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大约是因为那一年出了废后风波的缘故,父亲和母亲对那次封禅一直讳莫如深。而彼时李晟在京中监国、李睿还不到两岁,我还没出生,所以也无从得知其中究竟——直到母亲主动将那只匣子交到我的手里。

    这些节要乍看之下十分复杂,我认认真真看了半个月,也只是对牵涉之人的履历、派系等等略有了解,对事件的经过依旧是一头雾水。可一旦将父亲、母亲和朝中臣子当做分别的派系来看待,再联系先帝时候朝中格局,这里的利害关系便一清二楚了:

    父亲少年继位,初登基时朝政先帝留下的老臣所左右,受人掣肘,反倒因此生出叛逆之心,初时有太后压制,还不敢太过分,太后一过世,便不顾朝臣反对,将母亲立为皇后,此后时时、刻刻、处处、事事为母亲张目,唯恐群臣欺他是少年天子,亦轻视他所立之皇后,彼时母亲亦处处维护父亲,父亲所不愿说、不好说的事,是母亲明里暗里地迫人提出来,父亲所不忍心处置之人,是母亲代为画敕签可,背着骂名替父亲处分,父亲在世时,国力日强,难免有那骄矜自满、奢侈享乐之心,畏惧身后之名,不敢自己提出,便只能由母亲代为张罗,顺便将这骂名也代为扛了,总之一切昏聩、愚昧、放纵的事,都是臣下与母亲的过错,父亲身为天子,是绝对不会错的。

    倘若换了别的女人,这辈子享受着皇后的尊荣,替父亲背背黑锅、挨挨骂名,夫唱妇随,也就满足了。可惜父亲遇见的是母亲。

    母亲的野心随着能力增长,到此次封禅之事时终于现出了端倪——她要成为亚献。

    在封禅之事前,母亲一直是一位贤良大方的皇后,简朴节约、打压外戚、不露嫉妒、顺承圣意,哪怕是干预朝政,也是在父亲的默许之下,代天子拟敕画可而已。封禅之议,母亲借着父亲打压、分化朝臣,又借着朝臣挑拨父亲,最终在这次无声的战役中胜出,成为了第二位史有所载的、封过禅的皇后。

    那只匣子里装的,不但是此次封禅之事的前因后果,更是母亲第一次试图将自己的意志明明白白地加诸父亲和朝臣之上。

    而她胜利了。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