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琳琅清斋记 > 第63章 叠雪裁霜(上)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窗外正对的通衢大道上,最末尾的一架抬阁刚刚经过,迎神赛会的队列在程桥前折而向西,继续绕城而去。此刻打远近赶来的商旅艺人暂时取而代之,登上了欢汴的舞台,一时市中手艺杂技各类热闹,不亚元宵。人们拿着各样火尾雀造型的花灯、糖人,用五光十色羽毛做成的尘尾,游逛于珍异百货之间。

    悬光堂二楼的隔间却仿佛沉入了镜湖的水底,那窗即是透明的水面,当节日的暖阳、喧嚣和欢腾穿过时,于无形中化作了余温,残声和沉滞……

    ……治镜阁仿佛上下调转的湖底。水银明镜散出的白光不足以照亮整座塔阁,越往高处,黑暗就越浓,令人不禁生出无穷无尽的错觉。

    何忧从宝匣中拿起小刀,在手上掂了掂,感到比预想的分量要轻上许多。小刀以沉香木作柄,玳瑁为鞘,两端的金平脱云纹在水银莹亮的光辉中明晃晃闪烁。柄尾的小环上挂着一枚玲珑精致的法铃,寸许口径,铃壁薄得透光,似由莹白玉石打磨而成,显然即是绒布上所谓的“三清铃”了。

    何忧以食指挑起铃口,见其中并无铃舌,内壁密密刻有道家云篆,字意难辨。他松开手指,玉铃无声无息地垂落下去,居然未闻响动。

    抽出刀身的一瞬,一股飘风从中迸然而出,呼地卷地向外吹散开去,在水银明镜上搓起圈圈縠皱。灰尘四起,朦胧月色中宛如细雪飘飞。何忧耳边的发须微微荡起,衣袖如在水中漂浮般缓慢地摆动。

    细看那刀身通体乌黑,逸散着柔腻的光泽,乃由乌木制成。从它厚背无刃,圆钝无锋的造型来看,这是一件在书房中常见,作裁纸之用的开信刀。

    何忧轻触刀身,但觉手感温软,似有柔风在指尖缠绵,有如寂寞的孩童拉住了伙伴的手。贴近刀柄之处的刀身根部镶有一粒不大的宝石,色如葡萄晶莹含水,正中一道细线流光界缘分明,像极了强光下猫儿的眼睛,神光凛冽,宛然如生。

    自九岁上岛入阁,他便远离了巨富之家金玉满堂的富贵,再未享有过一日侯服玉食的生活。他日夜唯镜湖云水相伴,除了治镜阁中所藏古砚石刻,于钱财珍宝几无所见,因而不甚懂得分辨这柄开信刀在工艺上如何超绝,或其形制上隐含着何等寓意,只知一眼之下,这猫睛便已令他感到荡魂摄魄的震慑。

    刀身上的阵阵香气令人舒畅,他不禁把刀拿在手中反复把玩。四耳走了过来在刀柄处磨蹭。突然,它那双同为葡萄色的眼睛注意到了刀身上的宝石,全身猛地一缩,向后弹起,仿佛受到了不小惊吓。何忧一愣抬眼,见四耳已远远躲到了角落里,全身毛发倒竖,盯着开信刀的眼中充满戒备。

    “别怕,”何忧冲四耳晃了晃刀柄,猫睛中的细线旋动,好像眼珠在转,“假的。”

    四耳发出了厌恶的叫声。

    何忧收刀入鞘,略一沉吟,将之揣入了袖中。他独处孤阁,亦无交往之人,甚至从未想过今生除此地以外的归宿,因此自然而然地认为,绒布上“断勿擅动”的告诫对自己是个例外。宝物在他这个注定要埋骨于阁中之人手上,与放在银镜之下的暗格中有何区别?阁中日常造册修目,不少用得着它的地方,不如收来物尽其用。

    他返回“月”字号阁架旁再次用发簪驱动机关,在“咔咔”的机括声中,水银回流,银镜抬升,很快一切恢复如常。晨光熹微中,他拖着疲倦的步子,回到了小屋。

    ……

    讲到此处,何忧停了下来。江离随即起身,到炉边去为壶中添满了水。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