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第六章 后梁末帝——朱友贞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朱友贞,又名朱锽、朱瑱,宋州砀山人,后梁末代皇帝,梁太祖朱温第三子,朱友珪异母弟。朱友贞是朱温嫡子,初封均王,担任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朱友珪篡位后,被授为东京留守、开封府尹,与赵岩、袁象先、杨师厚等人密谋政变,禁军兵变,诛杀朱友珪。朱友贞遂在东京称帝。他在位期间,疏远敬翔、李振等旧臣,重用赵岩、张汉杰等无能之辈,在梁晋争霸战争中胜少败多,接连丧失国土,以致国势日衰。晋王李存勖建立后唐,对后梁发动总攻,朱友贞在唐军攻入东京前夕,命亲信皇甫麟将他杀死,后梁随之亡国,终年三十六岁,在位将近十一年,后被李存勖追废为庶人。

    朱友贞,朱温嫡子,其母张氏是朱温正妻,他容貌俊美,沉稳寡言,喜好结交儒士,唐末时被授为河南府参军。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史称后梁太祖,朱友贞作为皇子,被封为均王。不久,朱温在禁军中组建天兴军,充作亲信牙军,以朱友贞为左天兴军使。

    郢王朱友珪在西都洛阳发动政变,弑杀朱温,他矫造遗诏,命供奉官丁昭溥赶赴东京汴州,密令朱友贞杀死博王朱友文。不久,朱友珪称帝,朱友贞被任命为检校司徒、东京留守,并代理开封府尹。当时,朱友珪通过政变弑父而登位,有亏忠孝,因而未能得到功臣宿将的拥戴,朱友贞与姐夫赵岩、表兄袁象先密谋政变,伺机推翻朱友珪,他还遣使赴魏州,取得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的支持。

    朱友贞用计策反屯驻东京的禁军龙骧军,派人到洛阳催促赵岩、袁象先起事。袁象先率禁军冲入宫城,诛杀朱友珪,控制了洛阳。赵岩则携带传国玺前往东京,请朱友贞赴洛阳即位,但朱友贞却坚持要在东京称帝。

    朱友贞即皇帝位,追废朱友珪为庶人,并取消凤历年号,复称乾化三年。当时,晋王李存勖割据河东,兼并幽州镇,并与成德镇、义武镇结成联盟,以复兴唐朝的名义共同对抗后梁。而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矜功自傲,控制所管六州财赋,还挑选数千军中悍卒组建银枪效节军,作为私人护卫部队。后梁外有强敌窥伺,内有强藩跋扈,形势非常严峻。

    杨师厚病逝,朱友贞趁机将魏博六州分割为魏博、昭德两镇,以削弱藩镇势力,结果引发魏博兵变。变兵囚禁新任节度使,叛附晋国,李存勖乘势进占魏州,兼并魏博镇,随后又攻取德州、澶州。朱友贞命王檀、谢彦章、王彦章兵出阴地关,进犯晋国后方重镇太原,但久攻不克,只得退兵。

    不久,李存勖在故元城大败梁军,随后又接连攻占卫州、磁州、相州、洺州、邢州、沧州、贝州等地,黄河以北除黎阳一地外,全部被晋国占领。

    朱友贞不顾宰相敬翔劝阻,赶到洛阳准备祭天大典,他亲赴伊阙,拜谒宣陵。李存勖率军东进,攻陷魏州通向郓州的重要渡口杨刘城。当时,流言四起,皆称晋军已攻进东京,朱友贞惊慌失措,连忙放弃祭天,仓皇返回东京,谢彦章数次用兵,也未能收复杨刘城。

    李存勖调发河东、魏博、幽州等镇军队,准备一举灭梁,晋军沿黄河东进,屯于濮州麻家渡。梁将贺瑰、谢彦章则进驻濮州以北的行台村,与晋军对峙。贺瑰因私怨袭杀谢彦章,梁军自相火并,李存勖决定奔袭汴州,遂进兵临濮,贺瑰率军追击,与晋军在胡柳陂交战,结果先胜后败,伤亡近三万。东京震动,进入戒严状态,但晋军因此战元气大伤,无力进攻东京,只得撤归河北。

    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攻取同州,请求以其子朱令德为忠武节度使,被朱友贞拒绝。不久,朱友贞担心朱友谦心怀怨望,打算命其兼镇同州,但朱友谦却已投降李存勖,并遣使求援。朱友贞遂命刘鄩、尹皓、温韬、段凝征讨同州,结果被晋国援军击败,河中镇、忠武镇从此脱离后梁,归附晋国。

    成德镇兵变,大将张文礼杀死节度使王镕全家,只留下其儿媳普宁公主,自立为成德留后。他向晋国称臣,但私下却又暗通后梁,敬翔认为这是收复河北的契机,主张出兵援助张文礼,但却因赵岩的阻挠,其建议未获采纳。李存勖出军北上,征讨镇州,但却始终未能破城。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