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作为泗水卒史,周昌官轶不大。

    而作为周昌的堂兄,周苛同样担任小官职。

    他们二人自然愿意一试,总比现在混吃等死要强,担任这种小官职,纵然努力一辈子,也看不见什么前景。

    “周家二子,强忍耐心,固争废立,常必力持正道,不可谓良臣,得二人辅助,书院蓬勃生辉,可更上一层楼。”

    这是曹参原话,一字不漏地由张良重复给荆克。

    能被曹参如此赞颂的两兄弟,令荆克十分感兴趣。

    不过周昌有口吃的毛病,尤其是见到帝师荆克后,口吃反而更加严重了。

    当然周昌纵然是口吃,也并不代表自己就是才短思涩的人。

    他的思维十分敏捷,荆克秉住耐心,询问了他很多时政热点,周昌都能够游刃有余地回答出来,并且举一反三,更显睿智。

    厉害啊……

    荆克内心咯噔一下。

    这兄弟俩,在历史上绝非无名之辈,不过他怎么就是想不起来了。

    实际上,二兄弟在汉初,名声确实不显。

    正史描述周昌,为人坚忍刚强,敢于直言不讳。西汉建国后担任御史大夫,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

    而在西汉群臣内,周昌位列十八侯之位。

    而堂兄周苛,同样是才能之士,早年为国捐躯,名号比周昌还要不及。

    “你二人可愿意跟随荆某左右,若是不喜学院职,荆某也可以为你们兄弟举荐入咸阳。”

    周家二子闻此言,大喜过望,拱手作揖,对于帝师器重,感激涕零。

    最后荆克决定为了樊哙,再等三日。

    没想到翌日樊哙就变卖了家产,来寻荆克,愿意入伍背嵬军,从小兵做起。

    “阿樊哪里是小兵的资质?分明就是大将军的潜质,你能来投效,简直就是大喜事矣。”

    樊哙来投,别提荆克有多高兴了。

    此次下沛县,可谓是“满载而归”。

    萧何、曹参、樊哙、周昌、周苛。

    文武共五人,几乎掏空了刘邦的班底。

    尤其是汉初三杰少去两位,勇猛之士樊哙也没了,刘季恐怕都能哭出三里地。

    荆克等人回到颍川郡。

    萧何统筹规划,绸缪帷幄,书院大小事情,他帮张良分担了一半,这令张良颇为欣慰。

    荆克一回来,就开展书院大整改。

    而身为书院院长的荆克,以身作则,率先参加三次夫子验试,令张耳,陈馀等人也不敢贪图安逸,旷废时日,在闲暇时间多看书籍,补充知识储备。

    荆克又提倡文学昌盛运动。

    以上带下,自此书院文风大兴。

    自楚辞之后,来自楚地的新任夫子敬稷疾首创“楚词”,写下三首朗朗上口之作,震惊三院。

    新文学,正犹如飓风,掀起学院的全新风尚。

    荆克将三首词作阅览一通,大喜过望。

    这“楚词”,同后世宋词的文学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实乃文学之进步。

    遂即荆克不加吝啬,大力赏赉敬稷疾。

    运动更盛。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