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跃州风云 > 第40章 回乡投资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过了几天,赵向军到了圩江政府的大院里,找到董少波的办公室,区委办的叶科长请他到会客室坐下,说:“董书记上午还有几个会议,赵总先坐一会,我给您泡茶。”

    赵向军端着茶杯,站在会客室的窗户,看着区府大院的全景,董少波的办公区在一号楼的六楼,而大院里的其他楼都在五层以下,所以站在会客室里的视线倒是不错。这里原来是跃州地委行署大院,历史有点悠久,记载岁月沧桑的大树静静伫立,赵向军以前到这里开会的时候,感到这里氛围庄重,充满了神秘感。事易时移,今天想到自己竟然以港商的身份受到这里最高领导的接见,心里不禁涌过一丝成就感,不过,今天和董少波谈什么呢?赵向军思前想后,决定先听对方怎么说,自己再见机行事。

    正当赵向军想着这些事的时候,他的大哥大突然响了起来,他拿起大哥大,问道:“您好,我是赵向军,您是哪位?”

    “赵老板好,我是工商银行的李国君啊,您前几天来找过我的,您的贷款还需要吗?”

    赵向军一愣,随即答道:“谢谢您,李行长,您上次不说要找担保人吗,我们找来找去……”

    “关于担保人的问题,现在没多大问题了,因为您是厂房拆迁新建,我在里面帮您过个手续,不用再找担保人了,您看怎样?”李国君的语气有点急,好像迫切要把这笔贷款做成。

    “李行长,您听我说,由于我一时找不到担保人,后来,我自己另找门路借到了钱,谢谢您这么热心啊,还亲自打电话给我,下次我有需要再麻烦您,有空欢迎到我厂里走走啊。”赵向军客气地挂断了电话。

    而在电话的另一边,李国君感到有点失落,他觉得自己这次做得有点过头了,几天前故意制造了这么个障碍,以为赵向军会对他十分巴结,哪知道,天算不如人算,这么好的优质客户就这么流失了,这倒好,林日新的面子也没卖掉,自己想捞的好处也没了。世上总有些很会算计的聪明人,比如李国君就是这样的人,他把国家信贷资金当作自己的摇钱树,凡是有人有求于他的,他总喜欢把问题分析得扩大化,再突出自己救人于危难,从而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进贡。他表面上总想装作谦谦君子的模样,殊不知,他这种人再装也装不成君子的状态,一不小心反倒成了“伪小人”。李国君这种人的存在,这是当时金融系统的悲哀,一方面,像赵向军这样的优质客户正规渠道贷不到款,只好到地下钱庄借高利贷;另一方面,银行的信贷资金成了某些人的重要资源,养成了他们靠山吃山的本性,最终导致银行产生大笔呆账和地下金融市场畸形发展,致使人间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赵向军等到了11点,董少波终于来到了会客室,两个人已经多年不见了,赵向军眼里的董少波虽然精气神十足,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身材也没有像其他中年男人一样发福臃肿,但他一头浓密的头发已经不见了,头顶已略显秃顶,靠两鬓的头发蓄长支援“中央”,脸上的胶原蛋白也已不足,两腮看上去有点削瘦。董少波看着赵向军虽然身材比以前胖了一些,但显得更加高大壮实,穿着深色的皮夹克配着牛仔裤,两鬓虽有斑白,但整体的气度上看上去更加淡定自信。

    董少波握着赵向军的手,说:“哎,向军啊,听到你来了,本想把会议推了,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刚才耐着性子听完他们的汇报,我随便简单说两句话就把会议结束了。你一定在这里等久了吧,这‘金牛早’茶也一定喝得寡淡无味了,来,我再给你浓浓地泡上一杯,让你品品家乡的滋味。”

    “金牛早”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圩江北岸临江县金牛镇的特产。“金牛早”最大的特点是一个“早”字,它在每年三月上旬即可采摘制作,“金牛早”上市一个月以后,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名茶才纷纷上市。“金牛早”茶汤色清澈明亮,味醇气香,迎合了一些喜欢喝新茶的“发烧友”,再加上临江县政府上上下下的大力宣传,因而跃州市的大小机关都拿“金牛早”作为接待用茶。当然,董少波这里的“金牛早”是属于精品类别,档次和一般干部用的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金牛早”有一个缺点,就是冲第二道开水的时候就已经很淡了,所以,有些嗜茶的人,喝“金牛早”总是一壶水换一次茶叶才感觉带劲。

    “向军,不知是年纪大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最近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的事,我还记得,当时是我提名你当了那个服装厂的厂长,不过,真是古人讲的“福兮祸所依”,你这个官当不了多久,就被赶下了台,那个时候,我也被冲击,自顾不暇。后来,我听说你跑到香港去了,前些日子,我接待香港地产协会的丁进达会长,他说也认识你,还向我夸你讲情义。你说说看,你在广州的事业发展得怎样?”

    “董书记,我知道您是一直关心我的,那次您提名我当了服装厂的厂长,说实话,我当时感到很意外,也一直想找个机会感谢您,哪知道不久我就被赶得背井离乡,不过,不论我在哪里,想起您的恩情,我还一直感到暖心的。”二十年来的世态炎凉和商海沉浮,赵向军也学会了说好话,不过,他这番话也是出于真心。

    “这些已是过眼烟云,不要提了,现在我很想听听你这个港商对家乡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还有,你能不能回家乡发展。说实话,我们跃州这几年变化还是很大的,位于圩海区的国际机场下半年就可以通航,机场大道直通我们圩江只有25分钟路程。还有铁路,跃州站就设在我们圩江的南门街道,大概最迟3年后也可以通车。另外,沈海高速跃州段也已经在规划设计,这是国家连接南北的大动脉,国务院很重视,估计进展也会很快,这些是硬件。在服务方面,我们跃州也是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现在的政府各部门普遍实行了‘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的两公开,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办事的时效也实行了承诺制。前段时间,区政府那头推出了‘你投资、我服务,你有事、我帮助,你发展、我开路’的专项活动,旨在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打造吸引外来投资的高地……”董少波由于兼任了跃州市委副书记,一些信息更为灵通,加上他在圩江工作多年,情况熟悉,所以,说起圩江的发展优势,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赵向军认真听完董少波的介绍,然后接口说:“董书记,这几年我们圩江在您的领导下,变化是很大,那个宅前巷片区实行这么大规模的拆迁改造,这在以前都不敢想的,我十几年前在香港住‘劏房’,房间虽小,但卫浴设施齐全,而我们的城市,现在大部分人家还是要倒粪涮马桶,生活上真不方便。还有城市景观,我在香港太平山俯瞰夜景,那个真叫繁华,而我在家门口的郭山往下看市区,尽是‘老破小’,社会主义几十年,和香港资本主义的差距还是几十年。所以,我都听到群众说区里拆迁的决策英明呢……”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