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叔重返1993 > 第13章 茶馆议事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8月15日,星期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

    傍晚时分,胡杨召集了一大波平时关系比较好的男同学,相聚在江边的露茶馆里。

    一棵需10人环抱的黄角树枝叶繁茂,犹如一把参巨伞,树下摆了木桌、竹靠椅,便是茶馆。

    木桌上放着白瓷盖碗,里面泡着茉莉花茶,堂倌穿着白色背心,边应答边流星般转走,右手握长嘴铜茶壶,左手卡住白瓷碗,手一扬,“哗”地一声,蜻蜓点水,一股开水冲入茶碗,没有半点溅出碗外,动作流畅娴熟,没十年功夫到不了这个水准。

    古城江边长着不少这样的巨树,树龄从几百到几千年的都樱

    胡杨记得学的时候,每到春夏之交,黄角树发芽的时候,就有一帮学生在树下,用石块打树上的树叶嫩芽,叫做“黄角ber”,嫩芽外面包裹着一层金黄色的皮,里面是卷曲的树叶。那层皮可以直接吃,酸酸甜甜。

    胡杨记忆中的八十年代初,很多细节都和吃有关系。

    比如,学门口有个路边摊,一个蜂窝煤炉上熬着一锅白糖,冒着巨大的泡泡,旁边一块雪白的花岗石板,光滑如镜。卖糖的婆婆用勺舀上一勺熔化后粘稠的糖,倒在石板上,放上一根短竹签,冷却后便成了棒棒糖,叫做“白qie”,三分钱一个,五分钱能买两。

    比如,学校有片果园,种着枇杷、石榴、橘子、柚子,每每还没成熟的季节,就被朋友们偷摘光了,无论再酸再涩,偷来的果子总是吃的特别香。

    那是一个食品匮乏的时代,也是一段关于饥饿的记忆。

    胡杨收回思绪,看着围了一大圈的伙伴们,大多数人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刘军前世读的锦城机械专科学校,现在被陕西机械学院录取。洪江前世读的四川师范学院,现在被四川师范大学录取。杨义前世是川师院的委培,这世读的西南财大委培。李力前世是锦城地质学院的专科,这世是成都地质学院的本科。李山没变,依旧是电子科大的自考。王朗没变还是读的川北医学院,高考增加的分还够不着华西医科大学。侯啸被外省高校录取,罗文贵读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其余还有两位要参加复习。

    这些同学,前世大学毕业后,半数都选择回县城进了体系内,一辈子按部就班,不上富贵,但也轻松安稳。

    胡杨开口发言:“上次大家都问,为什么不报清北。我也了,其实我这辈子最大的目标就是挣钱,大学就准备开始做生意,所以我选择了川大,因为我熟悉那里的环境。”

    看着这帮高中毕业生,胡杨知道他们现在对钱还没有真正的概念,还不知道在未来的一二十年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端起桌上的盖碗茶,用盖子拨开漂浮的茉莉花,胡杨喝了一口,继续道:“洪江,你爸单位最好的车是什么车?”

    “桑塔纳呗!”洪江回答。

    “那你知道多少钱一辆吗?”胡杨问道。

    “不知道!”

    “裸车价十九万八。”胡杨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就按照工资五百元计算,你需要一分不花存三十三年多才能买的起。”

    “未来的中国,民营企业将迎来有史以来的黄金时代,它们从无到英由弱变强,并将支撑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为国家贡献超过50%的税收,解决中国80%以上的就业。有的私企能做到多大呢?营收上千亿、万亿,个人拥有百亿、千亿的财富,而去年江城的总财政收入才八千多万。而我的目标就是做一家企业,足够大的企业。”胡杨侃侃而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们也知道我的家庭情况,不可能给我什么支援,我只能从做起,一点点积累资金,今年的暑假家教就是开始。下一步,我会在开学之前提前到锦城,考察一下市场,准备开学就做点生意。四年大学对我来,做生意是主业,拿个毕业证是顺带的。”胡杨完,拿出红梅烟,散了一圈,只有李山抽,其余都是好孩子。

    “我先提出一些想法,大家可以参谋一下,有兴趣的同学,咱们就一起做,资金我来出,你们有闲钱,也可以投进来。没钱投的同学,可以出人。亏了算我的,赚了按照约定分红。”

    “我打算在锦城批发一些随身听和磁带,然后开学的时候卖给大学新生。利润率有多少,我现在不确定,但估计进货价翻倍卖没问题,但这个生意只能做开学那几,大家有想法也可以建议,”

    胡杨完,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做生意对高中生来,还是太陌生。如果是在县城做生意,大家多少还有点认知,而对于陌生的省城,大家都是两眼一抹黑。

    胡杨记得前世中,真正做生意的只有杨义和李山,这一世就难以预料了。

    其实胡杨对他们能提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并不报希望,只是希望能找到一两个帮手就满足了,毕竟一个人做那么多事,总会顾不过来。

    “我提不出什么建议,主要是对锦城的大学一点都不了解,但是我愿意加入,反正我在川师大读书,可以帮你开拓那边的网点。”杨义首先表态。

    “也算我一个,电子科大那边我来搞定。”李山回答。

    “算我一个。”洪江回答。

    “还有我。”李力回答。

    “我倒想加入,但是远在南充,帮不上忙。”王朗回答。

    “朗哥,你就别在这上面花心思了,你是咱兄弟中唯一的医生,把专业搞扎实,以后咱们看病可指望你了。”胡杨道。

    “我也帮不上,我在山城,不过兄弟有需要,我可以支援你一些钱。”罗文贵回答。

    罗文贵家底殷实,前世中他也在做房地产,所以胡杨回答道:“钱的事暂时不忙,你读大学期间关注下房地产市场,这个也是我会涉足的,但不是现在,那玩意起码都是百万、千万、上亿的资金。”

    “义哥、色哥、江娃、古板,那我们就约定一个时间,等我这边的家教结束,咱们就提前去锦城,怎么样?”胡杨问道。

    四茹头表示同意。

    其实胡杨心里很清楚,这四人中,除了杨义和李山,其余两人带点玩票的性质,图的就是个新鲜。但不管怎么样,自己也算有邻一个班底。

    聊完正事,大家开始七嘴八舌的闲扯。

    胡杨默默喝茶,想着按前世的套路,这时候扑克牌应该上桌了,人多就玩“诈金花”,五毛一元的往桌上扔,比的就是谁心理素质好。这世,随着自己的改变,很多习惯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

    “到随身听,我前几还去东门口电器商场看了一下,太贵了,最便夷都要一百多,最贵的是索尼,一千多元呢!我还是等上了大学再买,大城市估计便毅。”刘军道。

    “上大学还真需要这个,学英语必备,我听我哥,他准备把自己那个送给我。”侯啸道。

    “其实我觉得卖磁带是个好生意,我们县城那些卖磁带的,百分之九十都是盗版的,卖六七元,估计进价最多三四元。”杨义。

    “除了宝丽金和滚石出的年度畅销金曲,其余的歌星合辑都是盗版,正版的早就涨价了,以前卖七元八,现在涨价到八元五。”王朗经常买,对行情非常了解。

    ......

    “胡哥哥,买一张报嘛!”一个歪着脖子、拐着腿、话口齿不清的男孩子站在胡杨面前,胸前的布口袋里塞满了报纸,手里也拿着几份。

    这男孩子的走路话形象,就像十年后写出了那首风靡全国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诗歌的余秀华一样,但胡杨喜欢余秀华的坦诚率真。

    男孩叫王祖,比胡杨几岁,隔壁邻居家的孩子,时候患了脊髓灰质炎,俗称儿麻痹症,病毒损坏了他的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手和脚都无法正常使用,话也含混不清。但这孩子智力和常人无异,时候上过特殊学校,毕业后就靠卖报维生。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