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128章 我觉得像做梦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

    后面的几天,剧组的拍摄工作变得越来越忙,主要是王祖贤跟张蔓玉比较忙,因为她们俩的戏份比较多。

    白天周彦想要跟王祖贤找一些独处的时间,都没有办法,戏又拍到很晚,而且还有夜戏,她也没精力去参加茶话会。

    八月九号早上,周彦接到了徐风的电话。

    周彦来了香江之后,两人很少通电话,徐风也基本上不跟周彦聊电影票房的事情,不过这次电话一接通,徐风就跟周彦说,“周彦,恭喜你,《想飞的钢琴少年》在香江的票房达到了一千两百万,后面还有几天的票房没有统计出来,但是应该不影响这个数据了。”

    《想飞的钢琴少年》在香江上映了四周时间,单单这个上映时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至于一千二百万的票房,虽然跟其他电影比算不得什么,但是他们只跟自己比,这个票房已经超过了他们所有人的预期。

    徐风之前没跟周彦聊票房的事情,是怕周彦因此分心,现在香江这边的票房已经尘埃落定,不会有任何改变了,所以她才跟周彦说。

    “风姐,应该是我恭喜你。”周彦笑了笑,又问道,“内地跟台岛的票房呢?”

    “内地跟台岛还没有下画,不过票房也出来大半了,不出意外的话,《想飞的钢琴少年》在内地的票房能够达到两千多万人民币,台岛这边应该能够超过四千万新台币。”

    四千多万新台币,按照汇率也就是一千万人民币左右,跟香江的票房差不多,不过这个数据在香江不起眼,但是在台岛就显得挺厉害了,应该能冲进前十五,甚至有望摸一摸前十。

    至于内地的票房,两千多万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汤臣跟燕京制片厂赚不了多少,内地现在的票房数据也就看着好看,不会给出品方分账,赚钱都是靠卖拷贝。

    “后面是不是要筹划在高丽跟霓虹那边上映了?”

    “嗯,《钢琴少年》唱片过些日子会先行一步进入霓虹跟高丽市场,电影稍迟点,如果唱片卖得好,可以帮忙抬抬价,我们现在正在跟发行商谈价钱。”徐风说道。

    周彦点点头,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想飞的钢琴少年》走到现在,他们所有人都满意了,后面在霓虹、高丽以及东南亚这几个地方再有什么表现,已经是惊喜之外的惊喜了。

    徐风又笑着说道,“你现在也迈入四千万家族了,其他几个票仓卖一卖,五六千万应该问题不太大,你已经领先很多导演了。”

    “还是要多谢风姐你在后面扶持。”周彦笑道。

    “咱们俩就别说这种场面了。”徐风笑了笑,又问道,“最近剧组拍摄顺利么,《青蛇》的进度怎么样?”

    “一切都在稳步进行,不出意外,还有十几天我就要杀青了。”

    “杀青之后,好好休息休息,把精神养足了,我再给你找个工作。”

    周彦笑道,“什么工作?我最近其实也不是特别忙。”

    他说的是实话,在《青蛇》剧组,他真不是特别忙,因为许仙的戏份不算多,而且拉的战线还挺长,不然他也没时间天天跟弟弟妹妹们开茶话会。

    电话那头的徐风想了想,说,“那行,我跟你说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帮你物色剧本,最近找到一个还不错,所以想着拿给你看看,看你是否有兴趣。”

    “什么样的剧本?”周彦问。

    “是一部战争片,这样吧,这两天我让张有安把剧本拿给你看看。”

    “好。”

    跟徐风通过电话之后,中间隔了一天,

    说实话,看到这个剧本的名字,周彦就不太感冒。

    看过剧本之后,周彦更是一点兴趣没有。

    这确实是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男女主都是军人,但是从他们相爱开始,此后的十年时间里面,两人只匆匆见过几次面。

    结局男主阵亡,战友遵从他的遗愿,将他的遗物送到女主那里,却得到消息,女主也在前两天阵亡了,而两人的阵亡时间,相隔不到七天。

    《一任群芳妒》是一个非常非常凄美悲惨的故事,两人崇高的爱情在战火中,显得非常令人敬佩。

    但是周彦却不愿意拍这样的故事,而且这类戏很矛盾,不管是把焦点放在战争上还是两人的爱情上,都有些不对,导演很难调和。

    另外,拍战争戏,周彦唯一的经验就是在《三毛从军记》剧组待过几天,关键《三毛从军记》也不能算正儿八经的战争戏,这点经验也都不能算是经验。

    他不仅不想拍,也没能力拍。

    看完剧本之后,周彦就给徐风打了个电话。

    徐风知道他应该是看过剧本了,便笑着问道,“你感觉怎么样?”

    “我觉得不太适合我。”周彦说道。

    “能说说你觉得哪里不合适么?”徐风问道。

    周彦如实说道,“战争戏跟爱情戏,我都不太擅长,特别是战争戏,没有经验的话,拍起来太费劲了,服道化也是个头疼的事情。”

    徐风沉吟道,“其实拿到这个剧本的时候,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不过这个剧本在战争方面并不需要多么宏大跟激动人心的场面,我们也还可以找到专业人士来执导。对我而言,自然是希望你能够多尝试,这样才能快速成长,你早晚有一天是要拍大场面的。”

    其实徐风说得没错,像周彦这个年纪,不应该被现有的声名所累,应该多去尝试,才能不断进步,等到积累够了,后面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而且徐风也是听了周彦的那两首跟战争有关的配乐,才想到让他接触战争戏的,她原本以为周彦会对战争戏感兴趣,却没想到周彦对战争戏并没有什么兴趣。

    “既然你对这个剧本不感兴趣,那就算了,回头我再给你找其他的剧本。”顿了顿,徐风又说,“或者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想拍的故事?”

    周彦沉思片刻,说道,“还真有。”

    电话那头的徐风有些惊讶,她没想到周彦说的这么干脆。

    “真有么?那你怎么不跟我说啊?”

    周彦笑道,“原本没想这事,你前天给我打过电话,我才动了这个念头。”

    “什么样的故事?”徐风问道。

    “有两个,一个已经写出来了,另一个还在脑子里面。”

    周彦说的是《树洞》跟《灵异

    《树洞》偏文艺,拍出来肯定是要去参展的,因此在票房恐怕难有多好的表现。

    相对《树洞》而言,《灵异

    另外,《树洞》是周彦自己的原创,风险要更大一些,未必就能有好成绩,不管是在电影节还是票房上。

    “那个已经写出来的,能不能拿给我看看?”徐风问道。

    周彦说道,“写出来的是一部小说,就发表在《燕京文学》八月份这一期里面,风姐如果想看的话,可以去找,作品的名字叫《树洞》。”

    《燕京文学》八月份这一期前几天已经发了,周彦人在香江,还没有拿到杂志,不过他跟华扬通过电话,《树洞》就在这一期里面,没有任何意外。

    徐风扬了扬眉毛,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是说,你在《燕京文学》上面发表了一篇小说?”

    “嗯,是的,小说叫《树洞》。”

    文学创作,不在周彦跟汤臣所签的业务范围内,所以周彦之前也就没有跟徐风说这个事情,当时《清水里的刀子》合同也是他自己跟长安制片厂签的。

    “好,我知道了,我先去看看,回头咱们再聊。”

    说完,徐风都没有等周彦回应,就把电话挂了。

    挂了电话之后,徐风又给自己的助理打了个电话,“小卢,去给我买一本最新一期的《燕京文学》。”

    “燕京文学?”小卢诧异道。

    “嗯,《燕京文学》,你知道是什么吧?”

    “知道,知道,我现在就去买。”

    也就过了半个多小时,最新一期的《燕京文学》就被送到了徐风的办公桌上。

    跟着一起送过来的,还有近期的《收获》、《人民文学》等杂志。

    最近徐风在给周彦找剧本,小卢以为徐风是把主意打到了国内的文学杂志头上,所以就把另外几本出名的杂志也给买来了。

    徐风没说什么,点头道,“你先出去吧。”

    “好的,徐总你有事叫我。”

    小卢走后,徐风拿起《燕京文学》,随后在目录上找了起来,很快便找到了《树洞》,再看到后面的作者名,徐风忍不住笑了起来。

    “起笔名就起笔名,叫什么周产,看起来太怪了。”

    确实怪,徐风看着“周产”两个字,总想拿笔在“产”的肚子里面划上三笔,让它变成“彦”。

    按照目录上面的页码,徐风找到了《树洞》这篇文章。

    “姚想仰着头,一滴雨从空中落下正中他的鼻尖……”

    了一个小时,徐风将《树洞》给看完,此刻她有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徐风对文学其实并不十分了解,特别是对内地的文学圈,但是她也知道传统文学跟通俗文学之间是有道坎的,而徐风没想到的是,周彦竟然也在坎的那一边。

    传统文学就是如此,你要说故事有多精彩,倒也未必,反倒是通俗小说里面的点子更多,更吸引人。

    但是传统文学咂摸起来就是有味道,而《树洞》就是一部非常有味道的小说。

    徐风忽然想到了陈恺歌,像陈恺歌跟张一谋这些导演,对传统文学是非常关注的。

    假如让陈恺歌知道周彦写了这样一篇小说,还发表在《燕京文学》上,陈恺歌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他肯定很羡慕。

    看《树洞》的时候,徐风总有种恍惚的感觉,仿佛小说里面描绘的世界离他们很远,却又很近,既现实,又魔幻。

    现实是,里面的故事发生在很多人的生活当中,别说是内地了,就是台岛那边也有这类的事情发生,迷信、鬼神之说害人的事情哪儿都有。

    但是看起来就是这么的魔幻,地府、乌鸦、鬼怪……似梦似幻。

    沉思了片刻,徐风还是给燕京制片厂打了个电话。

    陈恺歌人在剪辑车间看片子,就听到外面有人喊,“陈导,有你的电话。”

    他头也没抬地问道:“谁啊。”

    “徐风徐总,电话还没挂。”

    听到电话还没挂,陈恺歌放下手中的事情,匆忙跑回导演办公室,将电话接起来。

    “徐总,你找我?”

    徐风笑道,“忙么?”

    “还行,刚才在看《霸王别姬》的片子。”

    “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去找一本最新一期的《燕京文学》看看。”

    陈恺歌笑道,“徐总你什么时候对这些文学杂志感兴趣了?”

    “里面有一篇小说叫《树洞》,你看看,看完之后给我回个电话。”

    陈恺歌点点头,“行,我看看。”

    挂了徐风的电话之后,陈恺歌去了《电影创作》编辑部,他们这边像是知名的文学杂志都会订。

    “借本杂志。”

    到了编辑部,陈恺歌喊了一声,随后在杂志架上找到了最新一期的《燕京文学》。

    拿着杂志回到办公室坐下,陈恺歌在目录找到了《树洞》,他又扫了眼后面的作者名,眼睛顿时眯了起来。

    周产……这跟周彦是什么关系?

    如果是寻常情况下,陈恺歌在文学杂志上看到周产二字,可能不会产生联想,但既然是徐风特意让他看的,那他就不得不往周彦身上想了。

    陈恺歌把疑问暂时压住,开始看起小说来。

    他比徐风看书的速度快很多,只用了四十分钟就把《树洞》看完了。

    看完之后,他满脑子疑惑,难道这样的小说是周彦写的?这可能么?

    周彦确实有写剧本的能力,《想飞的钢琴少年》的剧本他也看过,但是《想飞的钢琴少年》跟《树洞》完全是两种东西。

    能写出《树洞》这种小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作家了。

    《树洞》这篇小说,给他一种满满的魔幻现实主义感觉,现在国内好多作家都受到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他们的作品也多少带着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

    但是不少作家东施效颦,写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能摸索出道路,写出自己的风格的作家极其之少。

    而《树洞》这篇小说,显然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你可以说它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却不能说它在刻意模仿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如果这真是周彦写的,陈恺歌都有点无法接受。

    将杂志放下,陈恺歌还是拿起来了电话,给徐风拨了过去。

    “这是周彦写的?”

    “你觉得怎么样?”

    两人几乎是同时问出口。

    徐风笑着说道,“没错,就是周彦写的,你觉得怎么样?”

    陈恺歌沉默片刻,才慢悠悠地吐出几个字来,“我觉得像做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