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现在入了朝廷做吏部尚书,又是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已是位极人臣。

    所以娄师德的能力自不用说,绝对是上上乘。

    这个时候的科举考试虽然也是十分的重要,但相比起后世对科举的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

    大唐有很多途径可以做官,不是非得走科举一条路。

    而且即便是科举考试通过,也仅是取得了进士及第或者明经及第的出身,获得了一个做官的资格,尚且不能正式入仕。

    要想正式入仕,还要通过吏部铨选考试才能释褐除官,也称做“释褐试”,吏部铨选主要以是身、言、书、判四事选人。

    身者,指体貌丰伟,也就是人要长的帅。

    言者,指言辞辩正,也就是话要说的好。

    书者,指书法遒美,也就是字要写的美。

    判者,指文理优长,也就是事要懂得多。

    四事皆可,则先以德行取之。

    德行相同,则再以才能取之。

    所以要想当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四事皆全,也远不如出身门第重要,亦或是有达官贵人的推荐来的重要,所以这里面就有太大的空间了。

    而且这个时候的科举试卷也不用糊名,这里面的弊端就更多了...

    这也是大唐科举的弊端,不够完全的公平公正...

    早期皇帝贤明,朝野政治清明倒还好,到了后期朝野腐败,士族门阀掌控了科举考试,普通士子想要通过科举翻身,难上加难,有时候一科取士皆是权贵家族之人,怎能不让天下士子寒心。

    这里面就有屡试不第的黄巢,他的《不第后赋菊》就表现了他对当时科举考试的黑暗与吏治腐败的不满,以及想要改变的决心。

    现在主持考试的主考官,不像后世那般是吏部侍郎,或者皇帝钦点的人,多是由吏部考功司的郎中或者员外郎当做主考官。

    考功司的郎中是从五品上的官职,考功员外郎则是从六品上的官职,比起正四品上的吏部侍郎,要差上好几个等级。

    娄师德本就是谨慎之人,又刚来吏部任职不久,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改革,一切以稳为主,这便是娄师德口中所言的依照往年惯例。

    有了李旦的旨意,娄师德回道吏部之后,马上就下了旨意,张贴在了洛阳街头,告知前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考试日期。

    各州县前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早就翘首以盼了,这里面就有扬州来的张若虚。

    这是娄师德任职吏部尚书之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至于让谁来出任主考官一事,娄师德也是十分的慎重。

    他并没有像去年一样,让考功员外郎当主考官的,而是让了官位更高的考功郎中沈佺期来当主考官,考功员外郎任副主考官。

    对于娄师德的安排,李旦并没有太多过问,却一直在关注着,他倒要看看大唐的科举考试到底像不像张若虚所言的那般,必须要有关系才行。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