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第八章 诗圣——杜甫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祖籍襄阳,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遂居巩县,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青少年时期,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宅里,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这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

    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二十岁时游吴越,历时数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大概这时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会见了诗人高适,这是第三次漫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两人还互赠了诗篇。杜赠李的诗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赠杜的诗说:“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杜甫往奉先省家,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着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