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第十一章 讨伐河东——张濬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张濬,字禹川,河间人,唐朝末年宰相。早年曾隐居于金凤山,后被权宦杨复恭荐为太常博士,由此进入仕途,曾参与讨平黄巢之乱,在僖宗、昭宗两朝官至宰相。朝廷发起从地方军阀手中重夺权力的讨伐战的主倡者,但在指挥讨伐李克用之战时损失惨重,后被罢免并被迫致仕。朱温控制了唐昭宗,意欲篡位,担心张濬鼓动其他军阀联合讨伐自己,命部下张全义屠灭张濬全家。

    张濬,年轻时便涉猎文史,性情洒脱,但却好说大话,因此在士林颇受鄙弃,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仕途不顺,遂隐居在金凤山中学习纵横之术,希望以此博取权位。后得到权宦杨复恭的推荐,被任命为太常博士,累升至度支员外郎。

    黄巢率起义军逼近关中,张濬遂称病辞职,带着母亲、族人避乱于商州。不久,黄巢大军逼近京城长安,唐僖宗弃京出逃,西奔蜀地。张濬指点汉阴县令李康献上数百骡车的干粮,解决了唐僖宗逃难途中的粮草短缺问题,因此得到僖宗的器重,被召拜为兵部郎中。

    唐僖宗抵达成都,张濬最初虽是依靠杨复恭发迹,但却转而讨好权宦田令孜,从此与杨复恭交恶。宰相王铎出任诸道行营都统,总领收复长安的战事,张濬时任谏议大夫,又被王铎召入幕府,担任都统判官。王铎命张濬以诏使的身份前往青州宣诏,召平卢军共讨黄巢。

    当时,平卢军节度使王敬武已受黄巢官爵,没有出迎张濬,张濬当面斥责其不知君臣礼数又有什么脸面统驭军民,王敬武愕然谢罪。张濬随后宣读诏旨,但平卢军将士皆默然不应。他于是将军中将佐全部召集到鞠场,对他们晓以逆顺之道,并道:“你们不效忠于享国数百年的天子,却向黄巢这个盐贩出身的乱贼称臣,有什么利益可图?如今各镇纷纷勤王,你们仅据一州之地却坐观成败,一旦朝廷讨平黄巢,你们又会有什么下场?不如应诏出兵,富贵功名指掌可取。”诸将皆表示愿效忠朝廷,王敬武遂调遣军队,随张濬西去勤王。唐军彻底平定黄巢之乱,唐僖宗亦由成都返回长安,并以张濬为户部侍郎。

    张濬在兵部侍郎、诸道租庸使任上被拜为宰相,加同平章事衔,并判度支,后来又兼任兵部尚书,进阶官为开府仪同三司。当时,田令孜已失势,杨复恭接任神策军中尉,重新控制了内朝,张濬因此前得罪了杨复恭,不久便被免去宰相之职。

    僖宗病逝,其弟昭宗在杨复恭的支持下得以继位,杨复恭掌控禁军,又自恃有拥立之功,专擅朝政,引起了唐昭宗的不满。唐昭宗听闻张濬很有权谋,便重新任用他为宰相,张濬与宰相韦昭度、杜让能等常向唐昭宗提及大中年间唐宣宗抑制宦官之事,希望皇帝能打压宦官的势力。

    张濬以中书侍郎、户部尚书、同平章事之职,再领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他曾在延英殿与唐昭宗讨论前代治政得失,并称:“陛下正当壮年,英明睿智,却受制于宦官、藩镇。臣每思及此,都痛心泣血。”唐昭宗又问他治国理政以何事为最急,张濬道:“最急莫过于强兵,兵强而天下服。”唐昭宗遂积极扩充军备,力图增强朝廷实力。

    宣武节度使朱温上疏唐昭宗,请求朝廷讨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并表示愿出兵配合作战,唐昭宗认为李克用讨平黄巢有功,不愿出兵讨伐河东。宰相杜让能、刘崇望等多数朝臣也反对用兵,而张濬却与宰相孔纬极力主战,打算趁机立功重树皇权,以压制杨复恭为代表的宦官势力,他倚仗朱温之势,连番论奏,最终使得昭宗同意出兵。

    唐昭宗下诏削除李克用的官爵,以张濬为河东行营兵马都招讨宣慰使,让他和副使孙揆统率禁军以及邠宁、鄜坊、夏绥等藩镇军五万,征讨河东。镇国军节度使韩建率部参战。而在同时,朱温为太原东南面招讨使,自东南方向进攻河东镇;幽州李匡威、云州赫连铎为太原东北面招讨使,自东北方向进兵。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