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炮灰女配穿书忙,一言不合就发狂 > 第245章 番外:关于封地的发展(3)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陈昭听闻施丽蝶要从自己的私库里出钱,顿时有些惊讶:

    “公主,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若是都从私库里出,那您得补贴多少?”

    “谁说我要补贴了,我这是借出去的。”施丽蝶笑道,“你让人把账给我记好了,欠条给我写好了,等以后盈利了,从收上来的税款里面扣。把我的还清了,剩下的才是封地的盈利。”

    陈昭听了这话,并不觉得松一口气,只说道:

    “公主就这么肯定,封地就一定能盈利?退一万步说,就算盈利,怕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若是要等十年八年,公主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等呗!”施丽蝶不以为意,“钱财这种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说实话我并不是很看重,如果能用来发展民生,让封地更加繁华,那我是愿意的。”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没有人不喜欢钱。

    如果封地发展起来了,税收有余额了,她自然是要把本钱要回来的,可如果真的十年八年收不回来,她也不会追着这笔钱不放。

    陈昭听懂了施丽蝶的意思,起身朝着她拱手鞠躬:

    “公主大义。”

    “好了,忙去吧。”施丽蝶笑道,“我等着你的好消息哦。”

    陈昭从施丽蝶这里拿了她私库的钥匙,然后去勤勤恳恳的去忙活了。

    农业、工业、商业同步发展,他按照施丽蝶提供的政策,对农业补贴,对工业扶持,对商业照顾,一时间,封地各行各业百花齐放。

    工厂在慢慢增加,来应聘的工人也越来越多。

    这一举措,给封地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原本很多已经无法下地干活的老人,现在也找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比如剥花生、削土豆、剥棉花等等,这些不需要走动,也无需太大力气。

    不论是老人,还是女子,甚至是小孩都能做。

    一个家庭里多一个人做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多了一份收入,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商业街规划也在慢慢成型,夜市的选址也在筹备中。

    在这个期间,施丽蝶写了一本能提高账房先生工作效率的册子:

    她科普了阿拉伯数字、九九乘法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经典的复式记账法等,让陈昭交给了财务部、经济部那些人。

    有了这些东西,不论是算账还是记账,都要比以前方便很多。

    而这个册子也被扩散出去,成为了封地的学习教材,在这个过程中,算筹和算盘的使用次数减少,运算正在简单化、生活化。

    一转眼,就到了半年后。

    施丽蝶的理想中的工业、农业、商业互相扶持发展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良性循环,一切运转良好。

    陈昭善于用人,把每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杜绝了贪污腐败和从中作梗,让这个模式运行的更加成熟、更加顺畅。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封地的财政收入慢慢增加,呈现正增长。

    虽然施丽蝶前期动用自己的私库投入了不少钱,但至少从这个时候开始,她不是纯亏的了,而是看到了回本的希望。

    ***

    百姓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之后,施丽蝶开始关注他们的精神层面。

    她开始建学校了。

    施丽蝶还是自己出钱,在封地建设公立学校,男孩女孩都收。

    她的学校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专门收想要读书考科举的男孩儿。

    这类人,日后是要输送给朝廷的,毕竟大胤朝的官场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但是施丽蝶的学校,不像古代那样只教科举,还要教德育,也就是所谓的思想品德。

    正确的三观要从小开始树立,孩子们在学校里就被教育要做个正直、善良、有原则、且以民为本的好人好官。

    虽然日后可能免不了被官场的浮华侵蚀,但是这些东西却不能不教。

    至少,这些孩子以后为官,但凡能多想起一些初心,那么这世上就会多一些好官,百姓们也能生活的很好。

    第二类,专门收读书没有天分,但却想学手艺的男孩儿。

    这类男孩子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但未来也并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可以走,施丽蝶让他们从小开始学专业知识,为封地做人才储备。

    譬如从小学木匠的,长大后可以去祝星河的研发部;从小学算术的,可以去财政部;从小学种地、干农活的,可以去农业部等等。

    哪怕学的不精,当不了官,也可以由学校分配,去工厂,或者去做生意等等,不管怎么样,这辈子都不愁没有指望。

    第三类,是女校,专门收女孩儿。

    她之所以要把男女分开,也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虽说大胤朝民风也算开放,但是男女读书却是不同的。

    如果经常凑在一起,就算清清白白,但也堵不住悠悠之口。

    对女孩儿的教育,要精细很多。

    毕竟在这个时代,男孩子是家里的重点培养对象,资源一般都朝着男孩倾斜,女孩子大多被教导如何相夫教子等等。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陈昭听闻施丽蝶要从自己的私库里出钱,顿时有些惊讶:

    “公主,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若是都从私库里出,那您得补贴多少?”

    “谁说我要补贴了,我这是借出去的。”施丽蝶笑道,“你让人把账给我记好了,欠条给我写好了,等以后盈利了,从收上来的税款里面扣。把我的还清了,剩下的才是封地的盈利。”

    陈昭听了这话,并不觉得松一口气,只说道:

    “公主就这么肯定,封地就一定能盈利?退一万步说,就算盈利,怕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若是要等十年八年,公主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等呗!”施丽蝶不以为意,“钱财这种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说实话我并不是很看重,如果能用来发展民生,让封地更加繁华,那我是愿意的。”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没有人不喜欢钱。

    如果封地发展起来了,税收有余额了,她自然是要把本钱要回来的,可如果真的十年八年收不回来,她也不会追着这笔钱不放。

    陈昭听懂了施丽蝶的意思,起身朝着她拱手鞠躬:

    “公主大义。”

    “好了,忙去吧。”施丽蝶笑道,“我等着你的好消息哦。”

    陈昭从施丽蝶这里拿了她私库的钥匙,然后去勤勤恳恳的去忙活了。

    农业、工业、商业同步发展,他按照施丽蝶提供的政策,对农业补贴,对工业扶持,对商业照顾,一时间,封地各行各业百花齐放。

    工厂在慢慢增加,来应聘的工人也越来越多。

    这一举措,给封地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原本很多已经无法下地干活的老人,现在也找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比如剥花生、削土豆、剥棉花等等,这些不需要走动,也无需太大力气。

    不论是老人,还是女子,甚至是小孩都能做。

    一个家庭里多一个人做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多了一份收入,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商业街规划也在慢慢成型,夜市的选址也在筹备中。

    在这个期间,施丽蝶写了一本能提高账房先生工作效率的册子:

    她科普了阿拉伯数字、九九乘法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经典的复式记账法等,让陈昭交给了财务部、经济部那些人。

    有了这些东西,不论是算账还是记账,都要比以前方便很多。

    而这个册子也被扩散出去,成为了封地的学习教材,在这个过程中,算筹和算盘的使用次数减少,运算正在简单化、生活化。

    一转眼,就到了半年后。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