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所以Adhd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注意障碍为主型的Adhd”,就是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但没有多动或冲动症状的人;另一类是“混合型Adhd”,指的是既有注意力不集中又有多动或冲动症状的人。

    这本书的作者叫爱德华·哈洛韦尔,他是注意障碍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20多年。他也是畅销书作家,出版了20多部着作。1994年的时候,他出版了第一本关于Adhd的书《分心不是我的错》。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听说过注意缺陷,正是这本书让这一概念普及开来。后来,作者又陆续撰写了一系列关于Adhd的书籍,全球累计销售出了100多万册。

    作者本人其实就是Adhd患者。他撰写“Adhd必读系列”的动力之一,就是澄清大众对这种病的误解。最大的误解恰恰就来源于这个名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人们对Adhd患者抱有一种偏见,认为他们懒惰、缺乏纪律性、无法集中注意力、丢三落四,行事反复无常、做什么事都做不好。但事实上,Adhd患者根本不是注意力不足,恰恰相反,他们是注意力过剩,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他们的大脑其实在一刻不停地运转,一个人患有Adhd,就像是有一个法拉利赛车般的大脑,但是却配了一辆自行车的刹车片。它有一个强大的引擎,可以跑得很快,但却很难减速或者停下来。控制,就是Adhd患者面临的最关键的难题。

    但是,一个法拉利赛车般的大脑还会带来什么呢?它会带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些是Adhd患者与生俱来的天赋。有许多知名人士都患有Adhd,比如爱因斯坦、莫扎特、海明威、梵高等等,发明了诊断新冠病毒的pcR测试的凯里·穆利斯也是Adhd患者。正如这本书的名字,《分心的优势》,分心不是缺陷,而是一种特质。它可能是一种障碍,也可以成为天赋和优势,关键要看我们如何管理它。

    关于Adhd,还有一种常见的误解,那就是只有孩子才会得“多动症”,但事实上,成年人也会得多动症。一个人可能会在成年后首次患上Adhd,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他面临一些重大挑战的时候,比如一位女士初为人母,或者面临着较强科研压力的研究生。当生活中的挑战超过了人们的应对能力时,有些人就会显现出Adhd症状。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第五版中,成人型Adhd已经是一种得到公认的病症,各个年龄段的数百万人都有注意缺陷。在中国,约有2500万儿童患有Adhd,至少还有亿成年人也患有这种疾病。我身边就有朋友患有Adhd,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现代社会中多数人可能都“有点Adhd”。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海量的图像和数据淹没,人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容易心不在焉、丢三落四。这说不上确诊Adhd,更像是“VASt”,全称是“多变注意力刺激特质”,它是一种假性Adhd,不是什么疾病,而是一种特质。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解读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本书给出的解决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对每一个想要提升自己专注能力的人来说都有价值。

    那么接下来,我会分两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在第一部分,我们先来具体认识一下Adhd。它有哪些症状?它可能会给人带来哪些优势?它的病因是什么?VASt又有哪些特征?为什么Adhd患者或者具有VASt的人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为什么历史中的那些极富创造力的天才往往会出现成瘾问题、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Adhd等各种精神问题?回答完这些问题,在第二部分,我们再来看看有哪些改善Adhd和VASt的方法,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管理自己的注意力。

    好,接下来,就让我们正式进入这本书。为了让大家的听感更流畅,下面的文稿我会用“多动症”这个词来代替Adhd。

    第一部分

    在多动症患者身上,你会经常看到一些很矛盾的表现。有时候,多动症患者很容易分心,但有时候又过度专注,忘记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有时候,他们的生活好像完全没有目标,但有时候他们又会朝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固执地“不撞南墙不回头”;有时候他们拖延症发作,要到最后一刻才完成工作,但有时候他们又会展现出超高的效率;有时候他们容易冲动行事,做出错误的决定,但有时候他们又能别出心裁地解决各种难题;有时候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木讷、生硬,但有时候他们又会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敏锐直觉和同理心。从医学角度来看,我们有一系列诊断多动症的标准。不过,从非临床的角度,多动症更像是一系列复杂的、看起来自相矛盾的特质。这也是为什么作者说,用“缺陷”这个词来形容多动症是不准确的。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