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第四十九章 平定安史——郭子仪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又进位中书令,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权,处于闲官,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再度被启用,出任关内副元帅,收复长安。吐蕃、回纥联兵入侵,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唐德宗即位后,尊为“尚父”,进位太尉兼中书令。

    郭子仪,早年参加武举,以异等成绩补任左卫长上,后累迁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北庭副都护等。郭子仪升任左武卫大将军、横塞军使、安北副都护,又改横塞军使为天德军使。郭子仪兼任九原郡都督、西受降城使、九原郡太守、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不久,郭子仪的母亲、赠魏国夫人向氏去世,他去职返家守孝。

    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郭子仪收复静边军,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于是收复云中、马邑,开通东陉关,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叛军攻破常山郡,占领河北全境,这时,李光弼自太原东进攻打常山,攻克了常山,而郭子仪率军出井陉关,与李光弼一同击破史思明数万军队,平定藁城。又南攻赵郡,俘获敌军四千人,都放走了,斩杀叛军任命的伪太守郭献璆,回军常山。

    郭子仪返回常山,史思明又集结数万兵马尾随其后,到了行唐县,郭子仪选出五百骑兵又出来挑战。三日后,敌军退去,郭子仪乘敌军疲惫之机,又在沙河击破敌军,于是前往常阳驻守。安禄山添加兵力增援史思明,郭子仪说:“敌人仗着增加了兵力,必定轻视我,轻视我,内心就不坚定,一战就能攻克敌军。”唐军与叛军交战中,郭子仪杀敌方一步将并宣示己方众将士,将士们殊死战斗,于是击破敌军,斩首两千级,俘虏五百人,俘获的马匹数量也一样。

    于是,郭子仪白天带兵征战,晚上捣毁敌方堡垒,敌军不得休息,士气衰弱。于是与李光弼、仆固怀恩、浑释之、陈回光等在嘉山击破敌军,斩首四万级,获得数万匹马。史思明逃往博陵。于是,河北各郡县都斩杀叛军守将,迎接朝廷军队,郭子仪正欲北征范阳,此时哥舒翰在潼关战败,天子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下诏军队班师,郭子仪与李光弼率军队五万赶赴朔方行在。

    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赶到灵武,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朔方节度使。唐肃宗检阅大军,发兵南征,到了彭原。宰相房琯主动请缨讨伐叛军,在陈涛战败,唐军损失大半,唐肃宗只能倚靠朔方军为根基。敌将阿史那从礼又率同罗、仆骨五千骑兵,引诱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等数万兵力逼近行在,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葛逻支联兵进击,斩获数万,牛羊不可胜数,终于平定河曲。

    潼关进攻敌将崔乾佑,崔乾佑战败,退保蒲津,此时永乐尉赵复、河东司户参军韩旻、司士徐景及宗室子锋在城中,密谋作为内应,郭子仪进攻蒲津,赵复等人斩断城墙,打开城门。崔乾佑逃往安邑,安邑假意接纳他,崔乾佑的军队进城进到一半的时候,县门发兵,崔乾佑脱身逃走。敌将安守忠守卫永丰仓,子仪遣儿子郭旰与其交战,杀死敌军一万级,而郭旰阵亡,唐军夺取了永丰仓,于是打通了潼关到陕州的道路。

    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弑杀,朝廷欲大举进攻,唐肃宗诏郭子仪回凤翔。郭子仪进封司空、关内河东副元帅,令郭子仪率军赶赴京城。在清渠与叛将安守忠交战,唐军失利,部众溃散,把所有武器都丢在了清渠,郭子仪聚集余部,退守武功,到皇帝处请罪,请求降职,于是被降为左仆射,仍兼同平章事,其余职务不变。

    郭子仪升任天下兵马副元帅,以兵部尚书、平章事兼朔方、陇右、河西三镇节度使。作为中军副帅,随从广平王、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俶率蕃、汉兵十五万前去收复长安,到了长安城西,驻兵于香积寺北澧水之东。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叛军十万驻扎在唐军北面,叛军李归仁出来挑战,唐军追击,逼近敌阵。叛军齐攻唐军,唐军退后,被叛军击退,唐军惊乱,叛军争相夺取辎重,李嗣业说:“今日不用自己的身躯引诱敌人,则我军必败。”

    于是,脱掉衣服,拿长刀,站立于阵前,大声呼喊着奋战,阻挡他的敌军都被杀死,李嗣业杀死数十敌军,唐军阵形才镇定下来。于是李嗣业率前军各执长刀、如墙推进,所向摧靡。都知兵马使王难得为了救其裨将,被敌军射中眉间,面皮掉下遮住双眼,王难得拔掉箭,扯掉脸皮,血流满面,仍然向前奋击。叛军埋伏骑兵于战场东面,想从后面袭击唐军,被唐军侦察到,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率回纥军攻击叛军伏兵,全部消灭了敌人伏兵,叛军士气衰落。李嗣业又与回纥军杀到叛军阵后,与正面的唐军一起夹击叛军,从午时打到酉时,唐军斩首叛军六万级,俘虏敌军两万人,还有很多叛军逃跑时掉入沟堑而死,叛军于是大败。叛将张通儒弃城逃往陕州。第二天,唐军进入长安,老百姓夹道欢呼说:“没想到今日又能见到官军!”李俶修整三日后,继续东征。

    安庆绪派遣严庄调兵马十万前往陕州与张通儒共抗唐军,叛军听闻唐军到,将全部兵力驻扎在山西,背山结阵。郭子仪用大军攻击叛军正面,回纥率军登山绕到叛军背后,在山中遇到了一支隐藏的叛军,回纥兵因为与山中叛军交战而错过了期限,唐军稍微后退,叛军分兵三千人,断绝唐军归路,唐军军心动摇,郭子仪指挥回纥兵进击,将叛军全部杀死。李嗣业与回纥军从后方攻击叛军,从扬起的尘土中飞来十余箭射向叛军,叛军大惊说:“回纥来了!”于是,叛军大败,尸体漫山遍野,严庄、张通儒逃回洛阳,再与安庆绪一起逃往相州,郭子仪率军收复东都洛阳。

    河东、河西、河南的失地大部分均已收复,郭子仪因功加封司徒、代国公,余官如故,加食邑一千户,郭子仪入朝,肃宗命人在灞上迎接,并慰劳他道:“国家再造,是你的功劳。”郭子仪磕头致谢,郭子仪奉命返回洛阳,经营北讨安史叛军事宜。

    郭子仪因在黄河边击败叛军,擒获叛将安守忠,献俘至京师,肃宗命百官到长乐驿迎接,并亲自在望春楼等待,进封其为中书令。然后,肃宗诏命九位节度使合力讨伐安庆绪,因郭子仪、李光弼皆为元勋,难相统属,只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却不设立元帅。

    郭子仪率兵从杏园渡过黄河,在获嘉击败叛军,斩首四千级,捕虏五百人,叛将安太清逃至卫州防守,郭子仪围困卫州。鲁炅从阳武,季广琛、崔光远从酸枣,和李嗣业一起会合郭子仪于卫州,安庆绪将兵马分为三军,以崔乾佑率领上军,田承嗣率领下军,庆绪自率中军,前往救援,即将开战时,郭子仪先选出三千人射手埋伏于营垣之内,并嘱咐道:“等我军退却,叛军必定乘机攻营垒,你们就呐喊射箭。”两军交战不久,郭子仪假装兵败,叛军追击,追到营垒下,伏兵立刻登上垒垣,乱箭齐发如同下雨,叛军大惊退走,郭子仪又率军奋击,安庆绪大败,叛军被斩首4万级。

    此战,郭子仪军获铠胄数十万,捕杀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攻克了卫州。安庆绪逃走,郭子仪等率军追击到相州,许叔冀、董秦、王思礼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领兵相继来到,安庆绪收集叛军余部与官军再战于愁思冈,大败,前后被斩三万级,被俘千人。安庆绪于是入城固守,郭子仪等人围邺城,又引漳水淹城,城被淹两个时辰,不能攻破,城中粮尽,人吃人。安庆绪窘迫,只得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发兵三十万援救邺城。

    史思明发兵从魏州来援安庆绪,史思明率军奋战,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先与史思明交战,双方被杀伤的人数几乎相等,鲁炅中流矢受伤退出战斗。郭子仪率部在后,还未来得及布阵,突然大风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即使近在咫尺却看不清。唐军与叛军都大惊,各弃兵仗辎重,唐军向南、叛军向北面溃退,唐军各部相继引还。郭子仪退守河阳后,肃宗任命郭子仪为东都留守,东京畿、山南东道、河南等道行营元帅。观军容鱼朝恩一直妒忌郭子仪,趁机把相州之败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并在肃宗面前进谗言,肃宗将郭子仪召还京师,任命赵王李系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为副帅代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兵权虽被剥夺,但仍以大局为重,忠心于朝廷。

    肃宗任命郭子仪为邠宁、鄜坊两道节度使,但仍将其留在京师,在百官的要求下,肃宗准备命令郭子仪带兵出征。肃宗任命郭子仪为诸道兵马都统,命其率英武、威远等军以及河东、河西诸军攻取邠宁、朔方、大同、横野,然后再取范阳,但被鱼朝恩阻挠破坏。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兵败邙山,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朔方诸军都统李国贞、河东节度使邓景山相继被杀。朝廷害怕这两支军队与叛军联合,于是起用郭子仪为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等军兵马副元帅,进封汾阳郡王,驻守绛州。

    唐肃宗病重,不见百官,郭子仪请求道:“老臣接受任命,将要死在外地,不见到陛下,死也不能瞑目。”肃宗命人将其请入卧室,道:“河东的事情全都拜托你了。”并赐他御马等物。郭子仪到达治地后,诛杀为首作乱的王元振等几十人,新任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也处死作乱者,各地将领尽皆恐惧,不再敢作乱。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