣看到丈母娘又瞅着激动的媳妇儿,心里边儿特别高兴。

    开口就让孩子出去买肉,买菜。

    别的不说,单说这态度就让温老太太心里边儿舒坦。

    “不用那么麻烦,吃的东西我都带了。”温老太太开口喊温明辉,“明辉,你领着你姑父和你三个弟弟去把东西都搬进来。”

    白世荣连忙说道:“妈,这可不行,您好不容易到我们这儿来一趟,怎么能不让我们进进孝呢?也就是买一些牛肉的事儿,这些牛肉在咱们老家可是一点儿都吃不到。您来到咱们蒙市必须得尝尝。”

    白世荣看着已经有点儿傻了的媳妇,站在她身边小声的提醒:“媳妇儿,赶紧的,给孩子拿钱,拿票,让孩子去买肉。”

    “哦,我这就去。”

    温如欣转瞬间去拿票和钱交给大儿子,让大儿子去买肉。

    温老太太看到大外孙那儿熟练的模样,就知道大外孙子没少去买菜。

    “行了,东西有点儿多,你们别张罗别的了,赶紧先把东西都收拾进来。”

    听到丈母娘这么说,白世荣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还以为丈母娘能拿多少东西过来呢。

    又能耽误多少事儿?

    结果等到白世荣出去之后,看到了满满一卡车的东西,嘴巴都合不拢了。

    “妈,咱们家是发财了吗?你是从哪儿等来的这么多东西啊?”白世荣这话一说完,脑袋就挨了温老太太一巴掌。

    “这些东西都是从香城买的。还有电视机,洗衣机和冰箱,电风扇。这些东西都是小渡准备的。还有些东西是萦萦买的。剩下的那些是我让人看着给你们买的。家里边儿以后缺了什么就直接说。以前家里边儿日子过得不好,都是你们救济家里,你对如欣的好,我老婆子也都记在心里。这东西你也不用不好意思收着,这是我给我闺女和我三个外孙子的。”

    温老太太这么一说,白世荣就知道老太太是担心自己脸上挂不住。

    他其实没有那么爱面子。

    他打小就喜欢温如欣,温如欣跟村里边儿的姑娘都不一样。虽然她一只手不太好,可她跟村里边儿的其他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个时候白世荣也不知道为什么温如欣跟其他的姑娘不太一样。

    等到后来他把人娶到家,看着别人的媳妇儿把家里整的乱糟糟,做的饭也不好吃。说话嗓门儿还贼大,缝的衣服针脚也不好看。而自己家里边儿永远干净,不管是衣服还是其他,都是整整齐齐的摆在那里。

    温如欣讲话的时候永远都是温温柔柔的,做的饭也好吃。

    仿佛这个人是没有脾气的。

    她越是这样,白世荣就忍不住疼她。

    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给她弄回来,别人有的,她要有,别人没有的他更要有。

    他每天回家都要洗碗,顺路还要把菜都买回来。有的时候旁人还能看到他在院子洗衣服,总是在背后说他怕老婆不像个男人。他也完全不在意。

    他只想对自己的媳妇儿好。

    那些人根本就不懂。

    他也不希望别人懂。

    “妈,你以后多给买点儿东西呗?你看看这些东西都是我弄不来的。这些东西买回来,如欣以后在家里边儿也不用那么无聊了,还能天天看看电视。夏天要是剩了饭,也能放在冰箱里边儿,不会坏,免得如欣总是这么心疼。”

    白世荣看到从车上搬下来的洗衣机,眼睛都亮了。

    “妈,这台洗衣机买的可真好呀,这简直就是我的救星。”

    白世荣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喜欢这台洗衣机。

    温老太太一听这话回头瞅了一眼没出息的女婿就看了看,不好意思把头低下的闺女。哪里猜不出来,家里的衣服都是女婿洗的。

    温萦站在旁边儿,抿着嘴偷着乐。

    姑父真的好有意思呀!

    没想到姑父竟然还帮姑姑洗衣服。哦,对了,姑姑的手有问题,可能家里的衣服都是姑父洗的。

    “瞧你那点出息。一台洗衣机就把你洗成这样。别不是洗衣机来了,你就不打算干活儿了。”

    温老太太绷着脸说的话也怪过尖酸刻薄的。

    白世荣非但不介意,还笑着说:“妈,这你就不懂了。有了这台洗衣机,我以后都不用洗衣服了。就是晾个衣服而已,这有啥可难的呀?”

    “行了,先把东西搬进去。让明辉帮你装上,然后试试看好不好用?”

    温老太太可是说的算的那个人。

    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明明是第一次来到女婿家,可是这个家里边儿依然就是她说的算。

    温萦看着东西一件儿一件儿的搬进来就跟表哥们说:“这个是我专门给你们买的钢笔。芝芝说,这个牌子的钢笔在香城卖的最好了。我还给你们买了很多笔尖,要是钢笔使坏了就能替换上。不过你们每个人都有两支钢笔,应该可以用上几年。如果钢笔坏了记得跟我说,到时候我再给你们买新的。”

    白勇立挺不好意思的说:“这两支钢笔就够我们用一辈子了,不用再买新的。”

    “二表哥,我现在很会赚钱的,你相信我。”

    温萦知道哥哥是不好意思要她的东西。

    可她知道,几个表哥都是好样儿的。

    “二表哥,你跟我就不用这么客气了。以前姑姑往家里寄钱的时候,让我能吃上鸡蛋。穿的衣服比别的小孩子都好。现在我只是想给你们买几支钢笔而已,难道这都不行了吗?再说姑姑又不是只往家里寄过一次两次的钱。姑姑每个月都往家里面寄钱,一寄就是十几年。”

    这份情他们要记在心里。

    别说这一卡车的东西,就是十卡车的东西都还不了这份情。

    白勇立说:“那是妈妈孝顺外婆的,跟我们又没有什么关系。”

    “我想给表哥们买东西,那是因为我和表哥们关系好。也是我愿意,更是因为我喜欢表哥们。”

    温萦鼓着脸颊看上去特别的可爱。

    白勇立发现自己竟然说不过一个小姑娘。他本来想找大哥帮忙的,可是一转头只看到了一个弟弟。

    偏偏这个弟弟还是个沉默寡言的。

    白勇立只好说:“那等哥哥以后大学毕业找了工作,赚到第一笔钱就是给你买礼物。到时候你不能不收。”

    温萦在心里边儿偷着乐。

    以后每年他都要给表哥们送东西,等到表哥工作的时候,她都不知道给表哥买了多少东西了。

    所以到时候表哥给她买礼物,她肯定会说的心安理得。

    “老二,你们快过来帮忙,把这些东西都拿进去。”

    白世荣在车上面忙活,发现东西真的太多了,就让两个小儿子过来帮忙。

    白勇军提着五斤肉回来的时候,看到家门口停着一辆大车,他爸还有他弟弟们正往屋里边儿搬东西,一时间没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

    “爸,你这是打劫了谁呀?”白勇军一开口,不难看出那脾气秉性随了他爹。

    白世荣没好气地瞪了他儿子一眼,随后笑的合不拢嘴。

    “这都是你姥姥,你舅舅,你干舅舅,还有你表弟和你表妹给咱们买的东西。”

    白勇军看着车里的东西,又往屋里边儿看了一眼,发现屋子里也堆了不少,挺多东西都堆在门口儿的小院儿里了。

    “这哪儿是买的东西呀?这是把人家都打劫了吧。”

    “臭小子,别胡说八道!”

    白勇军捂着脑袋:“爸。这些东西到底花多少钱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前段时间你姥姥前段时间给你妈打了3000块钱。”

    白世荣想到妻子接到汇款单的那一刻,疯了似的往家里边打电话。

    也不知道他丈母娘说了什么,反正他媳妇儿把钱取出来,转手就存在了银行里还存了一个定期。

    没个十年估计都拿不出来这笔钱。

    温如欣这会儿已经傻眼了。

    这一卡车的东西不仅有吃的,有穿的,还有用的,方方面面买了太多了。

    国内的油不好买,老太太光是油就买了一年的量。

    “炒菜也要放油,别舍不得放。你看看你瘦的,那脸色儿都不好看。还有这大米也是我专门儿托人买的,别舍不得吃顿好的。以后家里边儿缺什么东西就提前给我打电话。到时候我托人坐火车给你送过来。我看了一下火车站,就在你们家旁边儿,带个东西过来也方便。”

    温老太太对闺女的生活总的来说还算是满意的。

    当初她也算是没看错人。

    “妈,不用你这么麻烦的,我们这儿也不是吃不上,喝不上。”

    温如欣不想要让她妈总是这样操心她。

    这话温老太太就不爱听了。

    “以前妈没本事。给你挑的对象儿只能是挑到这样儿的。”

    温如欣说:“世荣人挺好的,对我也好,平时都不让我干什么活儿,每个月的工资都交到我手里。他往家里边儿打五块钱,给您打五块钱过去。后边儿就涨到了十块。这些年我嫁过来,以前就带带孩子,做做饭。没吃什么苦,也没受什么累。”

    “话还是那句话。以前咱家日子过得不好,妈想帮也帮不上你。如今家里边儿的日子过好了,也越来越好。当然是希望你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以后你缺了什么,想要什么就直接给家里打电话。”

    温老太太瞅着闺女那模样,就明白这丫头是不会主动打电话回家求助的。

    “你就算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三个孩子着想。你的户口还在我们家,当初也没起走。”温老太太手里边儿有两栋房子,一栋是留给温萦的,一栋是留给温渡的。

    她本身上就已经亏着闺女了。

    “这两年我让人瞧着,要是有合适的房子就给你买一套。往后孩子大了,考上大学,回到了平城。等你们家白世荣退了休,你们两口子就可以回到平城了。”

    温老太太年纪大了,就想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的。

    温如欣不争气的在旁边儿掉眼泪儿。

    “好好的,你哭啥呀?”

    温如欣一边摇头一边抹泪:“我是一个出嫁的闺女,你往我身上花这么多钱……”

    “怎么着?我给我自己闺女花钱,还有人敢说三道四的吗?你弟弟都没意见,你侄子和你侄女都没意见,谁敢有意见?买房子这事儿还不是我说的,是你侄子说的。”

    温老太太的脸瞬间就沉了下来。

    她绷着脸没好气的说:“我从楚城回来的时候,你侄子单独把我拉到一边儿,特意叮嘱我说。他给他爸爸在香城买了一栋房子,等到今年暑假的时候让你也带着三个孩子一起过去玩儿玩儿。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见见世面。他还跟我说,以后你这三个孩子说不定要考到平城去。平城那么多学校,全国最好的学府也都在平城。如果他们三个孩子都考到了平城,肯定是要有一个住处的。就让我提前把房子看好,然后买下来。”

    温如欣听着他妈说的话,眼泪就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掉。

    她以为自己的日子已经过得很不错了,没想到自己的日子竟然还可以变得更好。

    “妈,我都不知道该怎样回报您了。”温如欣哽咽着说。

    “我生你,是让你来回报我的吗?当年我让你吃了那么多苦,你有一句怨言吗?”

    温老太太看着温顺的闺女,沉沉地叹了一口气。

    她这个闺女哪儿哪儿都好,就是性子太软了。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被人家欺负。

    好在白家这小子还算是靠得住,不然等他回去非把白家的祖坟都给掘了。

    温如欣看着搬进来那么多东西,她也搭不上手,就进屋去做饭。

    温老太太就坐在上边儿指挥,“这几袋子是大米和白面。你找个地方放起来。别舍不得,给孩子吃点儿好的。”

    “肯定舍得,妈,您放心,苦着谁都不能哭着孩子。”

    白世荣立刻扛着面袋子往仓库里去,说是仓库,其实就是个地下室。地下室是里边儿都是用水泥锤的,平时家里边儿有点儿什么东西都放在这边儿。

    冰箱,洗衣机之类的都放在客厅,等着一会儿装上。

    衣服都放在一边儿,等着洗完了之后再挂进去。

    可是衣服真的太多了,都没地方放。

    白世荣抽空溜进厨房里,苦笑着跟媳妇儿说:“我长这么大,除了部队发军装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衣服。以后你再也不用穿打补丁的衣服了。出个门儿一定要穿的漂漂亮亮的,让那些人看到气死。”

    省的一天到晚在背后说三道四的。

    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些人在背后总是说他媳妇儿各种不好。

    从今天起,所有人都得羡慕他娶了一个好媳妇。

    那些人肯定都要巴结他媳妇。

    他媳妇儿有一个非常强悍的背景。

    他的丈母娘给力呀!

    白世荣一想到那些人的表情,就忍不住偷着乐。

    “你这是什么表情?”

    恰好问老太太从外边儿进来,看到女婿脸上的笑容,就忍不住皱眉。

    白世荣看到丈母娘笑的更高兴。

    “妈,还想吃点儿别的什么不?您就在这儿多待几天。明儿晚上我给你烤羊排,您是不知道我做的烤羊排那味道真是绝。一般人根本都吃不到。”

    “我们在这儿也待不了几天,过了十五就走。”温老太太说完想起来一件事儿,“你知道哪儿有卖皮子的不?”

    “妈,您还做这生意呀?”白世荣心思很敏锐。

    温老太太说:“不是我做这个生意,是你侄子做这个生意。你要是有门路的话,往后我就让明辉的车队来这边一趟。半个月至少过来一次,到时候还能给你们捎点儿东西过来。”

    白世荣觉得自己的丈母娘不去做生意,那真是浪费。

    “哎,你还别说,我真有门路。”

    温老太太一听,直接拿起电话给自己的孙子打了过去。

    “具体的事儿你跟小渡聊。这件事情我说的不算,要是聊成了,往后你媳妇儿想回家去住两天都是可以的。”

    白世荣很不想让媳妇儿回娘家,这样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可是他也知道媳妇想家,这说什么都不能拦着。

    “那我跟小渡说。”

    白世荣这边儿刚说完电话就通了。

    电话正好是温渡接的。

    “喂?奶奶?”温渡听到老太太的声音,立刻笑着问道,“您这是到我大姑那里了吗?我大姑和我大姑父还好吗?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我提。”

    温老太太听着孙子说的话,眼角眉梢都柔和下来,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白世荣在旁边看的啧啧称奇。

    “你大姑跟你大姑父都挺好的。刚才我问了你大姑父一声,他说他这边能弄到好的皮子。具体的你跟他谈。要是合适,你就让车每个月往这边跑两趟。”

    温老太太别的话都没说,但温渡也明白了老太太的意思。

    “正好大姑他们缺什么?我这边还能帮忙安排上。”

    温渡的话可是合了老太太的心意。

    温老太太就说:“你大姑父就站在旁边儿呢,我把电话给他,让他跟你谈。”

    “好。”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