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快穿炮灰男逆袭记 > 第26章 抄家流放后我掏空了侯府26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看着山庄这么发展下去一点点变得更好,他心里面也有着一种骄傲感。在庄主大人的带领下,他们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只是在山庄越来越大,要是真的扩大到了一定的规模,他们都可以学那些起义军了。木景觉得庄主大人这么一个爱护百姓又神通广大的人,说不定能够做一个很好的皇帝。

    这个大逆不道的想法也只在心里面闪过一次。但是随着后面郑家庄越来越壮大,他心里面这个念头就更加强烈。

    郑清源现在也并不知道自己有个粉头已经在想着造反的事情了,并且还想要让他当皇帝。

    心里面那一丝念头转瞬即逝,木景又继续开始招呼这些报名的百姓。

    “你们一个个慢慢来,别急,要是挤到了人就不好了。”

    山庄里面这些百姓其实也早就习惯了排队这个概念只是在知道招人人数名额有限的时候,难免忍不住着急了几分。

    在他们的思维里面,要是自家儿子能够成为民兵队的人,其实和那些县衙里面的捕快性质也差不多了,也算是当了个小官。

    等到山庄里面的人变得更多,民兵队的这些人也就管的更多了。

    “木先生,我叫牛大力我要报名!”

    “木先生,我替我儿子报名……”

    “我也是……”

    “……”

    这次民兵队连这些新来的流民也可以参加,只要是体格比其他人健壮一些头脑还算灵活,有口才的话也算是合格了

    这些新进来的人有些被分配去了种地,有手艺的去做了手艺活反正大家也都没闲着。

    目前山庄里面这些氛围还算和谐,但是随着人越来越多,肯定会产生一些矛盾的。这些招收进来的百姓有些都是一个村子或者是一个家族算是一种小团体。

    为了让他们管好这些百姓一般这种领头羊也都会挑出来作为他们村子或者是整个家族的小组长管理这些百姓。这也是之前那个小组长的由来。

    庄子里面的招收了不少流民,也没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

    他们知道庄主是个好人,在这些流民进来的时候,他们也帮忙着一起安置。进了郑家庄,就是他们郑家庄的人了。

    最开始,他们和这些外地来的流民也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庄主愿意收留他们在这里,才能够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他们互帮互助,看上去还挺热情的。

    这些被招收入庄子里面的流民们看到这灰色城墙后面居然有着一片这样的世外之地也十分的惊喜。

    庄子里面的田地农作物都很茂盛,还有一些人在工坊里面进进出出的干活。道路旁边是一栋栋灰色的屋子,看上去很是结实。

    他们一路走来也基本上没有看到哪里还有人种地的。岭南这边很多人也都选择的是出海去当渔民。

    看到土地和农作物之后,他们心中也有了一股亲切感。只要这里可以种地,他们就不会饿死。

    这边的地看起来还是很宽裕的,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开荒种地的。庄主之前就让人多在庄子里面建了这些水泥做的房子。

    这水泥做的房子可结实了,就算到时候风暴来了也不怕。他们庄子里面基本上都是住的这种房子。

    看到他们这种新进来的流民也可以住新本子,这里不仅包吃住还会给一定的酬劳,酬劳也比外面的那些人给的多。

    他们也觉得十分的惊喜。这个世道能有口饭吃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没想到被这个山庄收了之后,他们有了住的地方就连吃饭也都像是在吃地主老爷的饭菜似的。大米饭,鸡蛋还有各种肉类和蔬菜。

    由于这些人之前大部分都是流民,他们一路走来奔波辗转,肚子里面也没有吃过什么有油水的东西。所以最近两天先给他们供应的是一些清淡的米粥和饭菜。

    肚子长时间处于饥饿的状态,在获得了食物之后,不能第一时间吃那些有油水的东西,他们也是知道的。

    能够喝着香喷喷的米粥,吃着小菜,他们就觉得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但是看着其他人吃鱼吃肉,他们也忍不住馋的流了口水。好在他们吃完这两天的清淡小菜就可以和他们一样吃肉了。

    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个庄子里面的人过得这么好,难怪能够把城墙修的那么高,那么坚硬。肯定是有一定家底的。

    这庄主又这么善良收留了他们这些流民,还给他们提供了和这些庄园百姓一样的待遇。光是这两天的米粥,就已经把新进来的这些百姓的心给收的死死的。

    之前墨家村一整个村子的人进来的时候发放票直接让他们吃肉吃菜,也是因为他们村子里面大多都是工匠。

    身体比其他人要好,面色看起来也没有其他流民那么差,所以也大方的直接给了饭票也不怕他们会吃坏肚子。

    看着这些庄民并没有排斥新招收的流民们,郑清源也有些意外。这次他第一批大概就招收了五百的流民。

    人数不多不少,也能够安置下来。

    这只是第一批而已,后续等这五百个流民在庄子里面安置好之后他应该还是会继续招收流民的。光是这几百个流民可不够。

    在这些新招收的人中他还找到一名老童生和一名年轻的秀才,这两个人也都能够派上用场。庄子里面的私塾也是时候可以建立起来了。

    给这些孩子们启蒙这位老童生就已经够了。至于那个年轻的秀才,郑清源打算让他打理庄子里面的这些事情,培养培养做个管理人员。

    当地的官府见郑清源给他们缓解了一部分流民的压力,也是松了一口气。他们巴不得郑清源这样的人更多些,他们也不用这么操心了。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