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捡漏王陆飞扬 > 第93章 李记的故事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他把自己的想法和李西海一说,对方果然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而且还马上关了店门,带着陆飞扬来到了同在一条街上的连襟童汝民的童记古玩店。

    童汝民也是五十来岁左右,身材高大,说话声音爽亮,将三人迎进店里坐定,陆飞扬一说自己的想法,对方也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不过,这些年来童家生意受金融危机影响极大,收到的古玩珍品不多,能够捐出来的只有七件。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人在童记古玩店里一边讨论,萧雅洁在一旁打开手提电脑记录,很快,一个以道益博物馆为平台的华夏文物保护与展示方案就有了雏形。

    同样,道益博物馆实行董事会制度,林李童三家也成为了董事会的新成员。

    在童记古玩,陆飞扬也挑出了27件高古玉、16件古陶器、10件唐宋青白瓷,花费了3200万香江币。

    这27件高古玉中有用于礼仪祭祀活动的玉壁、玉圭、玉璋,也有日用杂器中常见的鱼钩、玉带、玉剑饰等,这些玉器的市场价格都不低,但童汝民几乎是半卖半送,将这些珍贵的玉器送到了陆飞扬手里。

    “陆公子,我知道有个藏家手里可能有不少宝贝,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结算后,将所有宝贝打包,交给陈华他们送走,童汝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对陆飞扬说。

    “行,那就有劳童老板了!”

    听说可能有好东西,陆飞扬自然不会放过,马上答应。

    “走吧,陆公子,我已经联系好了对方,我们现在就可以去找他。”

    童汝民挂断电话,对陆飞扬说道。

    “好,李老板,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陆飞扬看了一眼李西海,征求对方的意见。

    “不了,五公子,我还有点事要处理,就先告辞了。”

    李西海和童汝民虽然是连襟,同时也是竞争对手,行里的规矩自然懂,就以有事推辞了。

    童汝民作为中间人,也就是行里所说的掮客,如果陆飞扬最终能够买到古玩的话,最少能够拿到五个点的劳务费。

    别看五个点不多,但要知道古玩的成交价都是十万百万计,五个点的劳务费已经不少了。

    像刚才李西海领着陆飞扬在童记古玩店做成了买卖,按规矩李西海能够拿到160万的“劳务费”。

    不过他们两家是亲戚,相互之间也有默契,才没有了“劳务费”的说法。

    陈华和姜妍去送古玩了,留下来的是钟明华和陈琪,钟明华将车开到最近的街道,上车后童汝民坐在副驾驶指路,就离开了古玩街。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紧挨着尖沙咀的深水埗。

    穿过海底隧道,过了尖沙咀,童汝民指点着钟明华开着汽车七弯八拐的停在了深水埗一栋老旧的大楼下。

    在路上,童汝民就向陆飞扬做了介绍,他们要找的人叫陈约翰。

    陈约翰的祖父是华人,是十九世纪臭名昭着的香江洋行益和号老板约翰尼的女婿。

    老约翰尼回了YJL的老家后,陈约翰的祖父接管了益和号,不过陈家子孙都没有经商做生意的天分,加上接受的是儒家教育,不如老约翰尼那般心狠手辣,这生意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

    到了陈约翰手里,家族生意已经是徒有其表,金融危机席卷香江的时候,陈约翰倾其所有杀入期货市场,希望借此翻身。

    开始,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海啸一来,小鱼小虾哪有存活的机会,于是,陈约翰彻底破产了。

    陈约翰卖了公司还有房子车子还债,妻子卷走了家里剩余的钱,带着儿女离开了他。

    好在陈约翰的祖父留下了不少古玩,存放在汇丰银行的保险库里,这回终于派上了用场。

    自家事自己知,遭遇生意失败与家庭变故的陈约翰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就从祖父留下来的古玩里取出一件玉钩,来到古玩街出手,最后是童汝民给的价格最高,以10万元成交。

    陈约翰拿到钱后,没有向以前那样去挥霍,而是在深水埗租了一间笼屋,暂时栖身在了这里,思考以后的人生。

    也算是经历过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陈约翰也有了落叶归根的想法。

    早些年自家风光的时候,内地老家那边修祠堂什么的都出过不少钱,这回联系了之后,老家人都欢迎他回去。

    于是,陈约翰打定主意,将香江这边最后的财产处理掉,就又一次联系了童汝民。

    而陆飞扬他们正好赶上了。

    笼屋又称“床屋”,主要分布在深水埗等地的旧楼里,据说里面的居民一般是新移民过来或者年纪大了的本地人。

    跟着童汝民走进楼道,陆飞扬看到一张张床位被铁丝网团团围住,犹如一个个笼子,里边除了床具外,还有各种生活用品。

    这里的管线像蜘蛛网一般,陆飞扬没有看到里面的厨房和卫生间,童汝民指着房屋尽头说哪儿就是,一般都是十几户甚至二十几户共用。

    这里面没有空调,没有电视,哪怕是已经淘汰的收音机之类的电器也没有。

    这里唯一的电器,除了电灯之外,恐怕就是手电筒了。

    陆飞扬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根本就不会相信在经济如此发达的香江,还有生活如此悲惨的居民。

    童汝民说不要小瞧这些笼屋,虽然长不到两米、宽不到六十公分,但它们每个月的租金都在千元以上。

    在楼道里,陆飞扬他们也遇到了不少脚步匆匆的年轻人,童汝民说这些应该都是新移民,他们才会把家安在这样的地方。

    对于香江的普通人来说,每个月2—5万的工资并不高,除了开各项开支后,几乎也存不下几个钱来,妥妥的月光族,不要说买房,就是车也买不起。

    香江与内地不同,这里是自由港,内地那些动辄几十万的外国车,在这里不过几万十几万而已,是香江比内地便宜的商品之一。

    当然,香江比内地便宜的还有电子产品、化妆品等等。

    有些在香江混得久的人,干脆连笼屋也懒得租,买个睡袋,晚上就睡在天桥上,还省了一个月千多块的租金。

    当几人爬到十二楼陈约翰租住的笼屋,陆飞扬萧雅洁还好,童汝民早已是气喘吁吁了。

    “陆公子,就是这里,歇会儿,歇会儿,我吃不消了!”

    陆飞扬敲开门,看到陈约翰租住的笼屋大了不少,是一个六平米左右的房间,里面既是卧室又是起居室,厨房洗手间什么的都有。

    就这样小小的一间房,一个月的租金也要八千多。

    陈约翰接到了童汝民的电话,知道他们要来看古玩,也没有请他们进屋的意思,而是锁上门,带他们下楼。

    最新网址:www.irrxs.com