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在古代当土匪 > 第45章 不锈钢水壶大卖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建立的三大椎场,东面楚州,中路寿州,西路西兴州。

    兴州太靠西北,还有西面的西夏国和吐蕃国从中搅和,也要横插一脚,形势复杂。

    寿州就是中路最大的互贸市场。

    宋国卖出丝绸布匹、茶叶、瓷器和粮食,换回金国的牛马、皮毛、药材和东珠之类。

    铁料这种东西,终究能够制造武器铠甲,属于官府管制禁止私自交易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来讲,一个朝廷铁料的产出多少,其实也代表了国力的强弱。

    宋国铁料主要出自南方,炒铁之法盛行,王家就是其中的翘楚。

    虽然不准大量售卖铁料,但是铁锅、锄头、日用刀具等物品,每年也是都有规定的交易额度的。

    宋国的要求是不准多,金国的要求是不准少。

    金国掌控的北方地域广阔,其实也产铁矿和煤矿,受限于生产力和技术水品,生产不来的铁料脆铁较多,不太耐用。

    要是换成白守良前世的说法,那就是炼铁中处理不了碳磷硫的问题。

    杂质过多,铁脆而多孔。

    于是王家抓住这一点,承揽了接收粗铁料再加工的活计,从椎场收取金国的粗铁锭,再返还成品的熟铁铁器给对方。

    当然,这里面的换算标准肯定是各自有利的。

    两边的经办人都能里外里的赚两道钱。

    金国本身也赚钱,粗铁加工的铁器不耐久,耗费的人工物料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金国这么交换一趟也能赚回不少精铁,虽然也是成品铁器的模样,关键时刻融一融也是可以用的。

    再者说,金国境内的铁煤要么是奴役的百姓强制挖取的,要么就是露天大矿挖掘容易,所以算的上是成本低廉,到椎场交换也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王家打着换铁的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金国的粗铁储备,算是间接的消耗了金国国力。

    在有识之士和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官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认了。

    这些都是谢家兄弟在来往间闲谈告诉白守良的。

    以谢家兄弟目前经营的圈子,总能或多或少的接触一些大家族和朝廷里的传言和讨论。他们一股脑的传给白守良,也是想增加互相的信任和抬高自己的身价。

    深处大山边上的土匪城,肯定也有获取信息的需求。

    既然选择在这里落脚,就得熟悉明里暗里的各方势力。谢家兄弟传一些不紧要的消息,换一个盐糖玻璃的专营,肯定是占便宜的。

    白守良每回和谢永安闲谈,都能获取一些消息,时不时的付出一点点小玩意来对等交换,也能让谢家兄弟更是上心。

    王家来人是常驻雁石镇的大掌柜,王记铁料铺大掌柜王继和,还有几个孔武有力的伙计陪同。

    王继和看着四十来岁,一副尖脸鼠须,两眼有神,穿的倒是绸缎长袍,算得上精致。

    杨林在雁石镇的时候听过见过这位大掌柜,算是认识。只不过那时的大掌柜哪里是一个牙行伙计能够接近的。

    世事难料。

    杨林陪着白守良面见王继和,心思流转,不住感慨。

    要是还留在雁石镇,恐怕也难得有能跟这种大掌柜面对面坐着闲谈的机会吧。

    王继和也打量着白守良和杨林,这个突然崛起的势力,有太多传言和猜测。

    好东西是真的就足够了。

    谁能不喜欢钱呢?!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