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汉旌 > 第两百二十八章 赔上老骨头也难还的债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出乎诸葛乔的意料,当卫弘得知自己在朱提郡内发现银矿后,并没有流露出意料之中的惊喜之色。

    自先秦以来,黄金为上币,用以皇帝赏赐或者权贵阶层的流通货币,但底层百姓更多的还是使用铜钱,如五铢。

    白银虽然如今也被视为一种贵金属,但并不具有货币的价值,更多的应用到装饰物上。

    可能在曹魏、东吴境内,白银饰品价格昂贵,但在盛产银矿的益州,并不算什么了不得横财,毕竟物以稀为贵。

    即便卫弘想要用白银铸造银币流通,也不现实,没有共识价值的基础。

    实际上,无论是大汉所在的益州,还是孙氏东吴,中原曹魏,经历了数十年动荡不安的乱世,两汉构建的货币体系早已经崩溃,民间已经退化到了以物易物的境地。

    益州偏安日久,且境内富庶,早已形成了独立的生产与经济体系,并未受中原大乱的影响,在保证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还能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收益。

    反观因战乱而十室九空的中原曹魏,还有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江东孙吴,在经济体系上皆不如大汉完备。

    曹魏治下对蜀地盛产的蜀锦百般追捧,听说魏主曹丕亲自写文章劝说大魏的豪族们弃用蜀锦,却毫无成效。

    至于东吴就更不用多说了,大汉的直百钱在东吴各地的市面上屡见不鲜,但孙权颁发的虚值货币“大泉”别说进入蜀汉市场了,就是东吴本地人都不待见。

    大汉的货币体系并不完善,起码在卫弘看来就有着很大的漏洞,但全靠同行衬托,经历了安汉将军糜竺和司盐校尉王连等专业人士的建构,已经显现出初步的优越性。

    相比之下,曹魏死守两汉已经僵化腐朽的货币体系,东吴在门外汉孙权的主导下差点颁发“大泉当十万”。

    先帝颁发“直百钱”,在后世看来或许是毁誉参半,但对如今的大汉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

    前世季汉能以一州之地立国数十载,在针对曹魏的军事行动中始终占据着主动,或多或少都有“直百钱”的功劳,它为大汉府库的充盈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直百钱的发行也使得大汉五铢钱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贬值着,倒逼着黎民百姓再度回归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如今,五铢钱体系的持续贬值,已经无法说服大汉治下的百姓来使用,更勿论化外之地的蛮夷部落了。

    卫弘可以笃定,若是自己用五铢钱或者直百钱来偿还越嶲诸部的军费,高定和那些诸部头领一定会当场翻脸,持刀相向。

    因此无论是从维持南中诸郡的长治久安来说,还是就南疆都护府的长远战略出发,一种高信用度的货币呼之欲出。

    卫弘给出了自己的答桉——“天汉通宝”。

    铸造天汉通宝的钱币并不是常见的青铜,而是滇池东山产出的黄铜,同时考虑到剪边、私铸等问题,天汉通宝的铸造技术更加复杂,会应用冶金治所的先进铸造技术。

    可以说,铸造天汉通宝的工业技艺已经远超直百钱。

    但卫弘明白,天汉通宝并不能作为货币。

    自前汉武帝时,铸造钱币的权力就收归国有,地方郡府和民间私铸钱币乃是死罪。

    在相府的授权文书中就可以点明,天汉通宝不是钱币,只是大汉治下与蛮夷部落的沟通信物罢了。

    还是那个老规矩,天汉通宝虽无钱币之名,却有钱币之实。

    天汉通宝的问世,本就是面对南疆不同地域的诸多蛮族,即便不考虑对五铢钱的汇率问题,也需要制定能够让南疆蛮夷部落接受的价格制度。

    想先帝那样,直接划定一个“当值百钱”,对于缺乏汉室统治基础的南疆诸部来说,根本就不现实。

    孙权的“大泉五千”就是前车之鉴。

    卫弘能够将天汉通宝设置成“当值十万钱”,但也要那些蛮夷部落认同这个价格才是,否则天汉通宝就只能是卫弘的自娱自乐。

    这就需要引进先进的货币本位制度了。

    金本位制在大汉十三州都不适用,黄金是权贵阶层的专属,寻常百姓终其一生都很难接触到。

    在生产力极其有限的当世,金本位制没有实现的生产力基础和价值共识。

    卫弘想的是粮本位制,一枚天汉通宝等同于一升粮食。

    为了便于计算和照顾南疆蛮族可怜的数学水平,无论是长度单位还是重量单位,都采用赵爽《数学》中所提倡的十进制。

    防止货币的贬值,卫弘直接将价值与粮食挂钩,还采用了较为罕见的黄铜铸造。

    朱提银虽然在后世价值上比黄铜更贵,但眼下并不是天汉通宝的首选材质。

    甚至短时间内,卫弘并不打算引入白银或者黄金这类贵金属铸造天汉通宝。

    虽然诸葛乔满心欢喜的银山,并没有在东吴那般有价值,但卫弘还是建议诸葛乔将此事上报相府,组织起手艺精湛的银匠将朱提银加工成饰器,高价卖给曹魏和东吴的豪门大族。

    卫弘又将赵爽的《数学》拿给诸葛乔看,作为赵爽的高徒,诸葛乔对师父的这本大作爱不释手。

    不过诸葛乔听卫弘还要把这几册书籍带往益州郡,给张毣观看,索性把手中的铁锤一扔,对卫弘道:“刚好汉阳有一批军备要送到滇池,我就跟你一起去益州郡吧。”

    卫弘则是十分肯定的提醒道:“不行,你留在朱提郡还有一件重要的大事要办。”

    “何事?”诸葛乔摊开了手,对卫弘直接说道:“朱提道的重修已经接近尾声,杨使君亲自主持朱提郡、越嶲东部和牂柯郡的劝农一事,我去益州走一趟并不碍事。”

    “编户齐民。”

    大概是担心诸葛乔曲解了这是普通的编户齐民,卫弘随后又补充道:“不是一般的编户齐民,而是招募兵卒,编制军户入籍,用以平时耕种,战时打仗。”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