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蜉行录 > 第400章 渝州之战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话说陈渠、陈祖光父子带领五万京营军,到荆州与白蛟汇合,白蛟点检三万卫所军,亲自率领随陈渠出征。

    陈渠命白蛟之兄,夷陵卫指挥使白虬与丰都卫指挥使孟守常,带领一万水军,进抵三峡。

    又命高炳、曹岩一同出征,大军浩浩荡荡向西进入施州。

    十月十五,主力大军在施州与渝州交界带驻扎。

    当天夜半,值夜士兵只看到一些五彩灵气丝丝缕缕飘荡而来,进入一座座营帐之中。

    来不及反应,营帐中已经传来惨叫声。

    值夜将官忙命人吹角,提醒全营。

    将官们起身,先用出霸王灵,护住未感染的士兵,然后下令诛杀尸鬼,这尸鬼各个眉心紫色光点大如鸡蛋,进度有度,陈渠亲自指挥,命将士们守住军营,不求全歼,只求自保。

    到天亮,一切平息。

    检点人数,五万京营士兵,折损三四千。

    三万荆州军,也折损两千多人。

    最可气的是六千阵亡将士化身尸鬼,最后都从军营出走,不知所踪

    出师不利,陈渠大怒。

    白蛟献计道:“死亡兵士恐怕成了鬼门的傀儡,与其作战,越持久越不利,征渝大事宜速战速决。”

    陈渠深以为然,他命孟守常与白虬沿长江溯流而上,命蜀州都指挥使杜羽带兵东进,他则率主力西进。

    三路大军直逼渝州。

    陈渠与白蛟大军,进逼丰都,在山水之间,遇到上万尸鬼埋伏。

    其中还有数百巨人尸鬼和玄门尸鬼混在其中。

    双方爆发激战,地形逼仄之下,官军虽然不致落败,却不时有死伤人员化作尸鬼,如此一来,战事僵持,渐渐不利。

    陈渠见状,急命大军后撤,重新回到施州境内。

    不久,孟守常、白虬发来军报,被影门击退,现驻扎在长江关口。

    杜羽也发来军报,说遇到尸鬼,大军回撤。

    陈渠沮丧,不敢再有动作,只派出去斥候探听消息。

    他和白蛟、陈祖光商议军情,陈祖光献计:“鬼门妖术厉害,神出鬼没,大军不宜妄动,须让玄门出手,擒杀鬼门魁首。”

    此计乃是当初在严亲王府,赵白驹所言,陈祖光并没有告知陈渠,此时遇到尸鬼,方才想起,所以提了出来。

    陈渠思虑过后,当即同意,召集玄门修者商议。

    此时孔先鸣,孔先声,孟上德、孟上志,九川,九阴等人以及荆州三门精英都在营中,不时便被请来大帐。

    陈渠开门见山道:“鬼门邪魔歪道,诡异难测,还望诸位倾力相助。”

    孔先鸣道:“我方可进入渝州,伺机诛杀敌酋,然则佛门不在,实力大打折扣,不如将军修书,命蜀州天府书院和万佛寺高僧等玄门修者一同出手才好。”

    陈渠会意,当即修书一封,送达蜀州。

    孔先鸣特意提到天府书院,实在有先见之明。

    若说天下儒门,能与东州孔孟二府掰掰手腕的,除了虞达虞夫子,就剩下蜀州杜氏。

    杜氏所建天府书院,在蜀州也是几百年屹立不倒,门人子弟遍布蜀州,威势甚于孔府分院天仁书院和孟府分院天义书院。

    杜氏祖上更是出过一奇人,兵儒双修,成就非凡,自此杜氏子弟屡有猛将出世。

    炎朝建立时,杜氏领蜀州投降炎朝,炎朝皇帝特赐杜氏代代掌握蜀州军政大权,虽无诸侯之名,却有诸侯之实。

    炎灭云兴时,杜氏又降了龙氏,一切照旧。

    龙德十三年,龙德帝命泥党官员高炳出任渝州知府,命曹岩出任渝州卫指挥使。

    天正帝即位后,安插云党官员苏东楼为蜀州布政使。

    如此一来,渝州虽然名义上归蜀州布政使节制,却犹如边镇一般,军政大事单独奏报朝廷。

    对此杜氏十分不满,不过巫山和丰都两处敏感,杜氏一直觉得烫手,既然一并甩了出去,也便没有多说什么。

    苏东楼和高炳处事也算圆滑老到,妥善平衡了朝廷和杜氏的关系。

    太平帝此后未动蜀州之人事。

    十几年来蜀渝之地相安无事,谁知道前些日子鬼门突然作乱,杜氏才感大事不妙。

    蜀州门户,一在汉中,一在渝州。

    渝州给了朝廷,本是应当,然而被鬼门占去,直接断了与中原和江南的联系。

    若鬼门图谋蜀州,则杜氏危矣。

    所以在接到朝廷命令之后,杜氏人人自危。

    杜羽却心思缜密,他想到即便渝州要紧,也不可反客为主,须以东线为主,西线为辅,视朝廷主力战绩,蜀州军伺机而动。

    于是杜羽命戎州军营按兵不动,防范梦国,他召集几路军队,共计五万人,由他亲自率领,东进至蜀渝边界。

    很快朝廷军水陆两线皆失利的消息传来,杜羽当即命人西进几十里,抢掠了几个蛮人村寨,便率军回撤,发军报至陈渠处,说遇上鬼门妖法,将士作战英勇,却也未有建树,为防止全军覆没,已经撤回。

    十月底,接到陈渠军令,说命玄门潜入蜀州,擒杀敌酋,他当即告知藩台衙门和天府书院。

    冬月初,相关人士在藩台衙门商议。

    在座有:

    蜀州布政使苏东楼,

    蜀州都指挥使杜羽,

    天府书院掌院杜易,

    天仁书院掌院孔先遥,

    天义书院掌院孟上远,

    灵禅寺主持鉴石菩萨,

    清水观观主九游真人。

    因关中与蜀州相邻,所以万佛寺派人来的是蜀州,其中就有释心和尚、鉴海菩萨、鉴月菩萨。

    众人到齐,见礼落座。

    一盏茶后,杜易开口道:“鬼门作乱,朝廷命我等以身犯险,虎口拔牙,诸位怎么看?”

    在场众人都看向万佛寺的几名和尚。

    因为在此处,只有他们是玄门总教特使。

    鉴海、鉴月看向释心。

    释心道:“三门在八月围攻丰都鬼城,被鬼门暗算,虽不至于元气大伤,也吃亏不小,然而我修者虽然身怀异术,终究势单力薄,须大军进逼,对渝州施压,我方才好暗地行事。”

    杜羽道:“此事好说,我可修书至镇远侯处,请他相机行事,我东西两军一同出击,以策应诸位行动。”

    释心道:“承蒙将军周旋。”

    此事就此定下,众人回到驿站之后,鉴石和九游才说此事不妥。

    九游道:“杜氏摆明了是要我们去送死,释心师侄,你怎么就应了。”

    释心道:“此事在朝廷逼迫,不在杜氏,我等自然不可上当,只须进入渝州,表明态度,躲藏几日,只说形势不利,撤回就好。”

    鉴石道:“恐怕杜氏要派人跟随。”

    释心还没说话,九游道:“杀了便是!”

    鉴石听了沉吟不语。

    鉴海道:“九游道长说的气话,怎可自相残杀。”

    九游道:“我说的可不是气话,你们几位来蜀州不多,别看都杜易客客气气,嘴上说得好听,背地里行事,何曾把咱们放在眼里,只把咱们当外乡人欺凌,好像这蜀州是姓杜的。”

    鉴石道:“他家是本地数百年的大户,自然有倚仗,好似那儒门在东州,你道门在江东,都是一样。”

    九游道:“那可不一样,孔氏和张氏再怎么样,也是奉中原皇帝为尊,何曾像他这样,眼看着就要自立门户。”

    这时鉴月道:“再怎么样也不能背后伤人,咱们就做给他看,晾他也不敢说什么。”

    众人又论几句,也便罢了。

    杜羽和陈渠互通信件,定下战术。

    杜羽安排战船,从渝水和长江,分两路进攻渝州。

    陈渠命孟守常、白虬继续进攻三峡,同时密令湘州出一万人,沿着乌江西进,偷袭渝州,他自己则亲率大军前压。

    此时已到冬月中旬。

    陈渠急需一场大胜扭转局面,否则无法回朝廷交差,他本不指望玄门能有什么大作为,只扰乱鬼门后方即可。

    却说其他几路情形。

    孟守常与白虬虽然只有一万人,却是荆州水军精锐,孟守常和白虬是久经沙场,他们随军亦有玄门修者,不是别人,正是孔知东。

    孔知东刚从邢州迁至东州孔府,恰遇到渝州战事,便被宗府派来随孔先鸣、孔先声同来配合官军作战。

    孔先鸣本是孔知春的生父,孔知春横死邢州,他便有些不喜孔知东,于是将他单独派至孟守常、白虬处。

    孔知东欣然前往,十月初战,水军行到巫峡,突然遇到江水翻起三丈巨浪,瞬间将许多小船打翻,大船损坏。

    大军退回。

    孟守常不解道:“如今已到冬季,水位下降水流缓慢,如何来的这浪?”

    白虬道:“听说勇亲王世子和卫丹卫将军,上次过这巫峡也是遇到大水,那次虽在秋季,也是邪门。”

    孟守常想起什么,突然道:“莫不是影门作怪。”

    说罢派人去请孔知东。

    孔知东来到后,三人又论此事,得出结论,很有可能是影门所为。

    孔知东道:“影门虽然低调,却实力强大,此时渝州尽归鬼门,影门极有可能与之勾结,我等静观其变为好,若镇远侯命我等撤军,最好不过,若命我等继续西进,再做谋划。”

    孟守常和白虬都道有理。

    等到冬月初,陈渠命他们冬月十五西进,三人又聚在一处商议。

    孔知东当即表示:“在下愿去拜访黎沐春,说服他不要为难我等。”

    白虬道:“若他不肯呢?再者,他要是为难孔先生,岂不是羊入虎口?”

    孔知东道:“家父当年与他有一面之缘,我去也算说的上话,况且他从不为难他人,若行事不利,我便探探虚实,日后也好应对。”

    孟守常、白虬同意。

    冬月初八,孔知东便孤身上巫山,在那山居之中见到黎沐春。

    虽然已到冬季,院中大树大半死去,剩下几个大枝却叶落未尽,黎沐春正在扫院。

    孔知东上前道:“孔知东见过黎门主。”

    黎沐春依旧扫地,头也不抬道:“孔先生好。”

    孔知东道:“不敢不敢,山间闲适,黎门主可还安好?”

    黎沐春道:“好在山明水秀,可惜落叶不绝。”

    “春去秋来,叶生叶落,本是世之常理,人之常情,黎门主又何必介怀。”

    “将死之木,如山中毒瘤,除之方能大快人心。”

    孔知东看向那棵大树,底部又生一小枝,虽然无叶,也看得出是后发之新枝,生机不绝。

    孔知东道:“树大根深,死而不绝,不如等这新枝健壮,再将上面老身斩去,岂不美哉。”

    黎沐春道:“日光月影,风尘雨露,皆是天地之气,老树老矣,不如让贤。”

    话已至此,不必再打哑谜。

    孔知东道:“晚辈愚钝,请问黎门主,儒墨岂非都是老树,炎云岂非都是老树,为何只认准风氏后人,不信龙氏和孔氏的年轻人?”

    黎沐春道:“你孔氏子弟只看到家族,龙氏子弟只看到宗庙,都没看到众生,风长生从众生中来,也会回到众生中去,你们所维持的东西,本应打破,而他就是打破那些东西的重锤。”

    孔知东道:“我不信新发之木,能比老树之枝,黎门主既然一意孤行,也莫怪晚辈不留情面了。”

    黎沐春已经扫完落叶,他悠悠道:“我在此山中多年,无数修者往来停留,其中就有你的父亲,他和鉴尘等人一样,并不认同我,我也没有多做解释,我之知己,不过项问之,虞达,万俟乌等二三人,他们都已殉道而亡,人生最落寞,无过于知己凋零,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和他们同去,你若有那个能耐,便帮我完成此愿吧!”

    孔知东不语,深深作了一揖,决然离去。

    到了船上,孔知东告知孟守常和白虬,一切正是影门所为。

    白虬道:“我等西进,必过巫山,影门如此阻拦,如何是好?”

    孟守常道:“不如带兵上巫山,剿灭鬼门。”

    孔知东道:“我已探查,鬼门不过数百人,我方虽然只有一万人,弃船上山,悄悄接近,出其不意,应当能一举剿灭。”

    随后三人谋划,留下两千士兵,驾驶百艘战船,进抵巫峡之前。

    冬月初十夜,孟守常、白虬、孔知东三人率领八千兵士,弃船上山,在夜色和草木掩护之下,悄悄向影门所在山谷摸去。

    夜半,他们顺利到达山谷外围,只见谷中山居亮着零星灯火,个别还有灵气流动。

    白虬道:“这些影门修者难道不睡?”

    孔知东道:“修者夜里修行也是常见,想来他们没有防备,否则不会如此。”

    白虬放下心来。

    孟守常道:“咱们再靠近些,再开启霸王灵,直接杀进去,我和孔世兄直取黎沐春。”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